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鐵血宰相章惇,是忠臣還是奸臣?

章惇生在被稱為中國史上最為羸弱的朝廷——兩宋時代。章惇生性直爽率真,說話銳利而又直戳事理要害。章惇行事雷厲風行,并且說話精辟入裡,時常被人認為是尖酸刻薄,在朝中也是常受排擠。

本是宋朝名相的他,到後來竟然被列入奸臣之列,宋時的烏煙瘴氣可見一斑。

鐵血宰相章惇,是忠臣還是奸臣?

章惇與蘇轼、蘇轍兄弟同登進士。同榜的還有章惇的侄子章衡,成績好于其叔。

章惇博學善文,自視甚高,現在卻名列其侄之後,覺得是非常羞辱的事情,是以沒有接受朝廷的任命,而是等到下一科才進入仕途。1061年左右,他與蘇轼都到陝西省當了地方官。

蘇轼因詩文涉嫌诽謗朝廷,嘲笑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被逮捕治罪,貶官黃州。這就是著名的烏台詩案。

鐵血宰相章惇,是忠臣還是奸臣?

案件審理期間,一群跳梁小醜絞盡腦汁,搜集資料,羅織罪名,想把蘇轼推上不歸路,進而一網打盡舊黨骨幹。

但章惇還守護着道德良知,關鍵時候能夠挺身而出,客觀地給蘇轼以力所能及的幫助。

宋哲宗歸天之後,由于沒有子嗣,于是先帝神宗的皇後——這時的向太後招來百官共議新皇承接大統一事。

鐵血宰相章惇,是忠臣還是奸臣?

當時章惇一共說了三句話。

第一句話:母以子貴,如果繼統的話,應立先帝同母弟簡王。

第二句話:按照長幼之序,當立九子申王。

這是向太後與章惇有過的一次對話。最後是向太後在簾後說:"這樣一來,就是端王了吧!"這句話剛好觸動了章惇的神經,于是章惇也不管君臣禮儀了。宰相章惇的這兩句話,活活地把北宋王朝推進了深淵。

章惇之是以不被大多數人,尤其是那些皇親貴族和身居高位的大臣們待見,是因為章惇支援王安石的變法,後期更是他自己成了變法的主持人。

鐵血宰相章惇,是忠臣還是奸臣?

更要命的是章惇性子剛烈,隻要是有人犯了錯,即便他是曾經提拔過自己的王安石的弟弟也不行。是以王安石也和鬧翻了,這也讓那些讨厭他的人,給他扣了個忘恩負義的帽子。

後來哲宗駕崩,在冊立新君之際,章惇反對過輕佻的宋徽宗。是以新君上任後,和着那些大臣們一起排擠貶低章惇。

是以說,宋朝官方對章惇的污蔑是到了何種地步,被他們列入奸臣清單裡,也是在所難免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