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後人稱頌的竊符救趙,信陵聲名遠播,卻讓自己的祖國成為待宰羔羊

他是被譽為“戰國四公子”的信陵君魏無忌,他一生最為光輝的時刻莫過于竊符救趙了

。因為偷取魏國兵符帶領魏軍擊敗了前去滅完趙國的秦軍,使得他的名聲被廣為流傳。也正是因為他竊符救趙使得他的人稱為“戰國四君子”。但是,在成全他美名的同時卻使得自己的國家遭受巨大損失,使自己的國家成為秦國的眼中釘肉中刺。可以這麼說,他的聲望與威名是建立在自己國家的痛苦之上的。

後人稱頌的竊符救趙,信陵聲名遠播,卻讓自己的祖國成為待宰羔羊

趙國兵敗長平,國家處于覆滅邊緣

我們先看竊符救趙之前發生了什麼,首先

在公元前293年魏國與南韓在伊阙之戰中被秦國擊敗,使得魏韓兩國國力大損

。南韓從此一蹶不振,比南韓好一點的是魏國底子比較厚,還沒到傷筋動骨的地步。但是,在秦趙交鋒之際魏國還遠沒有從巨大的損失中恢複元氣。伊阙之戰之後秦國多次擊敗南方大國楚國,使得楚國國力也大損。

後人稱頌的竊符救趙,信陵聲名遠播,卻讓自己的祖國成為待宰羔羊

在這種情況下,秦國大軍開始東出。趙國經過胡服騎射之後強大起來,成了秦國東出最大的阻礙。秦趙雙方為了奪取上黨雙方對峙三年。最後,趙國中了秦國反間計使用了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了名将廉頗。秦軍趁機換上沙場宿将白起。最終,雙方在長平決戰。

長平一戰趙國主力全軍覆沒

。秦軍接着包圍趙國首都。趙國在主力盡損的情況下處在風雨飄搖的亡國邊緣上。

趙國求救,魏王不敢救,魏無忌偷兵符

在危急關頭趙國向其餘五國派出使臣求救,但是各國懼怕秦國的兵威都不敢發兵。秦王還特地派使臣前往各國警告。在這種情況下諸國紛紛選擇沉默

。魏國國力還沒恢複此時絕對不是得罪秦國的時候。

是以魏王和其他國家一樣選擇了明哲保身。在這種情況下,魏無忌的姐夫趙國平原君寫信向魏無忌求救。為了救助自己的姐姐,魏無忌答應幫忙。他見魏王遲遲不敢發兵的情況下在門人建議下選擇了極端的方式。他收買了魏王寵妃從魏王那裡偷來了兵符。

後人稱頌的竊符救趙,信陵聲名遠播,卻讓自己的祖國成為待宰羔羊

拿到兵符後的魏無忌就去軍營調兵。但是,魏軍主将晉鄙雖然勘驗兵符後覺得兵符沒有什麼毛病。由于,出兵畢竟是大事,特别是要和七國中最為強大的秦國作戰更是馬虎不得,于是提出要先派人向魏王詢問一下事情是否屬實。而

魏無忌在這種情況下私自殺了魏軍主将

。然後,帶着魏國軍隊前往趙國救援。最終,魏無忌的軍隊成功的挽救了趙國。

後人稱頌的竊符救趙,信陵聲名遠播,卻讓自己的祖國成為待宰羔羊

正是這次的勝利使得魏無忌名聲大噪,一時間被天下人廣為流傳他的事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他竊符救趙的目的并不單純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才做的。

不僅如此,信陵君的做法更加的不光彩,不僅偷走自己國君的兵符,而且還私自殺了軍中大将。更為重要的是他用原本保衛魏國的軍隊去保衛了别的國家。為了拯救趙國魏軍和虎狼一般的軍隊交戰,雖然最後這場戰争中成功迫使秦國退兵。但是,在交戰過程中魏軍也是損失慘重。在自己犯了這麼大錯誤以後,

自知會被魏王嫉恨的他也是始終不敢回國,而是以拯救者的身份待在了趙國。

後人稱頌的竊符救趙,信陵聲名遠播,卻讓自己的祖國成為待宰羔羊

魏無忌可以安然的躲在趙國享受,但是他的母國魏國呢?在擊退秦軍以後,損失慘重的魏國除了使得秦國怨恨他之外什麼好處都沒有得到。

果然,在滅趙戰争中失敗的秦國很快把目光投在了這個使得自己戰略失敗的魏國,此後,秦國對魏國展開了瘋狂的報複。強大的秦國很快就在失敗中恢複了元氣,随後便出兵攻打魏國。秦軍日夜不停的騷擾魏國邊境,使得魏國成為秦國待宰的羔羊,給魏國百姓以及軍隊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為此魏王也長期處在焦慮不安之中。

後人稱頌的竊符救趙,信陵聲名遠播,卻讓自己的祖國成為待宰羔羊

整個竊符救趙過程之中,魏無忌拯救了自己的親人也為自己赢得了聲望,秦國失去了拿下趙國的機會。但是,作為養育信陵君長大的國家魏國來說,什麼都沒有得到,而且還成為強秦報複的對象。魏無忌完全可以說的上是公器私用,他的威望是建立在國家的痛苦之上的,

以一國的利益來成全自己的私利,信陵君的做法可以說是完全無“義”的。

也就是魏軍打敗了秦國才使得他擁有聲望,萬一魏軍失敗了呢?到時候搭進去的不僅僅是原本處于滅亡邊緣的趙國,連魏國也會因為主力的失敗陷入亡國之危當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