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論語102:千裡馬遇不到伯樂時,該怎麼自處?

#論語101:自己設計的道路走得最堅定,勝過無數捷徑#

論語102:千裡馬遇不到伯樂時,該怎麼自處?

昨天我們講了為政以德,容不容易做到呢?通過昨天的學習就知道了,那是極難做到的,難做到還要不要做呢?當然要去努力,現在做不到說明還有更多需要學習的東西、提升的空間。

一切都不是随随便便來的,都需要一個過程,下面孔子講述自己這一生求學進學的過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說:“我十五歲下定決心研究學問,三十歲時堅定了我的想法不再動搖,四十歲時對世事人倫不再感到迷惑,五十歲時懂得了用客觀規律去看待世事,六十歲時能接納所有正反的言論,七十歲時可以在法律道德限度内随心所欲”。這是孔子一生做學問的不同階段,也揭示了求學的必經階段,也許年齡時間有前後差異,但遇到的困難、需要解決的問題一定是相同的,這也就是求學的客觀規律,是一個人精神成長的路徑。

十五歲立志。一個人從出生開始不斷認知這個世界,青春期之前的認知就是簡單的影印,把所見所聞所感當做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簡單而純粹,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就像生活在童話故事裡一樣,看到的絕大多數是真善美的一切;而這個階段如果遇到了太多假惡醜,就會形成一生難以打開的心結,成人後的心理問題行為模式會深受影響。是以,青春期之前的人生進學,一定不是真實的客觀世界,而是人生畫卷的底色,為的是從母體分離出來後,找到解決分離焦慮解決不安全感的途徑。

從弱小到強大的階段,就是會有所依賴,這個依賴一定是救命稻草一樣可貴而無法厘清好壞。依賴的是好人,遇到的都是好事,就會有好的起點;依賴的是壞人,遇到的都是惡行,人生的起點也好不到哪裡去。是以,青春期之前的教育環境最重要,家庭、鄰居、朋友、老師、同學、城市……

因為沒有自己的想法,或者自己的想法就像無常形的水,在什麼形狀的器皿裡就是什麼樣的形狀,适應能力極強。因為這是生存法則,隻有快速适應才能安定下來活下去。一切無常,完全處于不穩定的狀态,等待真正的成型機會。

這個階段的孩子們可以被塑造,就像剛剛和好的泥胚,軟軟的,可以變成任何想要的形狀,無論環境多麼嚴峻和高壓,他們依然可以很快适應。有時,我們成人無法抗住的壓力和強度,對孩子們來說卻不是問題,是以在學習上的高壓,多是成年人的自卑自歎而已。

成人做不到的,孩子們卻可以做到,這樣的事情太多了不是嗎?不信,你現在把腳舉到自己的後腦勺,我做不到,你也很難做到,而我兩個兒子,一個一歲多一個三歲,做這個輕而易舉。如此柔韌的身體,就是生命自身避免受到傷害的自我保護,因為判斷力行動力都不如成年人,是以一旦遇到強大外力沖擊,柔韌的身體就是最好的緩沖和回旋,不會受傷。而到了老年,枯槁之年,仿佛全身變成了失去水分的幹草,經不起一點兒磕碰。

青春期之前的人生就是不定不立的人生,随波逐流、随遇而安,可以說心靈是完全自由的;行動上依賴于大人的帶領,不能想去哪兒就去哪兒,這也是不自在的階段,也就是這種不自在的選擇,決定了孩子們所見所聞所感。

是以,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慎重選擇要去的地方、接觸的人,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到了青春期,經過了十幾年的對外界的觀察和吸收,生理上逐漸成熟完善,開始有了獨立自立的想法,不再想聽大人擺布,不想成為大人的小尾巴,開始對自己的世界規劃邊界,想要一個獨立的空間,任由自己規劃,想要一個獨立的心靈空間,隻裝着自己才能看的小秘密,也有了自己的人生榜樣,想走出自己的人生路,毫不顧及這條路的難易程度,也毫不畏懼前行路上可能遇到的一切困難,因為在他們眼裡,出發比什麼都重要,初生牛犢不怕虎,是無知才無畏。

而這恰恰是最寶貴的開始,不是嗎?長大後,我們漸漸失去了這種勇氣,困在自我模式裡不敢前進一步,杯弓蛇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是以,孔子說自己十五歲志于學,就是在青春期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立志要一生走求學教學的路,也就是要當個老師,不曾想這一當就是一輩子,還成了聖人。當一個什麼科目的老師呢?是人生導師,這是孔子的志向,不是數學老師,不是彎弓射箭的體育老師,是研究人生大學問,為往聖繼絕學的人生導師。

這個遠大的志向一旦确定,就成為孔子一生明确的方向,像一座燈塔,指引着時而迷途的航船回港。

早立志也許做不到或者沒做到,但立長志是一定要做到的,就是要有一個遠大的理想,指引着這一生前進,當代人的立志年齡,多很晚了。有人大學畢業,甚至三十好幾,還沒有清晰的人生志向,是以渾渾噩噩随波逐流,還像青春期之前的孩子一樣。這就是思想精神不成熟的表現,心靈的成長跟不上生理的成長。

有人說,現代人腳步太匆忙,節奏快得靈魂跟不上腳步。其實在我看來,情況剛好相反,是因為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人雲亦雲任人擺布的結果。孔子說自己十五歲志于學,于是就懂得了取舍,知道了把有限的人生投入到無限的求學教學的理想事業中,對其他一切誘惑不為所動,是以也就不會身如浮萍風飄絮。

你的人生志向何時有的?又是什麼呢?對十五歲立志,有什麼看法和感想呢?歡迎互動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