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落後就會挨打,弱小就會挨打,為什麼有些國家卻剛好相反

“落後就會挨打”“弱小就會挨打”,這樣的話,是我們普遍認可的。

不過,如果我們研究一下古今中外的曆史,我們會發現,這個話并不完全對。實際上,很多國家,反而因為落後和弱小,并沒有人去打他們,他們也得以生存下來。這是怎麼回事呢?

落後就會挨打,弱小就會挨打,為什麼有些國家卻剛好相反

(蒙古南征)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古今中外,怎麼的國家容易挨打。

其一,富裕的國家容易挨打。

為什麼富裕的國家容易挨打呢?古代社會,雖然文明在一點點進步,但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盛行的一直都是叢林法則(且别說古代,就是現在,這種法則依然大有市場)。

如果古代一個國家比較富裕,自然是别的國家觊觎的對象,那些國家自然想要打下這些國家,搶劫這些國家的财寶。中國古代北方的少數民族,持續不斷地南下抄掠富裕的中原國家,就是一個例子。

殖民時代,這種情況更普遍。當時的中國,為什麼多次被西方侵略?就是因為中國有豐富的資源。而今天的中東,為什麼是火藥桶?也是因為中東有豐富的石油。如果中東一窮二白,什麼也沒有,可能全世界對這裡的關注度都不高了。

落後就會挨打,弱小就會挨打,為什麼有些國家卻剛好相反

(日朝之戰)

其二,戰略要地的國家容易挨打。

有一些地方,一直都是戰略要地。

比如在中國古代,北韓半島就是一個戰略要地,日本想要打到大陸來,必然會首先進攻半島,再以半島為跳闆,打到中國來。西域的一些國家,也容易挨打,因為這些國家,也是踏入中國的橋梁。

這種情況在世界上也很普遍,比如巴爾幹半島,由于是海陸交通要道,是以無論在一戰還是二戰,都是必定被争奪的地方。二戰之前,德國要和蘇聯決鬥,他們也是先去争奪夾在之間的捷克、波蘭等國家。

落後就會挨打,弱小就會挨打,為什麼有些國家卻剛好相反

(後金崛起)

其三,新崛起的國家容易挨打。

當一些國家新崛起的時候,一方面,它要挑戰世界秩序,重新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因而必然要發動侵略戰争。曆史上的很多超級大國,當他們崛起以後,無一例外地都發動了戰争。他們要發動戰争,自然會和别的國家打仗。

另一方面,一些本來具有霸主地位的國家,當然不會坐視那些新崛起的國家挑戰其地位,自然會對他們高度警惕,并對這樣的國家進行打擊。

比如中國古代,當匈奴、突厥、蒙古、後金等等這些國家崛起的時候,他們必然要和中原國家發動戰争。這些國家,有的被中原國家打下去了,比如匈奴、突厥等。有的則挑戰成功,取代了中原國家的地位,比如蒙古、後金等等。

當今社會實際上也是這樣的,當俄羅斯重新崛起的時候,英美西方國家,自然就會打擊俄羅斯。咱們的國家,目前也存在這樣的處境。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國家會不會挨打,其實與弱小以及與是否落後,是沒有絕對關系的。

而落後與弱小的國家,反而不一定挨打。

比如一些落後與弱小的國家,他們獲得了強大國家的保護。

這種情況,古今中外都非常普遍。比如中國古代就存在一種朝貢體系。中原國家周邊的那些國家,隻要願意奉中原國家為宗主國,那麼,他們就能得到中原國家的保護。一旦他們獲得中原國家的保護,那麼他們就能夠永遠存在下去了。

不隻是中國古代,殖民時代的那些英聯邦成員國家,也因為受到英聯邦的庇護,得以生存下來。當今美國“朋友圈”裡的那些不過,也因為得到了美國的庇護,不管是有錢的還是貧窮的,都能夠生存下來。

中國從近代以來,一直處在落後與弱小之中,卻一直受到西方列強的打擊。直到今天,當中國已經開始強勢崛起的意思,依然受到打擊。

那麼,當中國弱小與落後的時候,為什麼總是會受到打擊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咱們中國一直不屈服,不願甘當西方國家的小弟,不願意受西方國家的“庇護”,因而,西方國家才會一直針對中國。

不過,就算咱們中國一直被西方國家所針對,但是咱們為了保持堅挺的脊梁,保持獨立自主,因而始終堅持發展自己,直到變得不再落後與弱小,直到别的國家再也不敢欺負咱們。

(參考資料:《最新世界殖民史》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