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大學成立文化遺産與資訊管理學院

近年來,上海大學圖書情報檔案學科、考古學、博物館學科發展迅速。1月10日,上海大學文化遺産與資訊管理學院揭牌成立,該學院在圖書情報檔案系、文學院考古學專業、文化遺産保護基礎科學研究院基礎上組建而成。

上海大學成立文化遺産與資訊管理學院

“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号獲得者樊錦詩、國家社科基金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評審組組長馬費成、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國際圖聯亞太地區辦公室主任、新加坡圖書館學會副會長Lin Li SOH、哈佛大學人類學系考古學John E. Hudson講席教授Rowan Flad等國内外專家通過視訊,對文化遺産與資訊學院的成立表示了祝賀。

上海大學文化遺産與資訊管理學科實力雄厚,是國内較早開展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考古學與博物館學學科的高校之一,引進和培養了一批國家級人才和行業領軍人物,獲得了衆多重要獎項和成果。

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成旦紅表示,學院未來将緊盯國際學科前沿,面向國家文化遺産和資訊管理重大戰略需求,立足自身優勢與特色,重點發展數字檔案資源、海洋考古、矽酸鹽質文物保護、智慧博物館等方向,培養高層次複合型跨學科人才,推進“新文科”與其他學科協同發展。

上海大學成立文化遺産與資訊管理學院

國家文物局原局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霁翔受聘為文化遺産與資訊管理學院名譽院長,他通過視訊為線上線下師生帶來了“院長第一課”:《中華文脈與文化自信》。

單霁翔以世界文化遺産保護運動的興起作為切入點,闡述我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産項目的曆程,分享大河文明旅遊論壇上的轶事、《萬裡走單騎》紀錄片等鮮活的事例,诠釋了文化遺産的保護利用與傳承的意義以及講好中國故事的艱巨任務,生動展現文化遺産的内在意蘊和現實價值,彰顯出文化遺産的獨有魅力,進而希望新時代青年愈加堅守“講好中國文化遺産故事”的使命擔當。

“希望文化遺産與資訊管理學院未來能夠立足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為打造國内領先、國際一流、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文化遺産和資訊管理學科高地作出更大貢獻。”單霁翔表示。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任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