天天看點

曾翔:我為什麼能寫好書法

曾翔:我為什麼能寫好書法
曾翔:我為什麼能寫好書法

曾翔,号一夫、曲堂、木木堂、三牖竹榴齋。

1958年出生,湖北随州人,國家一級美術師。現為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曾翔書法工作室導師,雲南大學昌新國際藝術學院碩士生導師。

很多人看到我在那喊得挺熱鬧,其實筆如何下、字怎麼安排,早就心中有數了。意在筆前、就像兩個高手對決,對方出什麼招,您早就準備好招數來應付他,随機生發,寫字也是這樣。

比如我跟學生們講課,我說您到北海公園去劃船、搖槳的動作,能不能從這裡邊悟到一些東西?然後您把這個劃槳的動作,關聯到王羲之用筆的互相内在聯系。如果您要能找到這樣一種聯系,您的字就可能寫得遊刃有餘,自然而然了;艄公在搖撸,朝回拉的感覺您要抓住,但是您要朝外推的時候,手要打開,不然的話,手就會打泡。若您能從這裡面找到寫字的一些規律,您的字寫的肯定就不一樣了。

以“篆籀筆法謀厚,破體結字求變”這是我一貫的主張,當然,也不是以前就認識到,也是通過不斷學習探索總結出來的。當初我在中國書法院講課,主要講造字。

這實際上跟自己階段性的學習有關,人都會變,認識也會變。古人說形質次之,神采為上。從學習的角度來講,從形入手,容易讓學生找到學習的入口,但是呢,不能把它作為終極追求的目标。形是容易學到的,但我們在教學過程當中,往往忽視了形,大談筆法。尤其是剛學書法的,如果您在教學過程當中,談筆法如何如何,千古用筆的規律,講心正則筆正,講篆籀精神啊,他可能就會糊塗。從形入手,比如說寬窄大小、粗細輕重,他會馬上找到對接點。又比如說關于字眼的這種判斷,一個字要一隻眼,字眼就是字的内部空間。學生就會馬上明白。

我覺得寫字寫到最後寫到高的境界,就是天人合一;就是從您心裡面長出來的東西,不是設計好的。但字的結構最初是要設計的,反複設計到一定的時候,這種設計才能達到自然而然。

書法的神采可能是我書法追求的終極目标。強調篆籀精神,是從曆代書法作品中感受到的。如秦漢篆隸、二王以下諸家無不如是。用筆的規律是不變的,您如果超越了這個規律,或者違背了這個規律,您的作品很可能就會被曆史淘汰。

如果學習二王,不了解篆籀精神的話,顯然是個門外漢,入不了門。

别人說我什麼,我基本上不看,也不看網評,朋友圈有時候看一看,我關注的是自己當下應該做什麼,怎麼去把大字寫好。

——文/曾翔 書畫翰林采訪節選

作品欣賞

曾翔:我為什麼能寫好書法
曾翔:我為什麼能寫好書法
曾翔:我為什麼能寫好書法
曾翔:我為什麼能寫好書法
曾翔:我為什麼能寫好書法
曾翔:我為什麼能寫好書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