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史鮮有提及的一次巧勝:一個班零傷亡,竟殲滅二百多日軍!

1943年夏天,日軍進犯湖北長陽縣龍舟坪。為了抗擊日寇,駐紮在該縣磨市鎮的國軍第九十四軍五十五師奉命向龍舟坪西面的都鎮灣轉移。

臨行之際,師長吳光朝令一六五團派出一個加強班在龍舟坪清江南岸的歎氣溝設防,以掩護部隊轉移。

果不其然,日軍占領龍舟坪後,便派遣一支部隊,從江家河過河,安圖打亂國軍的調兵計劃。他們萬沒想到,江家河易過,歎氣溝難上。

抗戰史鮮有提及的一次巧勝:一個班零傷亡,竟殲滅二百多日軍!

歎氣溝在龍舟坪對面,上靠果酒岩,下接将軍嶺,中夾小溪一道,直通清江。溪畔僅一條曲上高山的石徑,石徑一邊是刀砍斧削的石壁,另一邊是亂石如刀的深溝。

5月25日,日軍出動一個中隊的兵力,用搶來的幾隻木船和逼來的艄公強行過河。過河時,他們架好機槍,初伏船中,準備應戰。

船至江中,他們生怕國軍“半渡而擊之”,緊張得連大氣也不敢出。可一直等到船靠岸了,對河竟無一點聲息。一個佩軍刀的軍官嘟囔一聲,日軍立即下船,迅速散開,沖上河坎。

抗戰史鮮有提及的一次巧勝:一個班零傷亡,竟殲滅二百多日軍!

這時岸上一片寂靜,日軍便直進歎氣溝。進歎氣溝後,日軍見此處路窄山陡,不禁膽戰心驚。

然而經過幾道險處後,還是不見國軍,日軍才放下心來,以為國軍畏懼“皇軍”,已望風逃潰了。一些狂妄的日軍,幾乎像曹操走華容未遇關羽時一樣,發出一種蔑視的譏笑聲。

正在這時,“哒、哒、哒……”的機槍聲響了,一陣彈雨劈頭蓋腦地潑下來。頓時一批日軍和戰馬,來不及“歎氣”就倒地絕氣了。

抗戰史鮮有提及的一次巧勝:一個班零傷亡,竟殲滅二百多日軍!

在這裡伏擊日軍的是國軍一六五團的一個加強班。他們隻有1挺輕機槍,14支步槍,每人4顆手榴彈。

他們根據這裡易守難攻的險要地形,選好火力點,将自己己隐蔽在石洞裡、叢林間。等日軍進入“峽谷”後,便居高臨下,一齊開火。

日軍眼見同伴的屍體一批批倒下去,卻不知子彈從何而來,更不見對手的人迹馬影,真是心膽俱裂。前面是崎岖難攀的山路,頭頂則是槍彈結成的火網,日軍的嚣張氣焰頓時一掃而光。

抗戰史鮮有提及的一次巧勝:一個班零傷亡,竟殲滅二百多日軍!

日軍指揮官慌忙下令撤退,他們後軍變作“先鋒”,紛紛向後潰退。好在他們溜得快,總算在槍林彈雨中,逃出了少數人馬。

國軍隻用了一個加強班在歎氣溝巧妙設伏,由于戰機把握得好,竟讓日軍大隊人馬铩羽而歸,真應了那句老話“兵在精而不在多”。

将士們一個個滿懷勝利的喜悅,趕到預定的會師地點厚浪沱,向司令部報告戰況:“這一仗,打死日軍200多人,擊斃戰馬100多匹,還繳獲了幾十擔槍支彈藥”。

抗戰史鮮有提及的一次巧勝:一個班零傷亡,竟殲滅二百多日軍!

當團長問及弟兄們的傷亡情況時,那位班長诙諧地說:“報告團長,我們連草鞋也沒丢一隻!”

師長吳光朝當即表揚了他們,五十五師官兵無不拍手稱快。

由于戰鬥規模較小,歎氣溝伏擊戰在抗戰史上鮮有被人提及,然而這卻是國軍在與日軍對壘時打出的一次巧勝,殲敵200餘人,己方傷亡卻為零,實在大快人心。更重要的是,此戰給予進犯長陽的日軍以沉重一擊,大大鼓舞了中國軍日抗日的信心,意義非同尋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