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曆史上山東出了很多偉人,姜子牙,房玄齡,管仲,晏嬰……很多非常有名的能臣幾乎都是出自山東,按道理來講這個地方不應該不出皇帝。而從風水的角度來講,有不少人都認為山東這個地方的氣運已經用盡,再者從山東獨特的地勢上可以看出是屬龍尾而非龍頭,地域易攻而難守,是以這個地方不利于聚氣養兵。

同樣我們發現在曆代的君王中很多都是處于地主階級,他們擁有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脈關系,這為他們以後能夠成為皇帝奠定了身尊貴身份的基礎,加上人們對于皇帝向來都有着極高的崇拜度,如果說皇帝出身貧民的話,身份一般很難讓人信服。
曆史上有那麼多皇帝,但真正貧民出身的皇帝屈指可數,而山東向來也不是政治文化中心,山東人為人性格豪爽直率,是以山東人很難成為皇帝。
另外我們知道山東最出名的人物孔子,他所發揚的儒家學術也是影響了很多人。當孔子剛開始宣傳自己的儒家學說的時候,很少君王能夠聽進去,因為當時處于春秋戰國百家争鳴時期,也是讓那些在地方有一定權力的人覺得自己可以稱霸一方,為什麼要去效忠别人,是以當時孔子并不受大家的待見。
等到了漢武帝時期,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采取了孔子的儒家學派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思想在漢武帝時期得到充分的宣揚,而備受推崇的孔子一時之間也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有了飛躍式的提升。整個朝代的人都學儒家思想,尤其是山東人,他們以孔子作為自家的驕傲,對于儒學的思想更是推崇至極。
這種思想一代傳一代,讓山東人心中想的更多的是保家衛國,報效朝廷。我們知道想成為皇帝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要對于現在的皇帝内心不滿,而這些對于山東人來講無疑是違背他們的極度認可的教育思想的。
但是不出皇帝并不代表山東不是一個卧虎藏龍的地方,試想一下如果人人都想做成為帝王,沒有人做臣子的話,那麼無論是朝廷還是一個單獨的家庭都是不會穩定,人們之是以能夠團結在一起,就是因為每個人對自己的定位不同,當不同身份的人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事情的時候,我們最終所達到的效果才能夠更趨近于完美。
縱觀曆史,我們知道擁有皇帝才能的人絕對不隻是真正成為皇帝的人數,有很多人他們也觊觎着皇權,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導緻謀反失敗,這些人不能說他們沒有皇帝的實力,隻能夠說他們時運不濟,沒有找到正确的時機和足夠的實力去和當時的執政者對抗。
而且,無論是哪一個皇帝在位,他的執政理念中一定會有愛惜人才這一條,因為我們發現隻有那些真正了解政治力量和政治思想的皇帝他們能夠認識到這些有能力的大臣會對自己鞏固地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那些妄自菲薄的皇帝縱使借助天運當上了一時的天之驕子,可我們發現他在位的時間是極短的,而他當權時的民生狀态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話雖這麼說,山東作為我國一個人口破億,人才濟濟的大省,從古至今卻未能誕生一位帝王,着實是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