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了徹底滅掉此國,3位大汗,前後一共出兵9次才将其征服

如果你問我曆史上最難征服的地方是哪?我肯定會說是高句麗和高麗。

雖然高句麗和高麗王朝是兩個概念。高句麗是中國古代的扶餘族在東北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起源于吉林,後來才進入北韓半島發展。高麗是古代南韓人王建所建立的政權,脫離于新羅國,起源于北韓半島南部。

為了徹底滅掉此國,3位大汗,前後一共出兵9次才将其征服

不過高句麗和高麗王朝的地域和曆史很接近,都是很難征服的地方。想當年為了滅高句麗,隋炀帝不惜亡國也要三征高句麗,随後李世民也對高句麗展開了史無前例的進攻,但成效不大,直到李治時期,高句麗才完全臣服。

後來的高麗王朝也是一樣。蒙古大軍為了徹底滅掉高麗王朝,前後三位大汗一共出兵九次才徹底征服。

為了徹底滅掉此國,3位大汗,前後一共出兵9次才将其征服

蒙古和高麗的戰争主要發生于公元1231年至公元1273年之間。當然,故事還得從頭說起。

918年,王建建立了高麗王朝,935年滅新羅統一北韓半島。随後高麗王朝經過了唐朝中後期,五代十國和宋朝。直到公元1216年,一支原依附于蒙古人的契丹軍隊造反失敗後,流竄進入高麗境内,占領高麗江東城,謀求“黑契丹”的獨立,并以此為據點四處燒殺搶掠。

為了徹底滅掉此國,3位大汗,前後一共出兵9次才将其征服

公元1218年,蒙古大将哈真統帥大軍追擊契丹叛軍進入高麗,高麗國王派遣将軍趙沖領軍協助,并向蒙古軍提供糧草。在蒙古追兵與高麗聯手下,竄入高麗的契丹反叛軍隊被徹底消滅,随後蒙古和高麗簽訂“兩國約為兄弟,萬事子孫無忘今日”的友好條約。

雖然是友好條約,但實際上并不“友好”,因為高麗每年都要向蒙古納貢。蒙古更是獅子大開口,每次都索要很多,從毛皮、山珍到筆墨紙硯,無所不要。高麗國小民困,物産不多,經受不住這種反複索取。于是敵視蒙古的情緒逐漸升溫,沖突加劇。

為了徹底滅掉此國,3位大汗,前後一共出兵9次才将其征服

公元1225年,又到了高麗向蒙古納貢的時間,蒙古跟往常一樣派出使者,不過跟往常不一樣的是,這次高麗拒絕了蒙古的要求,甚至在蒙古使者傳回途中,還将使者殺死。

此事引起蒙古人的憤怒,不過當時蒙古大軍正在西征,大汗成吉思汗也去世了,是以,蒙古大軍并沒有馬上對高麗實行報複。直到公元1231年,窩闊台大汗即位後,以高麗殺使者為由,于當年八月派遣撒禮塔率蒙古大軍讨伐高麗。

為了徹底滅掉此國,3位大汗,前後一共出兵9次才将其征服

這是蒙古大軍第一次出兵讨伐高麗。蒙古大軍第一次出征,大獲全勝,一直打到了北韓半島中部,攻取四十餘城,高麗将軍洪福源投降,抵抗不住的高麗王最終投降。随後撒禮塔在高麗設京、府、縣,命達魯花赤七十二人鎮守,大軍撤出高麗。

次年,高麗王就反了,他們殺死開城駐守的達魯花赤72人,為了避免蒙古的報複,高麗王遷徙到了江華島,也就是現在的濟州島。

為了徹底滅掉此國,3位大汗,前後一共出兵9次才将其征服

知道消息的窩闊台大汗震怒,再次派遣撒禮塔率師征高麗。這是蒙古第二次出征高麗王朝。

這一次,蒙古大軍一直打到半島的南端,但無法攻占江華島,蒙古統帥撒禮塔也被亂箭射殺,大軍隻好回撤。後高麗王雖遣使請罪,但依舊不肯臣服于蒙古。

為了徹底滅掉此國,3位大汗,前後一共出兵9次才将其征服

窩闊台大汗叫高麗王悔過,但高麗王占據江華島,拒不悔改,反而又派兵攻陷已歸附于蒙古的西京等處,劫奪了降将洪福源的家。

勃然大怒的窩闊台大汗決定第三次讨伐高麗。看到蒙古出兵,高麗王再次施展緩兵之計,宣布投降,并将高麗王室世子作為人質。于是蒙古暫停了進攻。但随後他們發現送過來的是個假王子。

為了徹底滅掉此國,3位大汗,前後一共出兵9次才将其征服

窩闊台大汗再次大怒,第四次讨伐高麗。1240年,蒙軍攻克昌州、朔州,逼迫高麗王以族子為己子入質,高麗又臣服于蒙古,繼續納貢

窩闊台大汗去世後,高麗王朝又反悔了,拒絕納貢。公元1247年,蒙古第五次出兵高麗,要求高麗王室搬出江華島和世子入質,但蒙古大汗貴由突然死亡,蒙古隻好撤軍,第五次出兵無功而返。

為了徹底滅掉此國,3位大汗,前後一共出兵9次才将其征服

公元1251年,蒙哥大汗繼位。繼位的蒙哥大汗一上任就要求高麗王室立即從江華島上搬出來,搬到蒙古來做人質。

不過此舉遭到了高麗的拒絕,于是蒙古大軍第六次出征高麗。不得已,高麗的國王高宗隻好同意搬出江華島,并将世子安慶交給蒙古做人質,蒙古随後撤軍。

為了徹底滅掉此國,3位大汗,前後一共出兵9次才将其征服

但高麗是口頭承諾,并沒有實際的行動,蒙哥大汗十分不高興,接連對高麗發動了兩次毀滅性的攻擊,也就是第七次和第八次,導緻高麗發生了宮廷政變。主張棄陸保島的權臣崔氏被殺,随後高麗出陸向蒙古投降。

公元1259年,蒙古與高麗達成和解協定,蒙軍撤出高麗,高麗朝廷遷出江華島移居陸地,并派王子入朝蒙古,高麗成為蒙古的藩屬國,兩國戰争狀态結束。

1260年春,元世祖忽必烈中統元年,高麗國王高宗去世。于是忽必烈派兵護送高麗王子歸國即位,是為高麗元宗。

由于高麗元宗一直是親元的,引起了高麗反元派的不滿,他們主張廢掉元宗。于是忽必烈決定出兵高麗,幫助元宗複位。這次蒙古大軍第九次出兵高麗。這次戰事以高麗西京統領的北部五十城降元結束。

随後高麗高麗元宗把國都從江華島遷回開城,向内外宣示向蒙古臣服。次年,忽必烈将高麗西京劃歸元朝遼陽行省東甯府,1276年,又将東甯府改為東甯路,實際是把東甯路所轄區域納入了元朝的版圖。

後來高麗和蒙古世代通婚,忽必烈也在高麗設定了達魯花赤,既監督高麗國王。總之當年蒙古為了徹底滅高麗王朝,窩闊台、蒙哥和忽必烈三位大汗九次出兵才徹底将其征服。你說高麗難不難征服!太難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