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在上幼稚園時,

就學拼音、學英語、學數學、學詩歌、

學朗誦、學繪畫、學舞蹈……

三四歲的時候就被迫放棄了玩具、遊戲,

拿起了對他們來說艱深難懂的課本。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對于一個德國孩子而言,

他們要在幼稚園裡度過将近4000個小時。

在這期間,他們都學些什麼呢?

在德國幼稚園,”玩”是孩子每天在學校裡最重要的一件事!

德國幼稚園的一天:早餐後,孩子們和老師們圍成一個大圓圈(德國幼稚園通常一個班級會有1-2個老師,搭配1-2個助教),會彈吉他的老師,問孩子想唱什麼歌,會唱的大孩子跟着唱,還不會唱的就打拍子,或跟着哼,大約15-30分鐘,如果不想唱了,提早結束也可以。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接下來,孩子們自己決定想做什麼活動,想去戶外玩的,就自己去找老師拿帽子、擦防曬乳液。

要玩什麼遊戲器材、沙坑、怎麼玩,都可以;不想出去的,也可以留在教室裡面玩玩黏土、樂高、積木或拼圖、樂器、畫圖。

老師不會在黑闆上寫數字,讓孩子認識1、2、3。想讓孩子有數字觀念,就利用孩子玩的機會問他:”你這裡有幾個積木啊?”,然後數給孩子聽,一個、兩個、三個…久了就自然學會數字的概念。

父母把孩子送到學校後,離開前不是提醒孩子”要乖”、”聽老師的話”、而是:”Have fun!” 玩得愉快!好好玩、認真玩,最好玩得筋疲力盡、一身泥濘回家,就算是豐收的一天!

德國幼教很重要的任務是:”讓孩子每天都能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秘訣是讓孩子在玩樂中、遊戲中學習,并将主導權還給孩子。

就連1歲多的小小孩,還不會用言語表達,也要找出自己的喜好。

每天早上,老師會在桌上擺出拼圖、積木、黏土、畫圖、剪紙等等不同的活動設計,讓孩子自己選擇”今天想玩什麼”。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總是看到站不穩的小小孩,會慢慢走到不同的桌子前,到處看看,最後標明,坐下來,開始玩他想要玩的玩具。

跟國内緊張兮兮的幼升小不同,德國人認為,擁有”很強的生活能力”,才算是”準備好進國小”。

是以,在幼稚園階段,德國小孩學會的是:

自己做決定;

管理時間;整理東西;

與人溝通、相處;

自己動手修東西、做東西的能力。

無論是在白雪皚皚的冬天,泥濘幹冷的秋天還是潮濕的春天,小孩子們都無一例外地在戶外盡情玩耍。不管是正在下雪,還是零度以下,隻要沒有下大雨,小孩子準跑到外面玩去了。德國鼓勵兒童進行戶外活動,也十分重視幼兒的防寒保暖。兒童有應對各種天氣的防護服,冬季有整套的防寒服,小雨天也有成套的雨衣雨褲。這些防護服都挂在幼稚園的挂鈎上,小孩子可以随時去取和更換。幼稚園鼓勵孩子天天到戶外玩耍,家長們也不用擔心小孩子會因為天氣變化而着涼感冒。另外,孩子們一天要換好幾次鞋子,他們到幼稚園時要換上居家鞋,到戶外玩耍又要換上靴子,再進課室時又要重新換上居家鞋,等到放學回家時就要換成球鞋了。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3年中,孩子們參觀警察局,

學習如何報警,

如何處理遇到壞人的情形,

了解警察是用來做什麼的。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參觀消防警察局,

跟消防警察們一起學習滅火知識、

躲避火災的常識。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參觀郵局,

看看一封信是如何從家裡到達郵局,

又被投遞出去的。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參觀市政府,認識市長,

看看這個為他們服務的市長是什麼樣子的。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他們跟随急救車,

了解急救知識,

如何急救,

如何把“病人”用擔架擡到急救車上去。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他們去自由市場,

拿着錢,

學習怎樣買東西,

差別自由市場跟商店的不同。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他們去花圃,

參觀花圃的種植,

學習分辨花草植物。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他們去看馬戲、

兒童歌劇和魔術。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他們參觀圖書館,

學習如何借書、還書。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他們去坐有軌電車,

學會記住回家的路線。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每周都跟老師去超市買東西,

學習付錢,選擇貨物。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櫻桃熟了,

孩子們跟老師去采摘。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在德國幼稚園,如果小孩向老師告狀說,某某人對某某人做了什麼,老師通常是不管的。因為德國老師通常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面對的問題。德國老師不會無微不至地叮囑或者手把手地去幫助孩子,而是讓孩子們自己去觀察、探索,自己去發現如何操作一樣東西,如何攀爬,即使會摔倒,如何與别人分享,而沒有大人的逼迫。這意味着,當你的孩子與别人打架,你将要調整你的忍耐程度,你也将學會不要動不動地就去幹涉孩子,原意是避免他跌倒或者犯錯,但卻也阻礙了他的嘗試和探索。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聖誕節,

活動區設定有收費飲食區。老師們提供餅幹,茶,以及簡單的洋芋主食。大概每隔一個小時,就會有負責演奏的家長,例如小提琴,或者大提琴,來組織屋子裡的所有人合唱歌曲。是以,整個活動的過程,就是家長們唱歌,吃吃東西,聊聊天,購購物,很是惬意。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聖馬丁節,

要跟老師一起糊紙燈,

遊街來紀念這位騎士聖人……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3年以後,

孩子學會了自己修理玩具,

自己管理時間,自己約會。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自己制訂計劃,自己搭配衣服,

自己整理東西,自己找警察,

一個6歲的孩子,生活能力很強。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德國幼兒教育強調什麼?

如果說在上學前對孩子非要進行“教育”的話,那“教育”的重點隻有三個方面:

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說話等。

孩子的動手能力。在幼稚園期間孩子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手工制作,讓他們從小就主動做具體的事情。

保護孩子情感胚胎,培養情商,培養上司力。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對于一個德國孩子而言,他們要在幼稚園裡度過将近4000個小時,經過漫長的探索和改進,德國提出千萬不要把幼稚園變成學校的理念。

1、 比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自己做決定的能力;

德國人無論是做事還是看待問題,都非常有主見,這歸功于從小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德國的幼稚園,老師會給予孩子最大的自由選擇自己要不要午睡?要不要把玩具借給别人?

但是同時,孩子會從中學習到:如果不午睡,下午可能就會因為想睡覺,錯過其他有趣的活動時間;如果老是不想跟别人分享玩具,别的孩子也可能這樣對自己。

平時德國的家長也從生活中這樣訓練孩子,例如帶孩子去玩具店時,在給他的預算内讓孩子自由選擇他想要的玩具,家長不會幹涉。

讓孩子自己作主,才能培養孩子有主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才能讓孩子學會自己負責。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2、自己穿衣吃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理能力是學習的基礎

餓了要吃飯、冷了要添衣服,是人的本能,是以孩子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德國幼稚園特别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像吃飯、穿衣服這樣的小事,老師總來不會代勞。

德國幼稚園的早餐時間一到,老師就會跟孩子坐在一起吃飯,而老師是真的自己在吃飯,不是在幫孩子喂飯、遞水、監督孩子有沒有好好吃飯。

德國幼稚園都有為孩子準備一人一個儲物櫃,裡面有家長準備好的替換衣服、帽子等,每天的戶外活動前,如果外面太陽大,孩子要自己去拿自己的帽子以防曬;如果天冷,要自己去拿外套穿上;如果玩水把衣服弄濕了,也要自己去拿替換衣服換好。

讓孩子自己完成生活自理任務,除了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也能讓孩子知道,能自己完成的事情,就一定自己完成。

3、 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德國教育讓孩子從小就有很大的空間跟自由做自己的主人,但是另一方面,他們也會不斷提醒孩子:做出決定之前,要多多思考,然後做出決定後,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比如說:小小孩常喜歡玩土、玩沙、甚至玩昆蟲!閨蜜說她就見過孩子班上的一個同學,手裡玩着一隻螞蟻,因為還是什麼都喜歡放嘴裡的年紀,閨蜜非常驚恐,擔心地問老師:”他不會把螞蟻放嘴裡吧?”

沒想到老師輕松地說:”沒事,别擔心,讓他玩。螞蟻沒有毒,就算他把螞蟻放嘴裡,隻要他覺得不難吃,就讓他試試!”

德國幼稚園三年隻學了這些,看起來很無用……

這對中國父母來說簡直太不可思議了!但是轉念一想,很多時候,與其父母在耳邊叮囑半天的”老人言”,不如讓孩子真的摔一跤”真正吃了虧” 的經驗教育有效。

中國家長喜歡無論大小事都幫孩子做決定,小到穿什麼衣服?大到學什麼才藝?上什麼學?找什麼工作?完全不考慮孩子喜不喜歡,這樣不僅讓孩子不能獨立、也無法學習負責,畢竟所有的決定都是别人幫他選的,不是自己選擇的,要怎麼說服孩子為家長的選擇負責呢?

我們可以站在給孩子出主意,但是不幫他們做決定,并給孩子争辯甚至頂嘴的機會,這樣才能了解孩子心中真正的想法。

隻要不會危急性命的事情,讓孩子有更大的空間、自由發揮,并且讓他承受做的決定的後果,不要舍不得孩子可能會受一點挫折,隻有透過這樣的學習,孩子才能真正學會為自己的選擇、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你認為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