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韓軍慘敗給志願軍,傷亡率92%,為何隻能如實寫進韓軍戰史?

上世紀七十年代,南韓出版了一本《南韓戰争史》,作為韓陸軍軍官學校的教材。

這是一本主觀立場非常強烈的書,在撰寫南韓與其他國家交戰的戰例,總是極力誇大對方的損失和本方的戰果。

然而在該書中有一個章節看起來頗為反常,那就是對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志願軍第二十軍徹底擊潰韓軍第三軍團兩個主力師這一戰,最終導緻整個軍團被解散。

該書對這場傷亡率高達92%的慘敗沒有加以遮掩,而是如實在寫進這本戰史中。

這個戰例肇始于1951年5月16日,這一天志願軍第二十軍在軍長張翼翔率領下,一舉突破昭陽江,旋即猛插五馬峙,進而将韓軍第七師與其第三、第九兩個師之間的聯系成功割斷。

韓軍慘敗給志願軍,傷亡率92%,為何隻能如實寫進韓軍戰史?

張翼翔戰旗一揮,又在人民軍第五軍團的協同下,準備将韓三師、韓九師圍起來“包餃子”。

韓軍其第三軍團長劉載興見手下兩個主力師被圍,對這一局勢大為震恐,決定迅速南撤。

然而不可一世的美軍淩駕于韓軍之上,駁回了韓軍總部提出的三軍團南撤建議,要求他們無論出現任何情況,絕對不許南撤。

短短一天後,志願軍相繼攻克加裡峰、五馬峙,意味着韓軍的主抵抗線完全被突破。

韓三師、韓九師師長見形勢危急,不再請示美方就先後下達了讓部隊向南撤逃的指令。

韓軍慘敗給志願軍,傷亡率92%,為何隻能如實寫進韓軍戰史?

劉載興大驚,他完全沒想到事态會如此一發不可收拾。尤其讓他難以置信的是,志願軍竟在地形不熟的情況下,隻用了夜間三四個小時就一舉攻克了五馬峙這個戰略要地!

然而直到此時,劉載興仍抱有幻想,認為韓三師、韓九師的編制尚在,有兩個炮兵營的支援應當可以突圍。

為此,劉載興親自坐飛機去見了這兩個師長,商定了突圍路線,回到軍團部後又派飛機向他們空投了一批補給品和炮彈。

韓三師、韓九師當晚就按計劃開始突圍了,然而結果之糟糕卻讓遠遠超出他們的想象。

本來安排最先突圍的是韓九師三十團,沒想到二十九團三營卻貿然搶先行動,引來了志願軍的猛烈炮擊,打亂了他們的整個計劃。

韓軍慘敗給志願軍,傷亡率92%,為何隻能如實寫進韓軍戰史?

在密集的炮火下,韓軍各團各營完全被打亂打散了,各自奪路而逃,場面極為混亂。

韓九師三十團并不知道這些情況,仍在傻傻地等待師部發出攻擊指令。但直到原定時間過了很久,他們仍沒有接到任何訓示,隻能僵守原地。

韓三九師見局面如此混亂,意識到已經無法再按原方案突圍,就接受美軍顧問的建議,帶着殘部撤至芳台山一線。

沒想到他們跑到芳台山一看,才發現那裡的地形根本不适合駐紮,反而很容易被志願軍困死。

這支殘部軍心大亂,完全陷入了無指揮、無秩序的糟糕狀态,韓軍軍官們大都扯掉身上的軍銜等标志,士兵都是三三兩兩各自行動,成了一盤散沙。

5月18日黃昏,韓軍潰退至三巨裡、廣院裡附近,仍然無所适從。

韓軍慘敗給志願軍,傷亡率92%,為何隻能如實寫進韓軍戰史?

到了19日,這些潰軍更加混亂不堪,根本沒有軍官站出來指揮,也沒有士兵願意聽從指揮,都像沒頭蒼蠅一般團團轉。

此時他們糧食早已耗盡,士兵們非常饑餓卻根本沒有東西可吃,有很多人餓死在山上。有一些人實在無法忍受,就在山上挖野菜、摘野果吃。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們挖野菜也不在行,竟有部分人誤食有毒的野菜而死。這種小機率事件發生後,讓潰軍陷入更加絕望的情緒之中。

在開戰之前,韓三師、韓九師作為韓軍第三軍團的兩個主力師,原本擁有23000餘人的兵力。那麼,這兩個師在這場潰敗之後還剩下了多少人呢?

這些數字在韓軍自己編撰的《南韓戰争史》中是有明确記載的,可以說是毫不隐諱:

韓軍慘敗給志願軍,傷亡率92%,為何隻能如實寫進韓軍戰史?

韓三師隻剩下727人,包括:師部149人、十八團40人、二十二團94人、二十三團69人、十一炮兵營15人;

韓九師隻剩下1323人,包括:師部236人、二十八團181人、二十九團426人、三十團500人、三十炮兵營80人。

這兩個主力師到此時隻剩下區區2050人,換言之,他們的傷亡率達到了驚人的92%!

其實韓軍自己也不再糾結于精确的數字了,是以韓三師、韓九師已經徹底被打垮了,他們後續做出的安排也隻能絕望來形容。

原本被視為韓軍“希望之星”的韓三師師長金鐘五由于這次潰敗被解除職務。

韓九師雖然保留了建制,卻被配屬給了美軍第三師成了最不受待見的附庸軍。

韓軍慘敗給志願軍,傷亡率92%,為何隻能如實寫進韓軍戰史?

第三軍團原本是美軍重點“培養”的一個軍團,不但由美軍精心教育訓練,而且全部配置了美式裝備,沒想到真正上了戰場卻如此不堪一擊。

韓軍這樣的慘敗讓美軍無法接受,他們幹脆宣布解散韓軍第三軍團,撤銷了其番号。

《南韓戰争史》作為南韓人自己撰寫的戰史,在述及朝(鮮)戰争時有一個基調,那就是盡可能彰顯韓軍戰績、誇大中朝軍隊的損失,但對于韓三師、韓九師徹底被志願軍打垮、傷亡率高達92%這件事,卻仍然毫不隐諱寫進其戰史,這件事看似令人費解,實際上也是無可奈何、迫不得已而為之。

為啥這麼說呢?因為韓三師、韓九師敗得實在是太慘了,連累整個軍團都被解散了,還怎麼糊弄别人呢?他們也想通了,索性不再搞什麼“春秋筆法”,老老實實寫在戰史中算了,否則第三軍團被解散這件事怎麼解釋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