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買車的時候,考慮到出去遊玩的時,車子會遇到非鋪裝路面,于是,就将車型範圍敲定在SUV領域。我當時看了CR-V、逍客、XR-V等合資SUV,考慮日産旗下車型的油耗不高,再加上逍客的綜合成本效益不錯,是以,就直接入手了逍客。而到現在,日産逍客已經陪了我2年多了,彼此之間也很熟悉。但是,在換開我老爸的凱捷後,我對逍客又産生了新看法。

老爸開始和我說,想換一輛凱捷的時候,我是非常不贊同,覺得凱捷一方面是國産車,另一方面覺得十多萬的預算,買輛SUV不香嗎。不過,我的不贊同票并沒有引起很大的水花,因為我媽投的是贊同票,是以,老爸最終還是花了11.68萬元把凱捷提了回家。
初見凱捷的時候,我覺得鑲嵌在前格栅處的銀色LOGO很亮眼,老爸得意地給我介紹,說我開的逍客是引入國内的日系車,而他買的這輛凱捷,則是從國内出口到國外去的,從某一角度來看,凱捷與逍客都是全球車,品質也很有保障。
據我從網上了解到的參數,凱捷的車長比逍客長很多,是以,站在車側的時候,就能明顯察覺出二者之間的差距,加上凱捷車身側面表層刻有多線條,使得凱捷車身視覺修長感更足。不過,凱捷的車寬和逍客的差距并不大,但車頭、車尾的視覺效果要比逍客寬很多,且整體氣場并不弱,這和我印象中的國産車有些不同。
為了進一步挖掘凱捷的“缺點”,我讓老爸和我換車開。而在換車開了2個月後,我簡單說說自己的感受。有一說一,國産車的配置還是一如既往的高,當我坐在主駕駛位置的時候,就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凱捷座椅具備不錯的包裹性,且座椅在支援電動調節的情況下,也提供加熱配置,一點也不比我的逍客遜色。
不僅如此,老爸額凱捷還搭載全速自适應巡航、10.25英寸液晶中控屏、矩陣式大燈、LED車前霧燈、多層隔音玻璃等配置,在我逍客的車身上都看不到。此外,老爸的凱捷還和我的逍客一樣,有提供全景天窗,不同的是,老爸的凱捷天窗真的可以打開,我逍客的天窗僅是擺設。
以前,出門的時候,家裡人坐的都是我的逍客,不僅副駕駛位是“香饽饽”,老爸還要和我搶車子開,但是,提了凱捷之後,每次周末出門玩的時候,老爸、老媽率先搶占第二排座椅。不同于我逍客的2+3布局,凱捷的6個獨立座椅采用2+2+2布局,且凱捷的第二排座椅下方有安置滑軌,皮質包裹的座椅也提供腿托,在“大四座”的情況下,可以将第二排座椅放平,腿托展開,老爸、老媽就舒舒服服躺在座椅上,也不妨礙系安全帶。
我逍客的後排座椅雖然可以放倒,但沒有凱捷友善實用,而且,逍客座椅正面的柔軟度不錯,可背面就硬邦邦的。值得一提的是,老爸的凱捷每個座椅旁邊都有配備專屬空調出風口、專屬USB接口,平時自己不想吹空調的時候,把對标自己的位置的空調出風口關閉就可以,便捷性很不錯。
說實話,我感覺凱捷的座椅設計和奧德賽的座椅設計很相似,除了第二排是“老闆椅”之外,第三排座椅還可以隐藏,靈活的座椅在帶來舒适性的情況下,也帶來不錯的乘坐空間。不過,凱捷頂配售價才11.68萬元,要比起售價近24萬元的奧德賽實惠很多,而我當時買中低配的逍客,也花了16萬元,這樣看來,老爸的凱捷的成本效益确實高。
讓我比較驚訝的是,凱捷的油耗也不算高。在我開的那2個月裡,凱捷平均每百公裡油耗不到8L,和我逍客的油耗差不多,看上去兩者燃油經濟性差不多。但實際上,凱捷整車總品質接近1.8噸,逍客整車總品質不足1.5噸,這樣核算後,凱捷的油耗确實不算高。是以,我現在都覺得逍客不香了,反倒覺得目前國産車越來越不錯了。(網友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