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農用白酒換一“破布”,挂竈台擋灰10年,17年後才知來曆

衆所周知,文物不但是曆史的見證,還是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作為一個擁有悠久曆史的文化大國,中國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文物已不知幾何,若是算上當初被英法聯軍、八國聯軍搶走的那些寶貝,恐怕還能再開10個大型博物館。然而,這還隻是明面上的,經由盜墓賊之手流出的寶貝,早已充斥在魚龍混雜的文物市場上了,若想找出它們,除了要有過人的眼光外,還要有一定的運氣。

老農用白酒換一“破布”,挂竈台擋灰10年,17年後才知來曆

1945年8月,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尚在日本的關東軍陷入了最後的瘋狂,他們不願接受失敗,意圖抗争到底。然而,随着150萬蘇聯紅軍的到來,關東軍的脾氣卻被打沒了,先是八萬三千人被擊斃,之後又有五十九萬四千人被俘,早已剩下老弱病殘的關東軍,已經失去了東山再起的力量。關東軍戰敗後,僞滿洲國自然也變得四分五裂,正所謂“樹倒猢狲散”,在那個各自逃難的關頭,珍藏在皇宮中的寶貝,也沒有逃過被洗劫的命運。

老農用白酒換一“破布”,挂竈台擋灰10年,17年後才知來曆

當時,僞滿皇宮混亂不已,無論是宮女還是警衛,都拼了命地打包字畫,雖然他們不懂,但也知道這些都是價值連城的寶貝。李老漢是僞滿皇宮的衛兵之一,在那個節骨眼上,他也加入了搶奪大軍,很快就搶到了一幅畫。不得不說,李老漢還是極有眼光的,這幅畫的材質乃是絹本,相比于一般的紙張,它要結實許多。另外,這幅畫的外面還有一個精美的包裝盒,就算畫不值錢,單憑這盒子,興許也能賣上高價。

老農用白酒換一“破布”,挂竈台擋灰10年,17年後才知來曆

然而,李老漢等攜寶潛逃之人卻被蘇軍攔下了,而他的這幅畫也被拿走了。無奈之下,李老漢隻好找到同為衛兵的姐夫,他會說一點俄語,也許能幫上忙。就這樣,二人湊錢搞到了一瓶伏特加,将其送給蘇軍守衛之後,古畫便被換了回來。幾年後,生活歸于平靜,李老漢也趁機出售古畫,看看有沒有識貨之人将其買走。遺憾的是,無論他怎麼吆喝,卻始終無人問津,唯一聊以慰藉的是,用來裝畫的盒子被人買走了,他當初買伏特加的錢回來了。

老農用白酒換一“破布”,挂竈台擋灰10年,17年後才知來曆

新中國後成立後,李老漢老實了許多,他從不敢對别人吐露半點關于古畫的消息,一來,他擔心洩露曾在僞滿洲國當差的經曆;二來,他覺得這幅畫根本不值錢,否則的話,也不會一直賣不出去。于是,他便把古畫挂在竈台上擋灰,既然賣不出去,還不如把它好好利用起來。1962年4月,有關部門開始征集當年從僞滿皇宮流出的寶貝,隻要主動上交,一改既往不咎。

老農用白酒換一“破布”,挂竈台擋灰10年,17年後才知來曆

一天,專家組來到了長春一紡織廠的居民大院,李老漢是廠子的鍋爐工,他的家就在院子裡。不一會,幾名專家走進了李老漢家中,好巧不巧的是,其中一名專家剛好注意到了李老漢挂在竈台上的破布,盡管它已經積滿灰塵,可是破布的一角卻露出了與衆不同的暗黃。就這樣,專家将破布取了下來,經過一番觀察,幾人終于發現這張破布的真面目——《文姬歸漢圖》。

老農用白酒換一“破布”,挂竈台擋灰10年,17年後才知來曆

《文姬歸漢圖》乃是金代名畫,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曆史了,而李老漢挂在竈台上的這幅,顯然是一幅失蹤已久的真迹。後來,李老漢把得到《文姬歸漢圖》的過程一五一十地講了出來,專家面面相觑,最後不由得感慨道:您老賺大了。确實,《文姬歸漢圖》乃是稀世珍寶,價值與普通字畫不可同日而語,若李老漢轉手一賣,必定會賺得盆滿缽滿。不過,李老漢卻放棄了這個想法,在專家的勸說下,他最終将其捐了出去,現在這幅《文姬歸漢圖》,正藏于吉林博物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