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的北美足球聯賽NASL是垃圾?為什麼說它并非是象冢

北美足球聯賽NASL(1968-1984)常常被描述成是一群離家出走的老年人組成的馬戲團,特别是英國媒體,他們總是對NASL嗤之以鼻。

從基納利亞的傳記來看,這位在威爾士長大的前意大利國家隊成員,他曾拿過意甲金靴并率領拉齊奧意甲奪冠還代表意大利參加了世界杯,他在29歲加盟NASL并在随後的8年打進193球成為NASL曆史射手王。

曆史上的北美足球聯賽NASL是垃圾?為什麼說它并非是象冢

他曾表示:“世界巨星們紛紛踏足美國,他們穿着花裡胡掃的球衣在人工草皮上踢球,他們其實是在自欺欺人,他們隻是在豐富自己的養老金而已。”

是的,當年NASL的比賽場地有不少用的是人工草皮,是以當我們翻開曆史照片時,會發現很多球員在比賽中穿的都是碎釘的足球鞋。不過NASL的球衣隻是在當時看起來“前衛”了一些,他們在今天看起來已經很保守了。他們甚至比歐洲的标準還要更高:NASL從來沒有在他們的球衣胸前貼過廣告。

曆史上的北美足球聯賽NASL是垃圾?為什麼說它并非是象冢

更重要的是,說那些球星都是過來養老的,并不嚴謹,隻要你留意NASL的曆史,你就會發現有不少年輕球員來到北美踢球并實作了自己的職業發展的。後來在皇馬大殺四方的墨西哥曆史最佳前鋒烏戈-桑切斯,他在21歲時加盟了加州的聖疊戈猛擊者隊,兩個賽季總共19次出場打進13球助攻9次。巴拉圭雙子星羅伯托-卡巴尼亞斯和胡裡奧-塞薩爾-羅梅羅加盟紐約宇宙時,年輕19和20歲,他們後來成為了南美最偉大的那些球星中的一員。

曆史上的北美足球聯賽NASL是垃圾?為什麼說它并非是象冢
曆史上的北美足球聯賽NASL是垃圾?為什麼說它并非是象冢

不僅是在美洲,當年英格蘭也有不少球星年紀輕輕就來到美國踢球。1978年時,特雷弗-弗朗西斯這位英格蘭曆史上第一位轉會身價達到百萬英鎊的球星,他在23歲時曾利用休賽期短暫效力底特律,而這一年英甲聯賽一線前鋒、脾氣火爆的邁克-弗拉納甘也來到北美賽場,這個賽季前者19場打進22球助攻10次,後者28場打進30球助攻8次,不知道他們是否會對這樣的普斯卡什般的個人資料感到尴尬。此外,後來的利物浦名宿比爾茲利(風格和地位類似現在的桑切斯)在20歲時也因為結婚後需要更多收入,來到NASL。

此外,利物浦在1981年花費25萬英鎊的天價從NASL的溫哥華白帽簽下了23歲的南非門将布魯斯-格羅貝拉爾,後來他成為了利物浦的傳奇。而英格蘭前鋒馬克-哈特利甚至在19歲就來到北美踢球。

曆史上的北美足球聯賽NASL是垃圾?為什麼說它并非是象冢

還有不少曆史級球星也曾來到這裡,34歲的貝利、33歲的蓋德-穆勒、32歲的克魯伊夫和羅德尼-馬什(上世紀70年代英格蘭最強前鋒之一)。克魯伊夫在NASL踢了三個賽季回到歐洲在阿吉克斯和費耶諾德繼續踢球時依舊是主力,貝肯鮑爾1977年加盟紐約宇宙時獲得了歐洲年度最佳球員,而在三年之後他回到德甲還幫助漢堡獲得了德甲冠軍和聯盟杯亞軍。

貝肯鮑爾曾在自傳中寫過:“我們在紐約宇宙有來自14個國家的球員,但我們并不是馬戲團,我們擁有強大的技術水準和競争力,我們曾經擊敗了漢堡、拉齊奧和馬競這樣的歐洲強隊。”

如果你運氣好的話,在球場碰巧抓到了喬治-貝斯特,你大機率會看到他在NASL的54個進球中的一個。畢竟當貝斯特還在歐洲時,就已經沉迷燈紅酒綠不想端正踢球了,而聖何塞地震隊應該很慶幸貝斯特為他們踢了100多場。

曆史上的北美足球聯賽NASL是垃圾?為什麼說它并非是象冢

克萊夫-托伊(Clive Toye)曾經在NASL當了很多年的高管,他曾經将貝利、貝肯鮑爾和基納利亞帶到紐約宇宙,現在他是每日快報的專欄作家,他表示:“英國媒體幾乎對世界其他 地方的足球視而不見,直到能力出衆的國外球員集體入侵英格蘭聯賽,他們才意識到這個世界并非他們想象的那樣。”他還補充道,“他們對已知世界其餘部分的了解都是非常抽象的,是以在他們眼中NASL是垃圾也就不奇怪了。”

“不要忘記,史蒂夫-亨特在為離開紐約宇宙之後依然為英格蘭隊效力,而當我在多倫多俱樂部工作時,我曾不得不多次放走莫勒為瑞典隊守門,放走尼科爾為北愛爾蘭隊踢國際米蘭,我們還拒絕了尤文圖斯75萬美元對南非球員喬莫索諾的轉會報價。這裡比賽的水準不僅高,而且精彩刺激,充滿了英國媒體根本無法熟知的擁有精湛技術和個人魅力的球員。”

1979年霍斯特-伯特爾(Horst Bertl)在幫助漢堡赢得德甲冠軍之後加入了NASL的休斯頓飓風隊,他曾經有一個理論:飓風隊進球後,AstroDome體育場的音樂響起,記分牌閃亮,歡呼聲雀躍,身着性感的啦啦隊上場表演。在這樣的娛樂環境中,他還遇到好的足球比賽。伯特爾說:“音樂和浮誇的啦啦隊表演,讓國外媒體更容易嘲笑這個聯賽,但他們并非代表了足球競技水準。”

曆史上的北美足球聯賽NASL是垃圾?為什麼說它并非是象冢

對于NASL的球迷而言,俯瞰穿着沙灘内衣的性感啦啦隊是那麼容易。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見證了足球曆史上的一次隆重的國際足球英雄聚集盛會。

(象冢:傳說,每一隻預感到生命即将結束的大象,都會在有限生命的最後幾天走到叢林的深處,沿着象道來到那傳說中的歸宿——象冢。象冢是埋葬一個種族的大象的地方。)

(編譯:仰卧撐/邱翼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