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獨攬俱樂部大權,英超“大管家”時代落幕了嗎?

獨攬俱樂部大權,英超“大管家”時代落幕了嗎?

記者寒冰報道曼聯的伍德沃德時代曆時将近9年落幕,以他為代表的英超“大管家”模式,“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大權獨攬,獨占俱樂部競技、轉會、商業領域核心權力,終究被證明不可持續。出身普華永道的伍德沃德以商業成就得到格雷澤爾家族信任,進而插手更衣室,與範加爾、莫裡尼奧、索爾斯克亞等教練都在引援和商業活動方面有過直接沖突,9年來争議不斷。

這次伍德沃德因歐超聯計劃失敗徹底出局,是否意味着英超的“大管家”時代也将逐漸式微?考慮到俄羅斯女強人仍在藍橋主政,紐卡斯爾又有背靠中東頂層人脈的阿曼達·斯塔維利掌舵,這個結論或許還為時尚早。

獨攬俱樂部大權,英超“大管家”時代落幕了嗎?

個人成敗,無關權力架構?

放眼英超,與伍德沃德權力相似的“大管家”還包括切爾西的瑪麗娜·格拉諾夫斯卡娅,以及促成沙特王室成功收購紐卡斯爾聯、并是以獲得股份進入董事會還全面掌舵俱樂部事務的阿曼達·斯塔維利。兩人都有通達的背景,前者20年前就是阿布拉莫維奇的私人秘書,8年前入主切爾西董事會;後者憑借與安德魯王子的緊密關系打開了中東的上流社會交際圈,先後參與阿布紮比、迪拜和沙特王室對英超豪門的收購,最終在紐卡斯爾得到夢寐以求的權力。

值得一提的是,格拉諾夫斯卡娅在切爾西的“統治”幾乎與伍德沃德在曼聯同期,但俄羅斯女強人明顯更強勢,也更成功。是她說服阿布與穆裡尼奧和解,狂人重返藍橋并重獲英超冠軍,之後又簽下孔蒂再奪英超獎杯。但當兩位名帥公開挑戰她的權威時,得到的都是不計代價的解雇信。之後的薩裡、蘭帕德,同樣感受到了戰鬥民族的冷酷無情。

格拉諾夫斯卡娅在商業領域的成就,不遜色于伍德沃德。而在轉會市場上,切爾西“女總管”雖然也有凱帕、莫拉塔、巴卡約科等失手,但在清理冗員方面卻有巨大成功。阿紮爾、疊戈·科斯塔、奧斯卡、馬蒂奇和拉米雷斯的轉出交易都非常成功,尤其是阿紮爾,皇馬至今還在忍受比利時巨星帶來的折磨,切爾西卻坐享上億歐元的利潤。她還一手打造了藍軍的青訓體系,并成為更衣室與阿布之間重要的調停人。

顯然,阿布對格拉諾夫斯卡娅的信任,短期内很難改變,也意味着至少在藍橋“大管家”模式仍會持續一段時間。紅魔藍軍兩位“大管家”幾乎同期的成敗,更多應該是在足球領域能力的差異,而不是俱樂部權力架構造成的問題。

獨攬俱樂部大權,英超“大管家”時代落幕了嗎?

阿曼達或是未來風向标

利物浦的愛德華茲,曼城的貝吉裡斯坦在權力上都不如伍德沃德和格拉諾夫斯卡娅,而熱刺的列維雖然同樣大權獨攬,但他在俱樂部是第二大股份持有人,是真正的老闆,與前4位“人臣”有着本質的不同。

雖然伍德沃德模式在曼聯宣告失敗,但格拉諾夫斯卡娅在切爾西的成功,讓沙特王室對充分放權給阿曼達·斯塔維利信心十足。而放眼歐洲,這樣的“大管家”模式成功與失敗案例都有,馬加特在狼堡大權獨攬先成後敗,克魯伊夫在阿賈克斯也以失敗告終。海拉菲在大巴黎更多隻是卡達王室的提線木偶,看似大權獨攬,實則并非不可替代。

“大主管”模式是否會在英超繼續創造成功案例,紐卡斯爾聯是重要的風向标。曆經4年漫長談判才促成沙特王室入主的阿曼達,當然不希望喜鵲軍團凄涼降級。簽下馬競邊後衛特裡皮爾隻是她顯示自己足球營運與管理能力的第一步,倘若紐卡斯爾能保級成功,今夏才是她讓整個英超震驚的時刻。在紐卡選帥上阿曼達已落了下風,未能打響頭炮,冬窗引援的成敗将直接關系到她是否能繼續得到沙特王室的絕對信任。

個人經曆上阿曼達與伍德沃德更接近,都是從商業和金融圈出道,也是以更考驗的是她對足球領域的眼光是否獨到。手段是否淩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