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古裝劇幾乎不拍,司馬炎統一三國之後的事?專家:那是場噩夢

1994年,一部《三國演義》電視劇把東漢末年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再一次帶到了人們面前。“大江東去,浪花淘盡英雄。”亂世之中,魏蜀吳三國一路打拼終于崛起。在諸葛亮、關羽、趙雲這樣傑出的人物努力下,那段曆史給了我們太多感人肺腑脍炙人口的故事。

為何古裝劇幾乎不拍,司馬炎統一三國之後的事?專家:那是場噩夢

可是,不論我們查閱多少與三國時期有關的作品,會發現在天下一統之後的故事就很少有人提起了。無論是戲劇還是文學,古裝影視劇都很少拍司馬炎之後的故事。這段被稱為西晉的統一曆史究竟為什麼不被人們喜歡?對此專家表示,這是一場噩夢。

三國後期,蜀國率先式微,而曹魏陣營已經做大做強,孫吳隻能在江南一帶勉強存活。但随着曹皇室日益衰弱,司馬家族的野心也一點點暴露了出來。249年,趁着7歲的幼帝曹芳外出祭祖,輔政的司馬懿直接發動了“高平陵之變”,一舉奪取了大權。

為何古裝劇幾乎不拍,司馬炎統一三國之後的事?專家:那是場噩夢

在這之後,曹魏勢力基本已經被架空。257年司馬昭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清剿,再無任何抵抗機會。當263年滅掉蜀國之後,266年司馬炎直接建立了西晉,皇帝易位。279年吳國也沒能抵擋住晉軍的鐵蹄,最終天下還是歸到了司馬氏的手裡。

也正是到此為止,《三國演義》的故事已經講完了,被無數人忽略的晉朝拉開了帷幕。其實在司馬炎統治初期,天下還是頗為太平的。據《晉書》記載,280年的“太康之治”一度讓各個方面都得到了恢複。但是他和造下“貞觀之治”的李世民不同的地方在于,晉武帝沒能将這樣賢明的作風貫徹到底。

為何古裝劇幾乎不拍,司馬炎統一三國之後的事?專家:那是場噩夢

沒過多久,司馬炎就因為試圖治理無果轉而開始了奢靡之風。這種從皇室内部開始的腐朽是根本無法阻擋的,很快整個朝堂一片荒唐。加之這個時候,他還實行分封同姓王的制度,掌權者拉幫結夥,統治者驕奢淫逸,而最終隻會讓王朝在百姓的痛苦裡一點點的被腐朽。

果不其然,290年,八王之亂爆發。一次同宗諸侯為了皇權的争鬥展開,不僅僅将難得穩定的國情破壞得一幹二淨,更是讓天下生靈塗炭。毫不客氣的說,這場動亂直接摧毀了西晉的根基,龐大的外表之下根本沒有足夠的力量支援。

為何古裝劇幾乎不拍,司馬炎統一三國之後的事?專家:那是場噩夢

這種情況,就給了那些自漢朝起就盤踞着的北方各族看到了機會。由于多年的融合,這些外族早已深入内地進行生活,是以他們對于西晉的衰弱也看得格外明顯。就這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04年“五胡之亂”,匈奴、羌族、鮮卑等國都帶着他們的軍隊前來讨伐,而西晉也就在這戰火之中被瓜分了,史稱“五胡十六國”。

如此背景之下,比起悲劇落幕的司馬家族,更為凄慘的莫過于那些無辜的百姓。胡人所到之處,必然讓鮮血染紅了大地。戰争本就伴随巨大的犧牲,加上世代積累的仇恨,無辜的平民就是他們最大的洩憤工具。

為何古裝劇幾乎不拍,司馬炎統一三國之後的事?專家:那是場噩夢

在戰鬥結束的時候,漢人僅僅隻剩下了不到400萬的地步,這種堪稱滅頂之災的遭遇,正如專家們所說,簡直是一場噩夢。換句話說,在司馬家族之後的中原,就是一個直接邁向衰落的過程。如此一場悲劇,如何還能忍心再将其搬上熒幕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