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權利超過天皇的德川幕府将軍,在法理上到底為何不能“翻身做主”?

“挾天子以令諸侯”

是我們曆史上熟知的典故,在那個皇權搖擺的時代,新的勢力總是會出現在曆史的舞台上。日本也發生過和我們相似的故事,也有屬于他們

的過往,這便是日本的幕府時代。

這個時期幕府成為維護社會安定的象征,而天皇則被遠遠地藏在了後方,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成為一個符号。但是天皇始終存在于幕府時代,在幕府權力最為集中的江戶時代,

幕府将軍是否能夠在法理上超越天皇呢?讓我們随着朝幕關系的演變來解答這個問題。

權利超過天皇的德川幕府将軍,在法理上到底為何不能“翻身做主”?

一、幕府将軍成為天皇力量的象征

為什麼是幕府将軍成為了那個時代權力的象征呢?将軍是如何在朝廷官職之中脫穎而出的,在那個複雜多變的曆史時期,一切的偶然都會成為日後發展的必然。

将軍便是在曆史發展下成為了主導力量。

因為在文明尚未覆寫整個社會的曆史時期,野蠻總是無處不在,因利益而導緻殺伐的故事永遠是那個時代的主題。

即使天皇手握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是卻沒有足夠的力量去震懾人們。這個時候的權力将怎樣作用才能發揮它的力量呢?

這時将軍便成為了天皇力量的象征,這個職位即将代表了天皇的權威征戰四方。

1.天皇仍處于至高的統治地位但權力開始下放給幕府将軍

天皇的力量在将軍的征戰之中蔓延四方,将軍的地位在征戰之中迅速的提升。鐮倉時代,将軍的威望逐漸獲得了人們的認可,

在這個時期,将軍開始有屬于自己的幕府,這意味着日本的幕府時代已經拉開了序幕。

鐮倉幕府成為日本曆史上第一次幕府,而

幕府将軍則成為了中央征戰的表率

。此時能征善戰的日本武士數量劇增,時代的背景孕育着這些骁勇善戰的武士,他們看到了幕府将軍的飒爽英姿而振奮,并且願意去追随他們心中向往的背影。

于是武士集團從四面八方湧起,但是這同時意味着鐮倉幕府的地位受到了威脅,

因為有的武士集團想取而代之。

2.将軍對權力的争奪暗示想要獲得天皇的統治地位

在幕府時代,幕府将軍的地位是極高的,天皇将執行的權力傳遞出去,将軍代表天皇維護社會的安定。可是幕府将軍并不能總是得到人們的認可,尤其是武士集團,

于是我們看到那個充滿戰亂,生靈塗炭的戰國時代展開了。

權利超過天皇的德川幕府将軍,在法理上到底為何不能“翻身做主”?

這個時代争奪的是幕府将軍的地位和權力,我們看到了一個個枭雄在這個時代面前展開他們非凡的意志力和統帥能力。

這個時代和我們熟知的三國時代是極其相似的,我們也許會對織田信長這個名字感到陌生,可是我們不會對曹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織田信長在那個時代的地位就相當于三國時代的曹操。

在這些枭雄面前,一個幕府倒下,又有一個幕府崛起,就是這樣輪番地登上了曆史的舞台。終于德川家康一族在關原之戰中戰勝豐臣一族,戰國時代拉下了帷幕。德川幕府登上舞台,成為日本曆史上最後一個幕府。

德川幕府突破了天皇對其的束縛,是名副其實的統治者,德川幕府是如何做到和之前的幕府不一樣并完全擺脫天皇的束縛呢?

為何天皇在江戶時代依舊沒有被取代,那究竟德川幕府有沒有在法理上超越天皇并完全取代他呢?

我們通過德川一族在江戶時代權力的聚集來看他與天皇之間依賴而又分割的沖突關系。

二、朝幕關系沖突加深,德川幕府将軍掙脫朝廷體制的束縛來獲得真正的統治地位

德川幕府是如何一步步将天皇的權力聚集于自己手中,是靠德川家康居安思危的心态和步步為營的謀劃來獲得的。德川幕府在江戶一帶設立,是以這個時代稱為江戶時代,德川一族成為這個時代統治者的标志。

權利超過天皇的德川幕府将軍,在法理上到底為何不能“翻身做主”?

也是在這個時期,幕府和朝廷的沖突逐漸加深。在德川之前的幕府時代,朝廷與幕府之間緊張的關系就一直存在着,天皇在幕府将軍面前逐漸成為了擺設。

當然天皇自然不甘屈于這種格局下,是以權力之争是江戶時代初期一個較為明顯的主題。

兩方勢力的拉扯在貫穿了整個江戶時代。可是在這兩股勢力下,幕府将軍一直占據了主導的地位。在前代幕府時期,将軍還未曾超越朝廷的體制,處于朝廷的管制之中,而後幾代幕府的滅亡都和這種受制于朝廷體制之内相關。

德川家康意識到了這一點,是以一直很警惕朝廷對于幕府體制的束縛。

于是便有了德川幕府擴充影響力,與朝廷官職獨立開來的創舉。

1.德川幕府擴張權勢震懾四方,權力已超越天皇

即使戰國時代過去了,一些在戰國時期殘餘的勢力在江戶時代初期還沒有完全泯滅。一些之前追随豐臣秀吉的武士集團還一直在等待着殲滅德川一族的時機。

可是德川幕府是一個時時保持居安思危狀态的幕府,是以在幕府地位确立之後,以正當性的名義征戰四方,消滅殘餘的豐臣勢力。

時間一長,武士集團意識到了德川幕府的強大,是以轉而歸附德川幕府。德川幕府勢力一擴張,天皇的地位勢必就下降了,天皇想要對幕府進行管制的難度就越大了。

而德川幕府并沒有放慢擴張自己權力的腳步,聯合各個藩鎮的大名,要求其服從于德川幕府的管理,并設定了一堆條款,皆是有益于穩固德川地位的條文,大名在這些條款下簽字以示其合法性。

德川幕府将軍的權力達到頂峰,遠遠地超過當時天皇的權力。

2.設定大禦所來維護幕府統治是擺脫天皇朝廷體制束縛的關鍵

權利超過天皇的德川幕府将軍,在法理上到底為何不能“翻身做主”?

可是使得德川幕府能夠達到長達兩百多年統治的并非全然仰仗于德川一族的權力,而是德川幕府在這一時期跳脫出朝廷的管制體制。前代幕府時期,無論是織田信長還是豐臣秀吉,都是處于朝廷的官職體制之中,

是以幕府的生命力受到了朝廷束縛的影響。

而德川家康明白這一點後,擔任兩年幕府将軍就卸任了,轉而設定了大禦所退居幕後,可是卻還是在背後統治者幕府,大禦所這一機構是完全獨立于朝廷的體制的。

這表明了德川幕府開始和朝廷政治分割開來,創造一套屬于自己的運作機制。

這也是江戶時代能夠持續這麼久的原因,因為德川幕府的權力不再集中于将軍一人之手,而是整個幕府之後大禦所的運作機構中。

德川幕府之是以獨特就在于此,也是人們開始思考此刻德川勢力的正統地位,它是否能夠超越天皇的地位呢?

或者說在法理上能不能承認德川幕府便是那個時代的天皇?這便要從天皇在日本的精神地位來解答這個問題了。

三、精神地位不可逾越是德川幕府将軍在法理上未能超越天皇的原因

在德川幕府勢力如此強大之下,每個人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就是德川幕府既然這麼能幹,為何不直接取代天皇的位置呢?

為何還要讓天皇處于一種有名無實的尴尬局面呢?

但是這種關系并非如此簡單就能夠取而代之的,因為朝幕關系是複雜且沖突的,這有它深沉的曆史原因和日本人民意識形态的影響,我們如今的思維置放在他們所處的曆史之中是不适用的。

權利超過天皇的德川幕府将軍,在法理上到底為何不能“翻身做主”?

我們可以将目光稍稍拉遠一些,便能擁有更加廣闊的視野來看待這些問題。那麼德川幕府将軍在法理上未能超越天皇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讓我們運用這個廣闊的視野來看到它更加立體的一面。

1.将軍獲得權力但沒有取得精神領域的合法性

之前講過将軍是在天皇權力的賦予下才開始展露他的頭角,将軍這一職位本就代表着天皇的力量,幕府将軍被視作“征夷大将軍”,也就是他是為天皇而戰鬥的,如果沒有天皇 ,那麼他将失去征戰的正當性。是以将軍始終是在天皇存在的前提之下才能夠發揮他的取得合法性的作用。

可見天皇的正統性對于日本人而言是多麼重要。因為日本人自古就認為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子孫,他的到來是神的旨意,他受天命來統治日本。

天皇就是日本人的精神領袖,而德川幕府隻是確定這一精神領袖能夠貫穿他的意志。

在這片精神領域之中,将軍無論如何掌控權力,也無法超越天皇在日本人心中的精神地位,自然德川幕府将軍也就不能取得精神領域的合法性了。

2.由幕府主導的朝幕關系最終崩塌

其實幕府和朝廷之間關系的沖突很像我們中國曆史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皇權于士族之間的關系。世家大族在那個時期的地位權勢完全不亞于皇權,可是在法理上一直沒能取代皇權的地位。

因為皇權對于古代人而言也相當于正統性,士族也是依附于皇權之下的。

權利超過天皇的德川幕府将軍,在法理上到底為何不能“翻身做主”?

是以即使士族的權力多麼強大,也得承認皇權在法理上的正統性。德川将軍在這一密不可分的關系之下隻能夠在權利方面不斷地和天皇進行拉扯,可是朝幕關系最終在明治維新的時期崩塌了。

正統地位終究是民之所向,在長達兩百多年的朝幕關系中,德川幕府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四、結語

德川幕府經曆了兩百多年的統治光陰,也留下了許多文化,即使幕府時代過去了,這些文化也沒有随之熄滅。

武士文化至今影響着日本人的意識形态。

也許德川幕府将軍的法理地位在天皇之下,沒能取代天皇的精神地位,可是他也肩負起維護整個日本社會安定的責任,江戶時代是日本的和平時代,對處于戰亂中的人們而言,

和平便是最大的安慰,這是德川幕府時代給予人們寶貴的禮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