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孫宇
編輯丨康曉
出品丨深網·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從沒想到自己在公司還能有如此受歡迎的一天。”一位阿裡巴巴B系内部人士對《深網》表示,“MM(戴珊在阿裡内部的稱呼)上任後,已經有好多淘系的同僚來打聽過新老闆的喜好了。”
如果說阿裡巴巴内部如今存在價值鍊,那價值鍊底端無疑是資格最老的B系業務,上述内部人士曾如此描述自己的地位,“連部門的吉祥物都幾乎要被搶走了。”
地位轉變來自于一個月前阿裡巴巴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發出的内部信,當時阿裡巴巴作出了近年來最激烈的一次架構調整:
曾被外界以太子視之的蔣凡放手阿裡最重要的業務線天貓、淘寶,遠赴東南亞負責海外市場;創始團隊十八羅漢中唯一還在一線業務的戴珊負責新成立的中國數字商業闆塊。
以前戴珊這個名字并不被很多人了解,這是因為其十分低調,很少接受媒體采訪。但這位隐匿的高人可能要開始習慣走向閃光燈前,因為她接手了阿裡巴巴曆史上最龐大的商業體系,業務涵蓋大淘寶(包括淘寶、天貓、阿裡媽媽)、B2C零售事業群、淘菜菜、淘特和1688等,同時橫跨阿裡巴巴旗下最核心的B線和C線業務。
幾位對阿裡巴巴熟悉的相關人士對《深網》表示,在B系業務中成功帶出淘特和淘菜菜,應該是戴珊能夠最終接手這一闆塊的重要原因之一。
1月6日,正式擔任阿裡中國數字商業闆塊分管總裁的第六天,戴珊就做出了颠覆性動作,對大淘寶作出重要調整,将原來的淘寶事業群、天貓事業群,整合為3個中心:在使用者域,成立使用者營運及發展中心,由俞峰負責;在商家域,成立産業營運及發展中心,由楊光負責;在平台域,成立平台政策和營運中心,由王明強負責。以上三位高管均直接向戴珊彙報。
人員調整是阿裡巴巴甚至幾乎所有公司在高層調動之後的慣例,但如此激進到直接将分拆多年的淘寶和天貓重新合并仍然讓人大感意外。有相關人士對《深網》表示,這或許意味着阿裡巴巴至少在零售層面上将停止流量為王的政策,真正從B端角度即産業鍊上遊出發思考問題。
新的疑問很快出現,如果淘寶天貓打通,那些曾經因為天貓高門檻無法進入的小賣家們可以去天貓開店了嗎?将天貓和淘寶的賣家們放在統一的平台和統一的服務體系下進行競争,這公平嗎?
多年前,淘寶天貓共享同一入口,大賣家和小賣家之間沖突迅速激化,最終引發“十月圍城”事件。未來會天貓淘寶化?還是淘寶天貓化?諸多難題等待戴珊解決。
重鑄B系
“不能說蔣凡負責海外業務就是‘發配邊疆’,但戴珊接手的業務一定是阿裡巴巴的權力核心。”阿裡巴巴組織架構劇變後,一位内部員工如此對《深網》表示,“其實想想,不是她還能是誰呢?能夠接手這樣龐大業務體系的高管,要麼沒有威望,要麼沒有意願。”
對于沒有那麼熟悉阿裡巴巴曆史的人來說,首先的疑問或許是,戴珊是誰?而對于很多熟悉阿裡巴巴曆史,甚至阿裡巴巴内部人員來說,另一個疑問也很快湧上心頭,為什麼是戴珊?
很多相關人士在任命釋出後曾對《深網》表示了疑惑,在戴珊過往的工作經曆中,并沒有直接與淘寶業務相關的經驗。一位相關人士雖然對《深網》表示,“有的時候也有人開玩笑說,戴珊就是說學逗唱占個‘忠’字。”但該人士也承認,在現有的條件下,戴珊是最好的選擇。
“首先戴珊的執行力非常強,團隊整合能力也不錯,在更需要防守的當下,應該是阿裡最好的選擇。”一位阿裡巴巴B系前員工則對《深網》表示,和“MM”接觸不算太多,但她很“有能力”,也很“容易接觸”。
正如這個“忠”字評價,和諸多網際網路公司高管不同,戴珊的履曆表上隻有一家公司,那就是阿裡巴巴。
1999年冬天,戴珊的大學老師向她發出邀請,回杭州創辦公司。“每個月500元,沒有星期天和節假期,到底會不會成功也不知道。”這是老師開出的條件。看起來有點苛刻,但隻用了5分鐘,戴珊和蔣芳等幾位其他的同學就答應了這個邀請。
戴珊的大學老師名為馬雲,創立的公司叫阿裡巴巴。實際上戴珊正是馬雲教師生涯的最後一批學生:在輔導這批學生完成期末英語考試後,馬雲放下教鞭,開啟網際網路創業。
在阿裡巴巴,戴珊花名蘇荃,有一個網際網路上古時期的昵稱“美眉”,阿裡巴巴第11号員工,曾擔任阿裡巴巴和淘寶網人力資源資深副總裁,先後擔任過集團首席人才官和首席客戶服務官。
不過這段時間裡,戴珊在阿裡巴巴的存在感并不強。一直到2007年,戴珊開始接手阿裡巴巴最初的業務B2B,擔任B2B業務線總裁。這是阿裡巴巴成為電商巨頭的起點業務,B2B模式幫助阿裡巴巴挺過網際網路寒冬,并首次實作公司“賺1元錢”“每天賺100萬元”這些目标。
阿裡巴巴2007年赴港上市時B2B業務更是整個集團的現金牛,一位阿裡巴巴老員工曾對《深網》如此表述,“在阿裡巴巴,B2B不止是現金牛,而且像牛一樣甘于奉獻。”
資料顯示直到2010年時,B2B旗下的中國供應商、誠信通等業務還可以貢獻阿裡巴巴的六成營收。
但當戴珊接手時,B2B業務情況早就已經産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1年2月時,B2B業務爆發大規模造假事件,馬雲“揮淚斬馬谡”,衛哲引咎辭職。當時有阿裡巴巴集團中層曾表示,衛哲最大的失敗并不是對欺詐事件的處理不力,而是馬雲布局的1688.com 突圍無效,緻使B2B業務找不到下一個增長點。
B2B業務的根基上,早已誕生出C2C模式的淘寶、B2C模式的天貓以及支付公司支付寶、物流公司菜鳥、阿裡雲等新業務線。
在這些業務裡,B2B業務是最不性感的那個,也是最沒有想象空間的一個。曾有阿裡巴巴的相關人士直接表示,“濱江園區(B2B業務為主)就是阿裡巴巴的老少邊窮。”
和今天最新的故事有些類似,人員調整和部門整合成為戴珊最快打出的牌,中國内貿事業部聯席總經理汪海、中小企業國際貿易事業部聯席總經理張闊、鄉村事業部總經理王建勳等均是戴珊從各個部門調動而來;曾經B系的核心業務中供也與國際站、一達通等部門整合,可以為相關商家提供完整産業鍊條。
調整後兩年,B2B業務在營收和利潤方面均實作兩位數增長。張勇成為實際意義上的阿裡巴巴第一人之後,她和蔣凡成為了向其彙報的最重要的兩位高管。
随後,戴珊開始負責盒馬、村淘、智慧農業等業務的打通,先後孵化出淘特、淘菜菜。淘特在短短兩年裡獲得2.4億使用者;淘菜菜則整合了阿裡内部多條社群團購業務線,今年11月已突破1300萬件單。
盡管如此,對于戴珊來說,接手這一闆塊依然是個巨大挑戰。畢竟除了大淘寶,此次調整中戴珊還分管了阿裡各業務中營收增速最快的 B2C 零售事業群,掌管着整個阿裡營收占比三分之二的業務。
三分兩合
似乎一切都在重演,戴珊通過人員調動群組織整合重新盤活了曾經如同一盤死水的B系業務,現在的天貓和淘寶也面臨着喪失了曾經有過的銳氣。
十幾年前,有着阿裡巴巴初代太子之稱的陸兆禧從淘寶教父孫彤宇手中接過淘寶,馬雲曾詢問他關于淘寶商城的看法,當時還是支付寶總裁陸兆禧的答案是:“商城還是跟着淘寶走一段再說。”
很快,中國第一家電子商務上市公司出現:2010年10月26日,麥考林在納斯達克上市。這家1996年成立的B2C公司,2004年實作扭虧為盈,并保持50%以上年複合增長速度,成為其上市保證。
麥考林上市僅僅6天後,主打B2C業務的淘寶商城宣布域名獨立,此前淘寶商城已經先後經曆黃若、張勇兩任負責人。獨立時淘寶商城業務負責人為原百度COO、淘寶副總裁葉鵬,張勇則重新專注于淘寶CFO工作。
剛剛經曆了全球經濟危機影響的阿裡巴巴正處于困境之中,其核心B2B業務(當時主要是小商品外貿)增長停滞,主打C2C的淘寶網處于虧損之中。整個外界對阿裡巴巴充滿質疑,股價表現很差。
新推出的業務“淘寶商城”,入駐者主要面向大企業、大品牌。此時的中國零售行業卻并未适應這種新興模式,招商甚為艱難。
盡管馬雲親自主持該業務的上線儀式并組織團隊力推,但堅持固有管道的品牌商們卻對電商平台持非常謹慎的态度,在各地的招商大會或商品博覽會上,他們幾乎是一口回絕了淘寶商城的入駐邀請。回顧這種行為時,有後知後覺者形容其為“蒸汽時代初期人們擔心火車導緻母雞受驚不下蛋”。
隻有一些淘寶大賣家原意嘗試這種新模式,但這樣的現狀很難讓馬雲滿意。“挽救淘寶商城,不是因為我想做,而是我不能看着它死掉。我堅信B2C在未來是一個大趨勢。沒人管,那我就自己去管。”張勇回憶說。他接手的時候,淘寶商城團隊隻剩下20多個人。
幸運的是,一批傳統企業先後邁進新時代的起跑線。李甯2008年進駐淘寶商城,官方旗艦店很快成為其所有店面的銷售冠軍。2009年4月,優衣庫進駐淘寶商城,11月優衣庫官方旗艦店月銷售額突破1千萬元,這是已經在中國打拼7年的日本休閑品牌此前難以想象的數字。同時加入的還有聯想和傑克瓊斯等知名品牌。
多年後,贊同淘寶、淘寶商城分家的張勇,在阿裡巴巴二代統領争奪戰中笑到最後,戰勝了不贊同分家的陸兆禧,成為整個阿裡巴巴負責人。
依靠雙十一幫助淘寶商城(此時已更名為天貓)在整個阿裡巴巴集團站穩腳跟後,張勇調任集團COO,老阿裡人張建峰接管天貓。
僅僅半年後原天貓二把手王煜磊上位,負責天貓和聚劃算業務,張建峰轉而負責淘寶。但王煜磊也隻在天貓負責人的位置上待了一年,2015年3月6日,阿裡巴巴集團釋出公告免去王煜磊天貓總裁的職務,由淘寶網總裁張建鋒出任淘寶、天貓、聚劃算業務的總負責人,向阿裡集團COO張勇彙報。
這是阿裡集團第一次整合中國零售平台,由一人統一規劃管理淘寶,天貓和聚劃算。同時,這也是天貓自2008年正式上線以來第七次換帥。
張建峰負責9個月後,張勇推行的班委制取代總裁制,各類目負責人直接向張勇彙報。2017 年,蔣凡被任命為淘寶總裁的同時,靖捷新任天貓總裁。一年零三個月後,靖捷調任逍遙子助理,蔣凡一手托兩家,淘寶天貓重歸一人。
蔣凡、戴珊業務變動前,阿裡巴巴交出了當年最後一份财報:收入為2007億元人民币,刨除合并高鑫零售影響,該季收入增速隻有 16%,為 2014 年上市以來曆史最低;歸屬淨利潤為53.67億元,同比下滑超80%,調整後淨利潤同比減少4成。随後阿裡股價進一步下挫,當天即大跌11%,相較于2020年高點時已腰斬。
靴子終于落地,戴珊入主天貓淘寶,同時兩條分合多年的業務線終于徹底合并。
淘寶不再輸血天貓
如何區分淘寶和天貓?網友的一個回答頗為耐人尋味,“在淘寶的App上你可以找到天貓的商品,但在天貓的App上你找不到淘寶的商品。”
多年來,淘寶天貓分分合合,但背後一直暗戰不斷。阿裡内部,曆來存在淘寶派和天貓派兩大派系。淘寶派認為淘寶是阿裡根基,而天貓派認為自己是未來。兩大派系為了争搶集團内部資源“經常打架”,此前淘寶要無條件支援天貓,給天貓流量扶持,一直扮演着阿裡巴巴平台流量輸血者的角色。
赴美上市前,阿裡巴巴進行了一系列眼花缭亂的收購,完成了其在網際網路領域如同蛛網一樣的布局。但在資本市場看來,天貓依然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阿裡巴巴赴美上市後,曾對旗下淘寶、天貓、聚劃算進行統一規劃管理,整合為“阿裡巴巴中國零售平台”。同時,天貓進行了招商規則調整,從原來的申請制調整為定向邀請制,這意味着加入天貓平台将會更難。
這些變動的背後,都隐藏着阿裡巴巴的核心商業模式:流量販賣。
凡是做過淘寶營運的人都知道,首頁焦點圖的右邊是鑽石展位,俗稱叫直通車的關健詞搜尋,還有淘寶客這種網站聯盟的方式,按照成交額提既定的傭金等,這些都屬于廣告性質的收入。
除了廣告以外,阿裡巴巴的另一部分大塊收入來自天貓交易傭金。這兩塊業務構成了阿裡巴巴絕大部分的商業結構,即用豐富的商品資訊來聚集客流(所說的萬能淘寶),然後将這些流量以廣告的形式配置設定給旗下的所有店鋪。具體模式為向淘寶賣家收取線上營銷、店鋪裝修費用,向天貓商家收取交易傭金和線上營銷費用,向聚劃算賣家收取交易傭金及“坑位費”;向1688和alibaba的批發商收取會員費、線上營銷和增值服務費;向全球速賣通商家收取傭金。
這一商業模式在阿裡巴巴路演時公開的PPT上濃縮為一個英文單詞“traffic”(流量)。
在阿裡崛起的曆史上,淘寶平台上的中小賣家們功不可沒。這批賣家的流量當時主要來自自己宣傳,據淘寶早期賣家向《深網》表示,大部分淘寶店鋪最初的客戶都來自于店主自身宣傳,qq群、論壇等都是常見的營銷手段,此時淘寶自身能夠生産的流量極低,社會關注度也并不高。
但随着越來越多的小賣家進入淘寶體系,單個賣家能夠帶來的流量開始産生溢出,消費者從單一産品、單一店鋪的需求開始變為多個品牌多個店鋪的需求,在這方面阿裡巴巴發現了龐大的商機。
在這個商業模式下,淘寶負責以多而全、賣家自發去吸引活躍買家的注意,天貓上的大品牌商則負責用高價購買那些優質流量,而這就是這些流量的最終去向。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阿裡流量的生産者為淘寶的小賣家,消費者則是平台裡的大小賣家,阿裡則拿走了所有的利潤。
天貓在阿裡體系内愈發強勢,生産流量的淘寶卻日漸枯竭。早在2008年淘寶商城創立時,就曾面臨小賣家與大商家如何分享同一個平台和入口的沖突。2011年底,淘寶商城改名天貓前宣布招商新規:将保證金從原來統一的1萬元,提高到5萬、10萬、15萬三檔,技術服務費從6000元一年提高到3萬元和6萬元兩檔。
這直接将大部分中小賣家趕出天貓,并引發著名的“十月圍城”事件。有小賣家曾向《深網》表示:“在直通車等推廣形态剛剛出現前,推廣效果和效益比例非常棒,最高時投入和純利能夠達到2比8,即全部利潤的20%可以用來推廣,但随着大批賣家進入這個領域,推廣效果逐年變差。”
即便到了今天,淘寶商家的流量依然有相當部分來自于自身站外營運,很多淘寶賣家曾對《深網》表示,如果想要提高粘性,“必須要在私域粉絲和場外進行導流,淘寶平台經常和我們說要靠自己。”
此前幾次合并後,都是由淘寶總裁統籌管理,有評論認為說這是淘寶派已經占據上風,因為阿裡成功上市後,業績壓力減弱,戰略轉向“平衡阿裡生态,回防大學營淘寶”。
最新的架構調整更為徹底,淘寶天貓背景将全面融合,形成統一的平台機制。有相關人士對《深網》表示,這或許意味着阿裡巴巴至少在零售層面上将停止流量為王的政策,真正從B端角度即産業鍊上遊出發思考問題。
據《深網》了解,戴珊引領下的B系對短期收益并不看重:2020年時1688平台曾被集中報道,1688相關人員想借勢做營銷吸引流量,但被戴珊叫停,理由是,“1688本質上還是服務企業的平台,搞大流量,要短期收益,不是1688該做的事情。”
這或許能部分解決某些商家對《深網》提出的疑問,“這種合并,是誰跟着誰走?”答案或許是,至少不再跟着流量走。
張勇曾表示阿裡巴巴将成為一家消費網際網路和産業網際網路雙輪驅動的公司。從此次變動可以看出,未來大淘寶将更多負責消費網際網路,從B端走出來的淘特或許将更多負責産業網際網路。
新兵老将
2020年4月,蔣凡、張大奕桃色新聞出現,外界輿論認為對于蔣凡來說,最壞的結果是被勒令離職,直接離開阿裡巴巴;中間的結果則是調任阿裡大文娛等邊緣業務。阿裡巴巴最終将蔣凡事件定性為沒有利益輸送,這讓蔣凡得以繼續負責阿裡巴巴最核心的業務:天貓、淘寶、阿裡媽媽。但當時《深網》就曾判斷,未來随着天貓、淘寶業務和管理穩定,不排除蔣凡會被安排内部輪崗。
據2021年年初流出的阿裡巴巴内部郵件顯示,淘系業務進行過大範圍調整:湯興負責産品與技術;楊光負責天貓商家和行業的營運工作;劉博負責平台商業化,阿裡媽媽事業群、天貓商家營銷中心也向其彙報;天貓服飾風尚事業部下的奢品營運中心和魅力惠業務并入天貓進出口事業群,向劉鵬彙報;天貓品牌市場部向集團 CMO 董本洪彙報;淘寶商家與行業線繼續由張凱夫負責。
幾位過去直接向蔣凡彙報的淘系高管,轉向湯興彙報,其中包括淘寶直播及内容生态事業部負責人俞峰、商家平台事業部負責人齊俊生等,湯興繼續向蔣凡彙報。淘寶創新業務閑魚,在原閑魚事業部總經理陳鐳離職後,也彙報給湯興。
去年9月,淘寶直播業務負責人俞峰更換為程道放。俞峰調往淘系消費者營運事業部,負責店鋪和手機淘寶的互動産品,兩者均向湯興彙報。
據《深網》觀察,近兩年雙十一期間,蔣凡露面頻率已經有所降低,對外發言主要交給楊光和劉博。這或許意味着,天貓、淘寶已走上正軌,蔣凡離開正是最好時機。
天貓淘寶合并後,就有阿裡内部人士對《深網》表示,“合并同類項必然意味着某個部門的走人,誰會走呢?走去哪兒呢?”
最先開始調整的自然是高層,正如當年在B系動作類似,戴珊帶來了一些新人,她手下用慣了的老兵。
其中最重要的是原速賣通業務總裁王明強,他将負責的業務是平台政策和營運中心,内部信顯示,該中心将負責平台機制、規則的設計,采用多種智能化的手段加以實作,并建立全方位數字化的商家營運産品體系,提高商家對中、長期消費趨勢的洞察力和對消費回報的快速反應能力。
2018年3月,戴珊以B2B事業群總裁的身份直接負責全球速賣通業務,原全球速賣通總經理沈滌凡将調任阿裡健康CEO。幾個月後,曾在淘寶先後負責搜尋和營運業務的王明強調任速賣通擔任總經理,與戴珊開始搭檔。
内部信中,戴珊對王明強的定義是,從速賣通“回歸”。
三大平台的另兩位負責人則是蔣凡旗下的老兵:俞峰負責使用者營運及發展中心,公開信稱将從使用者産品層面,持續優化消費者體驗鍊路,為消費者帶來更簡單、順滑、好逛的體驗;楊光負責平台政策中心,公開信稱将更新平台機制,推動智能化技術的廣泛應用,并建立全方位數字化的商家營運産品體系,提高商家對中、長期消費趨勢的洞察力和對消費回報的快速反應能力。
新人來,舊人走。
據《深網》了解,蔣凡後期時代地位提升,已有多名業務線彙報的湯興以及負責淘寶商家與行業線的張凱夫将跟随蔣凡的腳步前往海外數字商業闆塊。《中國企業家》報道顯示,湯興将擔任海外數字商業闆塊CTO,同時兼任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基礎平台中心總經理;張凱夫将擔任全球速賣通全球跨境業務中心總經理。他們的調整也是在1月6日完成的。
目前阿裡巴巴方面尚未對此人員變動作出公開确認。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除三大平台外以及一向獨立的阿裡媽媽外,還有兩項業務直接向戴珊彙報,分别是由程道放負責的淘寶直播以及由千城(花名)負責的内容生态平台淘寶逛逛,這或許意味着在内容生産未來将在大淘寶扮演更重要角色。
核心業務線更獨立
2021年,對于中國電商行業巨無霸阿裡巴巴來說并非是一個容易的年份:3月,淘寶日活躍使用者和年活躍使用者先後被拼多多超越;4月,阿裡巴巴因實施“二選一”壟斷行為被重罰182.28億元;張勇寄予厚望的得力幹将李永和,因女員工“性侵事件”受牽連離職,公司形象受到重創的同時,線下業務繼續處于動蕩之中;雙十一交出了近年來幾乎最差答卷,外界最關注的話題竟然是頭部主播向歐萊雅開炮。
對于熟悉阿裡巴巴的人來說,調整組織架構是這家橫跨多個領域的行業領軍者在遇到挑戰時的常用手段。《晚點》曾報道稱阿裡在張勇和近 20 位事業群總裁之間,增加了 4 個分管大總裁,他們是戴珊、張建鋒、俞永福和蔣凡,分别負責中國數字商業、雲與科技、生活服務和海外數字商業四大闆塊,是阿裡最核心的四位業務高管。
但更值得關注的是在去年年底舉行的2021年投資者日活動上,阿裡巴巴集團首席财務官武衛介紹,包括“中國商業”、“跨境及全球商業”、“本地生活服務”、“菜鳥”闆塊業務在内,阿裡集團下的部分業務也可能獲得自己的外部融資機會。
這或許意味着這些重點業務将會更加獨立,比如張勇最為看重的本地生活。
此前成為阿裡巴巴實際和名義上的一把手後,張勇很快以全員信形式宣布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變革,“商業作業系統”成為調整重點。
據《深網》了解,阿裡巴巴戰投部随後也進行了一系列的組織更新,所有散落在各個業務主體的投資部(螞蟻金服戰投部除外)全部劃歸到集團投資部統一管理,包括餓了麼、菜鳥、阿裡健康、阿裡影業等業務線投資部。
長期觀察阿裡巴巴的資深人士對《深網》表示,這次調整背後意義是張勇從執行者變成真正領袖,“馬雲通過中供鐵軍建立了一個線上商業帝國,但在這次調整過後,張勇或許會通過一個線下商業帝國在阿裡擁有屬于自己的中供鐵軍。”
線下業務布局中,張勇很早就已乾坤獨攬:2017年阿裡巴巴224億港元入股高鑫零售,大潤發董事長黃鳴端甚至都沒有見過馬雲;95億美元收購餓了麼,張勇和馬雲也僅僅通過一次電話就敲定了最後的收購事宜。有來自阿裡巴巴内部的消息顯示,張勇每周至少配置設定一天時間給阿裡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内部人士也曾對《深網》表示,在内部很多被認為是張勇派系的高管、實力派中層都被派去支援本地生活業務。
但和阿裡巴巴線上業務流量最終流向以天貓為核心的中國零售平台不同,阿裡巴巴線下業務體系始終是一個打更新檔的建設方式,随着業務不斷推進,多個線下業務都曾号稱投入不設上限,但各個闆塊之間卻缺乏有效關聯。
已經有25萬員工的阿裡巴巴有一個複雜的管理體系,跨事業部的業務融合在這樣的巨型企業中更是首要難題。
一位了解阿裡巴巴曆史的内部人士對《深網》表示,“阿裡巴巴早期,各個部門之間更講情義。是以很多事業部之間可以頻繁進行人員調動或者支援,資源
但近年來,随着企業更加正規,以及更嚴格的監管,現在各個部門之間分得很清。
據《深網》擷取的消息顯示,未來阿裡巴巴各業務線尤其是計劃獨立上市的公司間将設定更多防火牆,一位内部人士如此表示,“未來螞蟻、阿裡雲、菜鳥等比較重要的子公司将不會再和阿裡巴巴集團有頻繁的人員流動,也将具有更強的獨立性。”
此次天貓淘寶事業群全線打通或許隻是個開始,未來重要的業務線或許将擁有更強的獨立權限。
騰訊新聞出品内容,未經授權,不得複制和轉載,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