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時期清華學生為什麼被稱為“大清皇帝同學少年,南海聖人再傳弟子”呢?

民國時期清華學生為什麼被稱為“大清皇帝同學少年,南海聖人再傳弟子”呢?

現在的清華大學是一所工科名校,很多人不知道民國時期的清華文科同樣強勢,尤其是成立于1925年的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更是名震一時。

國學研究院于1929年,短短四年時間為培養了七十多名畢業生,有五十人成為文史學界著名學者,成果非常大。

研究院的導師由王國維、陳寅恪、梁啟超、趙元任這些一流學者擔任。

陳寅恪先生有一次上課的時候,給國學院的學生寫了一副對聯,說他們是“大清皇帝同學少年,南海聖人再傳弟子”。

這是什麼意思呢?

原來國學院導師王國維先生曾經擔任過帝師的職務,教授過溥儀學業,這麼算來國學院的學生跟溥儀就有了同門之友誼,是以稱他們是大清皇帝溥儀的同學少年。

南海聖人是康有為,他是廣東南海縣人,古代習慣用籍貫來稱呼人,比如李鴻章又稱李合肥,另一位導師梁啟超是他的弟子,是以清華國學院的學生算是康有為學生的學生,故稱南海聖人再傳弟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