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被忽略的真相…元朝為什麼隻97年就滅亡了?

一個被忽略的真相…元朝為什麼隻97年就滅亡了?

來源公衆号:好奇組長

元朝末年的天下大亂,在中國曆史上,可以說是空前動蕩的。從“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開始,元王朝就陷入了全國性的暴動之中。中原、華東、華南,皆發生大規模的反抗鬥争,大規模的起義摁下葫蘆起來瓢,鎮壓了這個,又來了那個,始終沒有消停的時候。締造中國曆史最大版圖的元王朝,立國僅僅過去了個多世紀,就陷入了水深火熱的災難中,終于在其統治中國的第97年滅亡,退出了中原大地。

元朝滅亡的原因,現代人的總結,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民族壓迫,四等人的劃分制度,激化了民族沖突,引發了大量的反抗。

二是天災橫行,從公元1344年開始,元王朝天災頻發,水災、旱災、瘟疫橫行。

三是皇帝昏庸,元朝的末帝元順帝,是中國曆史上出了名的糊塗蛋,他沉迷于享樂不理朝政,後又有後妃幹政,宦官專權。雖然元王朝一直在“漢法”問題上猶豫不決,不肯徹底實行“漢法”,但是漢家王朝的種種毛病,元王朝沒用幾年就學了個徹底。

但是在有關元王朝滅亡問題上,有個事實,卻一直被注意不多,那就是經濟破産。

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後,采取了開明的發展生産的措施,鼓勵農桑,不再随意把農田變成牧場。但是,出于戰争的考慮,元王朝一直執行高賦稅政策,稅收非常嚴苛,以至于負擔不起賦稅的中原百姓,又不得不去借高利貸交稅,如此壓迫日益沉重。

一個被忽略的真相…元朝為什麼隻97年就滅亡了?

元王朝建立後,圍繞着應該建立一個怎樣的經濟體系的問題,元朝内部的“漢法派”和“經濟派”争鬥十分激烈。前者主張輕徭薄賦,采取傳統封建王朝的賦稅方式,後者則主張增加稅收,而且細化稅收内容。阿合馬與真金太子的争鬥,主要也是集中在這個問題上。

在阿合馬死後,元朝的财政稅收時增時跌,但是主要的稅收思路沒有變,就是最大限度地擴大稅源,提高稅率。而且從稅源來說,南宋末年的戰亂,給中原和江南地區留下了大量無主的荒田,這些荒田大多數被蒙古王公以及漢族功臣占有。他們享有免稅的政策,如此一來,高額的稅收,隻能由自耕農和工商業者承擔大頭。

從阿合馬開始,元朝增加國民收入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向東南的手工業者,西北的各族畜牧業平民以及中原的大批農民來征收。土地兼并越烈,攤派到各族普通百姓頭上的稅收也越來越多。而同時元朝高利貸盛行,大批農民為了交稅不得不舉貸,結果又承受新的盤剝。如此一來,形成惡性循環,以至于農民的反抗,從公元1344年開始就反彈了。

一個被忽略的真相…元朝為什麼隻97年就滅亡了?

影視劇中的阿合馬

在元朝前期,元朝政府曾做了許多恢複經濟的工作。比如在中原興修水利,開墾荒地,招募流民。忽必烈在位時期,在中國北方開墾牧場,并将牧場和屯田合二為一,對北方墾荒實行獎勵政策。

元初的經濟曾一度發展很快,但是元朝的農業稅卻水漲船高。元朝的農業稅征收,取自兩稅法的内容,且實行歧視性的征收方式,南北賦稅不同。南方農業稅比較重,不同民族之間按照等級劃分,賦稅的輕重也各不相同。元朝的農業土地稅,有丁稅和地稅,丁稅即人丁稅,地稅即土地稅。

元朝農業稅的繳納,随着紙币的發行,開始采用紙币的方式繳納。但元朝紙币發行日益泛濫,貨币一直在貶值,如此一來水漲船高,農民負擔也就越來越重。

而另一個事實是,從元太祖忽必烈到元順帝的至正年間,這短短70年裡,元朝的鹽稅增加了20倍,茶稅增加了240倍,商業稅增加了10倍。而與此同時,元朝實行“包稅”政策,元朝人叫“撲買”,即由商人替佃農代繳稅賦,然後佃農再以高利息償還,其實就是變相的高利貸。忽必烈時期的阿合馬,就是做這種事的老手。

一個被忽略的真相…元朝為什麼隻97年就滅亡了?

在商業稅方面,元朝的商業稅一直被認為很低,表面看似乎如此,而事實上,元朝的商業稅低,隻是以不同的名義課稅而已。除了商稅外,元朝商業稅的另一内容是雜課,比如販茶業有茶課,酒業有酒課,金、銀、湖泊、玉、銅、鐵、水銀、木,皆征收額外的稅課,另外還有“額外課”32種,可以說是花樣繁多,巧立名目,實在苦了元朝公務員們起名字了。

稅收不斷嚴苛,那麼元朝政府的經濟收支又怎麼樣呢?看看元朝政府的經濟收支,可以說更加觸目驚心。

比如公元1292年,元王朝财政收入是統鈔2978305錠,支出卻是3638543錠,屬于嚴重的赤字财政。而後,更出現稅賦支付短缺的情況。比如公元1309年,應收歲入400萬錠,實際收到的卻隻有280萬錠。計劃内的錢收不上來,稅賦的增加幅度卻日益加大。比如公元1309年和公元1292年相比,元朝的各類雜課,增加了20倍,但是收上來的歲入,卻沒有相應增加。稅收的短缺,稅源的匮乏,是元王朝自始至終都面臨的問題。

與此同時,元王朝還不得不面臨巨大的花費。元朝支出最大的幾個項目,一是歲賜,二是創立衙門。元朝的王妃、公主、王公、後妃,皆享有國家的“歲賜”。而且随着成員的繁衍生息不斷增多,國家在這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同時元王朝的衙門也是“官冗于上,吏肆于下”。貴族也享有特權,蒙古人有72種,色目人有30種,單是這些支出,就足夠把元王朝的家底掏空。

事實上,從元王朝建立開始,就面對越來越嚴峻的經濟形勢,但元王朝自始至終,都采取了一種最簡單粗暴的辦法來增加收入——紙币。

一個被忽略的真相…元朝為什麼隻97年就滅亡了?

元朝的紙币,開始于忽必烈在位時候的公元1260年,以絲綢為本位,以銀兩為機關,起初尚且穩定,在元朝建立的早期,起到了穩定恢複經濟的作用。但是之後随着元朝财政危機的加劇,元朝幾乎把紙币當作了唯一的法寶。每次沒錢的時候,就大肆地發行紙币。結果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紙币日益貶值。

元朝經濟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元朝從建立開始,保留了許多野蠻落後的制度,比如佃農制度。元朝的佃農形同農奴。在元朝,地主有權随意處死佃戶,更可以整家整家地将佃戶買賣,佃戶的人身關系和家庭關系,都完全從屬于主人,這幾乎就是從封建制向奴隸制的大倒退。同時元朝的土地兼并也是中國曆史上最劇烈的。元朝的王宮貴族經常掠奪民田,且可以不用任何手續就宣布将民田征用。一個自耕農如果運氣不好,自己的地被哪個貴族看上,可能一夜之間就會一無所有。

與元朝經濟相關的,還有發達的海外貿易。在元朝的大部分時間裡,海外貿易的發達是元朝一個重要特點。但是元朝中期以後,大量日本倭寇竄犯東南沿海,沿海海路遭到阻遏。為抵制倭寇,元朝曾頒布了禁海令,但禁海的結果,就是市舶司的收入銳減,原本一度是政府歲入大頭的市舶司,逐漸陷入萎靡之中。

元朝經濟,其實從一開始就入不敷出,然後财政赤字越來越嚴重,元末農民大起義,與其說是農民暴動,不如說是國民經濟的徹底崩盤。

一個被忽略的真相…元朝為什麼隻97年就滅亡了?

元王朝統治的結束,是從公元1355年爆發的紅巾軍大起義開始的。起義的由頭,是治理黃河的河工們遭到了盤剝,怒火被迅速點燃。而事實上,這次由賈魯主持的治理黃河工程,是一個牽動元王朝國運的工程。元末的特點是連年水災,特别是在公元1344至公元1355這11年裡,黃河泛濫竟高達9次,更重要的是,國家連赈災的錢都捉襟見肘。比如淮河兩岸發大水,大量農民逃荒,元朝當時根本拿不出赈災糧來,隻能拿紙币充數,紙币隻是廢紙一張!元朝滅亡的命運,也就不可避免了。

作為一個遊牧民族過渡到封建社會的政權,元朝最大的失誤,就是沒有徹底完成從奴隸社會向封建化的轉型。在農業手工業方面,保留着落後的奴隸制度,在工商業方面,卻又太過超前,兩種沖突長久交織的結果,就是國家不可收拾的局面。

【轉載僅供思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問題,請背景留言,立即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