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發現原版吳三桂讨清檄文,揭露反叛真相,專家:我們錯怪了他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檢上吊自盡。在短短的兩三個月内,李自成政權憑借兵威和深得民心,迅速地接管了整個黃河流域和部分長江流域的大片疆土。然而清軍也早已經在山海關外虎視眈眈,這時候手握5萬關甯雄軍的吳三桂,他的投誠将極有可能決定一方的成敗。

日本發現原版吳三桂讨清檄文,揭露反叛真相,專家:我們錯怪了他

我們知道,最終吳三桂打開了關門,讓清軍不費吹灰之力便進入了中原。而剛剛建立大順的李自成也沒有充足的時間做出準備。最終在吳三桂和多爾衮的聯手之下,被打得節節敗退,退出了北京。

順治二年(1645年),李自成計劃乘舟東下,奪取東南作為抗清基地。但由于戰略上的失誤,最終被清軍分水陸兩路夾擊,李自成倉促出逃在湖北通城縣九宮山遭村民誤殺。清軍從此掃除了統一天下的最大障礙。

日本發現原版吳三桂讨清檄文,揭露反叛真相,專家:我們錯怪了他

清軍入主中原後,吳三桂又成為了清軍手中的一把利刃,順治四年(1647年),清王朝調吳三桂入關,剿殺西北地區的抗清義軍餘部。吳三桂為了表面自己的忠誠,對農民軍殘部進行殘酷的鎮壓,動辄屠城。

此時吳三桂已經被認定為明朝的“叛徒”無疑了,但在吳三桂鎮守雲南期間,又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誅殺雲南巡撫朱國治,提出“興明讨虜”起兵造反。不久後又在衡州稱帝。

日本發現原版吳三桂讨清檄文,揭露反叛真相,專家:我們錯怪了他

從此以後吳三桂就被認定為了“反複無常”的小人,吳三桂之是以又反清就是因為康熙下達了削藩的指令,損害了吳三桂的利益。但吳三桂的“讨清檄文”又給出了不同的理由。

我們知道,清朝是文字獄最嚴厲的一段時期。是以吳三桂在“反清”失敗後,他的讨清檄文基本上在民間是絕迹了。但是日本《華夷變态》一書卻記載了,吳三桂起兵初期,由日本商船帶回德川幕府的“讨清檄文”原版。

日本發現原版吳三桂讨清檄文,揭露反叛真相,專家:我們錯怪了他

在這封流傳到日本的“讨清檄文”中這樣寫道:“本鎮深叼明朝世爵……一時李逆倡亂……不得已歃血訂盟暫借夷兵十萬……割地以謝夷人,不意狡虜遂再逆天背盟,乘我内虛雄踞燕都……方知拒虎進狼之非,莫挽抱薪救火之悟,本鎮刺心嘔血、追悔無及,将欲反戈北逐,掃蕩腥氣。”

大概意思是說,吳三桂從來沒有承認自己投降過清軍,他原本隻是想借清兵讨伐大順軍,沒想到卻被清軍給算計了,最終請神容易送神難,他不得已假投了清王朝,但他心裡始終都是忠于明朝的。

日本發現原版吳三桂讨清檄文,揭露反叛真相,專家:我們錯怪了他

如果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吳三桂确實被誤會了。但且不論這份檄文的真假,以當時的勢态來說,吳三桂也隻有再打着“明朝”的旗号,诏明朝舊部反叛清朝。事實上也确實有用,在響應吳三桂的26名地方大員中,就有20人原是明朝将領。

日本發現原版吳三桂讨清檄文,揭露反叛真相,專家:我們錯怪了他

但吳三桂真的是忠于明朝的嗎?顯然還有很多疑點,為博取清朝信任當初吳三桂可沒少殺害朱氏後裔,或許一切都是吳三桂權衡利弊的選擇罷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