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路蒙古軍席卷北方,摧毀金國立足根基;這位金将捅了金國一刀

蒙金戰争中,金國除了扼守關河防線,能夠和蒙古對峙外,其他時間基本上都是毫無抵抗能力,可以說自從金宣宗南遷開始,金國步入了滅亡的深淵中,而金國軍事的衰弱,則主要集中在衛紹王在位時期,也就是金宣宗的前任帝王。

3路蒙古軍席卷北方,摧毀金國立足根基;這位金将捅了金國一刀

野狐嶺之戰,金軍主力遭受重創,金國軍事能力被打擊,但是尚有經濟實力,隻要穩住局勢,金國有能力再次集結兵力于蒙古一戰,但是衛紹王在位末期,1213年(金至甯元年,蒙古成吉思汗八年),成吉思汗率大軍南下,攻略中原及遼西之地,摧毀了金國在北方的經濟基礎,可以說衛紹王時期,金國已經沒有足夠的軍事經濟能力與蒙古相抗了。

作為見證金國衰敗的衛紹王,他生錯了時代,若是在金國沒有強勢外敵的情況下,他會是一個守成之君,他這個人,無治國之才且不善用人,唯一值得稱贊的就是勤儉,若是有一個治理班子輔佐他,金國還能維持正常運轉,但是在蒙古崛起時期,衛紹王隻能是一步步将金國帶向衰敗,并且為自己被逼下帝位殘害埋下了伏筆。

《金史.衛紹王本紀》(大安二年)六月,大旱……丙寅,地震……七月,地震……八月,地震……九月,地大震。

翻看《金史》的時候,有一段有寓意的記載啊,也就是在金大安二年,即1210年,也就是決定蒙金戰争走勢最為關鍵的野狐嶺之戰前一年,金國連續4個月都有地震發生,這是不是在預示着金國的江山即将地動山搖啊。

3路蒙古軍席卷北方,摧毀金國立足根基;這位金将捅了金國一刀

雖然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是在金章宗時期,但是蒙古擴張做大主要是在衛紹王時期,如果他是一個有能力有眼光的帝王的話,金國還有機會趁蒙古尚未壯大之時,擊敗這個強悍的對手,可是衛紹王沒有那個興緻。

最代表的事件就是,蒙古在和金國撕破臉開戰前是先打服西夏的,西夏是向金國求援的,畢竟西夏原本是臣服于金國的,可是衛紹王并未給予軍事支援,這使得西夏很快倒向了蒙古。

《元史.太祖本紀》八年癸酉春,耶律留哥自立為遼王,改元元統。

因與耶的合勢募兵,數月衆至十餘萬,推留哥為都元帥,耶的副之,營帳百裡,威震遼東。

同時在蒙金戰争中,契丹人也大多和金人離心,當時耶律留哥在遼東起兵,依附于蒙古,勢力一度發展到是餘萬衆,可以說在和蒙古的戰争中,金國沒有處理好和契丹人的關系,也是加速了金國的敗亡。

3路蒙古軍席卷北方,摧毀金國立足根基;這位金将捅了金國一刀

總之,衛紹王時期的金國,陷入内憂外患的困難時期,1211年(大金大安三年,大蒙古國成吉思汗六年),号稱45萬的金軍主力被殲滅,金國在軍事上遭遇重創,此後蒙古大軍多次南下征讨金國,其中對金國打擊最大的就是,1213年(金至甯元年,蒙古成吉思汗八年),成吉思汗主導的三路攻金行動,直接摧毀了金國在北方立足的經濟基礎。

《元史.太祖本紀》帝進至懷來,及金行省完顔綱、元帥高琪戰,敗之,追至北口。金兵保居庸。

金至甯元年七月,蒙古再度南下,當時成吉思汗率部在懷來(今河北懷來東南)、缙山(今北京延慶),大敗完顔綱、術虎高琪所部,再度危機金國中都,也就是今天的背景,面對野狐嶺之戰戰敗後的軍事劣勢,顯然金國沒有抓住大概兩年的寶貴時間休整,更沒有打造一道足夠穩固的北方防線。

蒙古大軍在懷來之戰擊敗金軍後,大軍直指居庸關,隻要拿下居庸關,蒙古大軍就可以威脅金中都,有一舉滅金的可能,是以金軍在居庸關布置重兵,但是金軍沒有整體防線的意識,隻寄希望于堅守居庸關,迫使蒙古軍撤軍。

3路蒙古軍席卷北方,摧毀金國立足根基;這位金将捅了金國一刀

可以說金人在入主中原後,逐漸時期了立國初期善于的騎兵機動戰術,金軍想要通過扼守居庸關來擊退蒙古軍,可是成吉思汗并未強攻居庸關,而是趁吸引了金軍主力之際,派一支騎兵部隊,實行大迂回作戰。

《元史.木華黎傳》攻居庸關,壁堅,不得入,遣别将阇别統兵趨紫荊口,金左監軍高琪引兵來拒,不戰而潰,遂拔涿州。

成吉思汗指令木華黎率部遠端奔襲,通過今天的河北涞源,東出紫荊關(今易縣西北),在金軍防禦薄弱的一環實作突破,而金國的反應是慢一拍得,等到差距到蒙古軍改道紫荊關的時候,再讓術虎高琪率軍去抵擋,可以說不扼守險地,在平原和蒙古軍隊作戰,金軍沒有與之匹敵的騎兵部隊,被擊敗是必然。

3路蒙古軍席卷北方,摧毀金國立足根基;這位金将捅了金國一刀

這就是我之前說的,金國在野狐嶺之戰後,損失了精銳的主力部隊,并沒有抓住蒙古暫時無力全力南下滅金的時機,沒有在北方建立起一道足夠抵禦蒙古南下的防線,這個時候就不要寄希望于在野戰中擊敗蒙古軍了,金軍已經失去了戰略主動權,主打防禦是存活之道,可是在此次蒙古大軍南下之時,主力固守居庸關,卻在其他地方留下了口子,為什麼蒙古軍想到的事情,金軍沒有想到?

局勢發展至此,居庸關已經失去原有的價值了,在需要金廷做出快速反應的時候,本來反應遲鈍的金國“大腦”反而自亂了。

衛紹王不是一個不善用人的帝王嘛,當時金将胡沙虎因為臨陣脫逃,大臣們提議治罪,但是衛紹王沒有接受。

《金史.逆臣.胡沙虎傳》上終以執中為可用,賜金牌,權右副元帥,将武衛軍五千人屯中都城北。

在蒙古大軍南下前,胡沙虎就再度被衛紹王啟用,而且還統領城北的武衛軍,可以說給一個無能且有野心的将領兵權,那就是在自尋死路,當木華黎率部實作迂回作戰後,居庸關被前後夾擊失守,金中都危在旦夕。

3路蒙古軍席卷北方,摧毀金國立足根基;這位金将捅了金國一刀

衛紹王可能自認胡沙虎的地位,離不開自己的扶持,是以應該會聽從自己調遣,衛紹王命其領兵出戰,但是胡沙虎可沒那個忠勇之心,一來怕蒙古人,二來不想給衛紹王賣命,是以索性聯合他人發動政變,将衛紹王踢下了帝位,扶立金宣宗。

這無疑于在蒙古大軍兵臨城下之時,金人自己捅了自己一刀,本來面對蒙古大軍突破居庸關,金國就應對失策,如今中都發生政變,衛紹王被廢,之後被殺了,剛剛繼位的金宣宗那裡有能力即可掌控全局,擊退蒙古大軍,是以金廷隻能做一點,那就是固守中都。

中都城防堅固,蒙古的确不能即可攻下,但問題是缺乏應變的金廷拿不出辦法擊退蒙古軍,成吉思汗也并未固執于中都的攻下與否,而是采取了進一步削弱金國的打法。

《元史.太祖本紀》是秋,分兵三道:命皇子術赤、察合台、窩闊台為右軍,循太行而南......皇弟哈撒兒及斡陳那顔、拙赤 、薄刹為左軍,遵海而東,取薊州、平、灤、遼西諸郡而還;帝與皇子拖雷為中軍,取雄、霸、莫、安、河間......

蒙古大軍兵分三路,攻破了金國的河東、河北、山東、遼西之地,相當于是切斷了金中都和北方各地的聯系,中都幾乎成為了孤城。

3路蒙古軍席卷北方,摧毀金國立足根基;這位金将捅了金國一刀

更為打擊金國的是,金軍無力改變這種局面,各地隻能各自為戰, 少有能夠抵抗蒙古軍的,是以說蒙古大軍說是去打,不說是去接受各地依附,襲掠一番後,三路蒙古大軍再度會師于中都城下,經此一戰,金國在北方的統治基礎開始動搖,畢竟各地無論是蒙古扶持的勢力,還是本來就不服從金國的勢力,比如契丹人,可以說成吉思汗三路征讨政策,讓躲在金中都城内的金廷在北方各地失去了統治權威。

同時北方各地被蒙古大軍洗劫,也失去了足夠強大的經濟實力,如果金國在北方能夠建立防線,遏制蒙古大軍深入中原,那麼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還是可以為金國戰争輸血的,可是蒙古軍北撤後,離心離德的金國,在北方的确失去了統治基礎,是以說金宣宗南遷實屬亡國之舉,不過也要承認,金國在北方想要立足已經很困難了。畢竟蒙古軍可以這麼打一次,就有能力打第二次,久而久之,中都再堅固的城防也是無用的。

3路蒙古軍席卷北方,摧毀金國立足根基;這位金将捅了金國一刀

總的來說,衛紹王時期的金國在野狐嶺之戰,遭遇軍事嚴重打擊後,并沒有及時組建可以有效遏制蒙古大軍南下的防線,加之衛紹王無治國之才,用人失當,在蒙古大軍危機中都之時,胡沙虎,這個衛紹王恩養的将領,反而将金國再次拖入深淵,成吉思汗也是臨機決策,選擇了進一步削弱金國的政策,三路蒙古大軍幾乎席卷了金國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摧毀了金國立足于北方的經濟基礎,再也沒有資本和蒙古分庭抗禮了。

參考資料《金史.衛紹王本紀》《金史.完顔綱傳》《金史.逆臣.胡沙虎傳》《元史.太祖本紀》《元史.木華黎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