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真正的成熟,不是放下,也不是看開,而是‘尊重’。”
人間百态,真的不必用别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尊重别人的不同,接納别人的錯過和美德,這是一場無聲的修行。
有道是,人到中年不如狗。到了這個歲數,誰都在負重?有智慧的人,都是“苦而不言,喜而不語”,把自己的一切情緒和磨難,巧妙地藏起來,又能對人友善。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
中年人最頂級的智慧,不是逼着自己做出經天緯地的大事,而是默默前行,每天都能優于過去的自己。

02
沉默,是悶聲發大财。
錢,對于一個中年人來說,就是“命”。
狠狠賺錢,使勁摳門、存錢。這不是拜金主義,而是做人的應有之義,也是對家庭的責任。
宋朝的皇帝趙匡胤,年輕的時候很落魄。
有一天,他路過一片西瓜地,饞得不行,忍不住問賣瓜的老人,價格如何?
老人說,一文錢一個,不甜不要錢。
趙匡胤身無分文,但是他不甘心就此離開。頓時,計上心來,他連續打開幾個瓜,吃了幾口,然後說“不甜”。
吃飽了,趙匡胤意欲離開。
老人說,真沒有想到,一個相貌堂堂的人,也會如此這般。沒錢的話,直說就好,何必損人呢?
那一刻,趙匡胤恨不得找一條地縫鑽進去,再也不要出來。
言歸正傳。
中年人需要錢,更要懂得如何去賺錢。但凡喜歡炫耀的人,都是心窮的人,一看便知。真正會賺錢的人,都很安靜,他不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反而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底細。
這年頭,任何一個行業,都是人滿為患的樣子。如果你能另辟蹊徑,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發大财的征兆就來了。
保持低調,甚至假裝很窮,那麼你找到的行業,就能“減少競争對手”;你擁有了很多财富,也不會被賊惦記。唯有如此,财富才會留在你的腰包裡。
03
沉默,是笑着低頭。
有人問曾國藩,天地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呢?
曾國藩說,也就三尺吧。
對方不依不饒,接着問,這麼說,人都有七尺高,豈不是在站起來的時候,把天都捅破了。
曾國藩笑着回答,是以,我們學會了低頭。
事實上,曾國藩一輩子都在“低頭”:坐低人一等的轎子,主動解散有功于朝廷的湘軍,勸說家人不能炫耀,過勤勞節儉的生活。
“力戒長傲多言,不宜輕易出頭露面,有福不享盡,有勢不使盡......”或許,曾國藩的後輩,能人不少,和這些家訓密不可分。
槍打出頭鳥,刀砍地頭蛇。
不管你多富有,也不能富可敵國;多厲害,也不能以一敵百。忍一忍,主動低頭,把自己融入群衆之中,危機就不見了。
為什麼低頭,不是愚笨,而是揣着明白裝糊塗。
04
沉默,是做人的體面。
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很多年紀大的人,不評價别人?
高贊的回答,就是:三觀不合。
比方說,你在朋友圈發動态,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會給你點贊,總有那麼幾個人,給你留下難堪的字和表情。也有人悄悄屏蔽你,還和你的朋友扯關于你的八卦。
有一位歌手說:“無論這個世界怎樣,我們都要善良,是以減少對别人的傷害吧。”
不管别人怎樣,你不能弄丢了自己。不管是遇到了君子,還是小人,都應該尊重。畢竟,你和小人一般見識,說明自己也是小人,拉低了自己的人格。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何必指望有人和你同頻共振?就算是你的夫妻,父母,也不能百分百懂得你。任由别人折騰,甚至是謾罵,始終沉默,才是智慧。
人到中年,想做一個體面的人,就要給别人面子,不與人互相擡杠,處處都給别人一級台階。
05
沉默,是大的格局。
有人說:“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
深以為然。
溪流之是以喧嘩,是因為水淺、灘窄;大海之是以安靜,是因為寬廣無垠,深不見底。
人到中年,就像大海一樣,站在最低處,讓百川歸來。
演員古天樂,人如其名,古道熱腸。他捐建了上百所學校,但是一直沒有大聲宣揚自己。有一段時間,很多人質疑,他建立的希望國小,雜草叢生了,早已荒蕪。是不是當初的決定太草率了,有沒有沽名釣譽的嫌疑?
古天樂也沒有正面回應。倒是明白人急了,大聲說,這是因為農村人進城了,學生少了;這是自然規律。
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除了太陽,誰也黑不了古天樂。
包容了不同的聲音,接受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力量,并不會把人擊倒,而是會成就更強大的自己。
06
有人說:“沉默,是一個人最大的哭聲。”
人到中年,不說話,就是把内心的痛苦,使勁扛住。
真相,不是那麼簡單。沉默還是一個人内心最大的呐喊,最快樂的笑聲。
冬天,萬物蕭瑟,寂靜無聲,直到春天的一聲驚雷,萬物就醒來了。
人到中年,越活越安靜,就像冬天裡蟄伏起來的萬物一樣,等待生命裡的一縷春風。
魯迅說過:“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中年人的沉默,不是認慫,而是蓄勢待發,走向成熟。
在經曆過萬難之後,活出了通透的人生;褪去人生的光芒,在茫茫人海中,做一粒渺小的塵埃。
願你我,不再逢人便說,不再拆穿别人的僞裝,不再争論對錯,不再議論是非。
半生已過,唯有沉默最可貴。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