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日骁将詹才芳:他是長征路上的軍政委,卻因何僅授中将軍銜呢?

紅四方面軍第九軍,這是我軍在紅軍時期的一支功勳部隊!這支隊伍起源于鄂豫皖地區,興起于川北地區,曾經是徐向前最喜愛的部隊之一。可惜的是,這支部隊不幸隕落于河西走廊。不過可喜的是,該部出了大批開國功臣,例如:王樹聲、許世友、李聚奎、陶勇、賀健……但是,紅九軍首任政委詹才芳,他為何僅獲中将軍銜呢?

抗日骁将詹才芳:他是長征路上的軍政委,卻因何僅授中将軍銜呢?

詹才芳,湖北紅安人,他出生于1907年。因出身貧苦,加上父母早逝,是以他很早就淪為了一個放牛娃。1924年,為了貼補家用,他來到了武漢務工。在這裡,他開始接觸到一些新思想,并且主動加入了共青團。1927年,因表現突出,他光榮入黨。這一年,他年僅20歲。同年,他帶領鄂東老家的一些農民參加了著名的黃麻暴動。

因作戰勇敢,屢立戰功,是以他迅速升任為鄂豫皖紅軍的一名團政委。在徐向前、曾中生、陳昌浩等首長的指揮下,他率部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第一至第四次反“圍剿”戰役。1932年,紅四方面軍的主力部隊被迫西征,随後來到了四川北部地區。詹才芳也參加了這一征程,紅四方面軍來到川北以後,他迅速升任為紅十二師政委。

抗日骁将詹才芳:他是長征路上的軍政委,卻因何僅授中将軍銜呢?

紅軍入川以後,詹才芳率部參加了反“三路圍攻”、儀(隴)南(部)、營(山)渠(山)、宣(漢)達(縣)等戰役。在這些戰役中,我軍一共殲敵不下四萬人。随即,當地很快掀起了一股踴躍參加紅軍的洶湧潮流。接着,我軍由四個主力師擴編為四個軍。其中,紅十二師擴編為紅九軍,由何畏擔任軍長,詹才芳擔任軍政委。

這一年,詹才芳年僅26歲,可謂是年輕有為,而且前途無量!他作戰勇敢,對黨忠誠,一向都是不折不扣地去執行上級的指令。是以,張國焘、徐向前、陳昌浩等首長都特别喜歡和信任他。同年年底,他和何畏率領紅九軍參加了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戰役。未來的開國上将許世友,此時擔任紅九軍副軍長兼紅二十五師師長。

抗日骁将詹才芳:他是長征路上的軍政委,卻因何僅授中将軍銜呢?

在這場戰役中,紅九軍表現頑強,打出了王牌軍的氣魄!何畏和詹才芳率領軍部和兩個師布防在萬源至宣漢、達縣的東線地區,對付敵軍的第五、第六兩路人馬,另外一個師布防在川北的西線,聯合兄弟部隊對付敵軍的另外四路人馬。據統計,敵軍一共投入了二十多萬人。至于我軍,一共隻有幾萬人,其中紅九軍隻有一萬多人。

抗日骁将詹才芳:他是長征路上的軍政委,卻因何僅授中将軍銜呢?

這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大戰很快就打響了!在西線,紅九軍第二十七師在兄弟部隊一個團的配合下,于五裡墩一戰中擊潰了敵軍的四個團,并且殲敵六百多人。在東線,紅九軍第二十五師在師長許世友的指揮下,經過四天激戰,終于擊敗了敵軍的王陵基師。據統計,這個師和兄弟部隊一起,一共殲滅了兩千多名敵軍。

抗日骁将詹才芳:他是長征路上的軍政委,卻因何僅授中将軍銜呢?

1934年初,紅四軍、紅九軍、紅三十軍各一個師,聯合起來向敵軍郝耀庭部發起了反擊。經過激戰,我軍殲敵兩個團,随後又擊潰了王陵基師,并且殲其第七旅大部。就這樣,經過浴血奮戰,我軍全線擊退了各路敵軍,接着在馬渡關、紅靈台、毛壩場一線與敵對峙。敵軍總指揮劉湘惱羞成怒,他接着發起了第二和第三期總攻。

不過,在紅九軍等部的頑強抗擊下,劉湘的這三期總攻全部失敗了。而且,敵軍一共損失了三萬多人。劉湘并不甘心失敗,他随即動用了一百四十多個團發起了第四期總攻。其中,敵軍投入了數萬人重點進攻萬源山區,主要針對紅九軍第二十五師等部隊。經過近二十天的激戰,紅九軍等部一共殲敵上萬人,敵軍始終毫無進展。

抗日骁将詹才芳:他是長征路上的軍政委,卻因何僅授中将軍銜呢?

戰到1934年8月初,敵軍已是強弩之末。随後,我軍從東西兩個方向發動了全面反攻。在東線的反攻中,我軍殲敵近萬人,随後無力繼續前進。在西線的反攻中,紅三十一軍殺到了廣元城郊,紅九軍殺到了儀隴城郊,紅三十軍殺進了蒼溪縣城……就這樣,曆時近一年的這場戰役終于結束了。據統計,我軍一共殲滅了八萬多名敵軍。

在這場戰役中,紅九軍能攻善守,表現突出,先後殲滅了不下一萬名敵軍。對此,何畏、詹才芳、許世友、陳海松等指戰員都居功至偉!可以說,在這場戰役中,要數紅九軍和紅三十軍的表現最為耀眼。尤其是紅九軍有兩個團,分别獲得了 “攻如猛虎”和“守如泰山”的獎旗。副軍長許世友因表現優秀,不久升任為紅四軍軍長。

抗日骁将詹才芳:他是長征路上的軍政委,卻因何僅授中将軍銜呢?

1935年,詹才芳參加了著名的長征。長征期間,他改任為紅三十一軍政委。中途,他奉命來到了紅軍大學學習。是以,他未被編入著名的西路軍。至于紅九軍的大部分指戰員,他們都奉命渡河來到了河西走廊作戰。最終,在數萬名馬家軍匪徒的瘋狂圍攻下,這支英雄部隊幾乎全軍覆沒,隻有極少數指戰員脫險回到了延安。

長征結束以後,詹才芳來到了抗日紅軍大學學習。1937年3月,這所學校批判張國焘的分裂主義,誤傷了一批出身于紅四方面軍的學員。他們中的一些人受到了批鬥和處分,甚至有人氣得住進了醫院。在這個背景下,以許世友、詹才芳、洪學智、吳世安等人為代表的一批學員,他們決定悄悄離開延安,回四川大巴山區去打遊擊。

抗日骁将詹才芳:他是長征路上的軍政委,卻因何僅授中将軍銜呢?

不過,其中的王建安突然反悔了。接着,他向校方報告了這一事件。校長林彪聞訊以後,他很快派人包圍了這群學員。最後,共有三十多人都被抓了起來,其中包括許世友和詹才芳。他們都被關了一段時間,直到抗戰全面爆發以後才重獲自由。此後,詹才芳一直在抗大總校和第二分校工作,曾經擔任過第二分校第一大隊大隊長。

1940年,詹才芳娶了一個名叫楊靜的女兵。根據楊靜的回憶,直到結婚當天,這位詹大隊長還在穿着一身更新檔摞更新檔的舊軍裝。她看在眼裡,急在心底。于是,她去找了負責後勤工作的吳先恩。吳先恩心疼詹才芳這位老兄弟,于是他破例給這對夫妻都發了一套新軍裝。然而,詹才芳在婚禮上鬧了一些不愉快,于是調離了第二分校。

抗日骁将詹才芳:他是長征路上的軍政委,卻因何僅授中将軍銜呢?

同年,詹才芳來到了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改任為第三軍分區副司令員。三分區司令員黃永勝智勇雙全,但是有些恃才傲物。是以,他在一開始有些看不起這位詹副司令員。但是,詹才芳重返戰場以後,很快率部打了一些勝仗,而且還保質保量地完成了黃永勝交代的一些工作。是以,黃永勝從此對他刮目相看,兩人還成為了好友。

1941年夏秋季節,三分區機關駐地突然遭到了日軍的重兵圍攻。黃永勝帶着一個紅軍連單獨行動,主要負責牽制日軍的主力。詹才芳帶着一個紅軍連,主要負責掩護三分區機關。經過血戰,我軍終于沖出了包圍圈。但是,不幸的是,一股鬼子突然沖了過來。就在這個時候,楊成武的一分區警衛連殺了過來,拼死救出了三分區機關。

抗日骁将詹才芳:他是長征路上的軍政委,卻因何僅授中将軍銜呢?

抗戰後期,詹才芳奉命離開三分區,來到了冀東地區工作。臨别之時,黃永勝非常不舍。不過,兩人卻在幾年以後再次聚到了一起。來到冀東以後,詹才芳先後擔任過八路軍冀熱遼軍區副司令員、冀東軍區司令員。解放戰争全面爆發以後,他麾下的冀東野戰部隊被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九縱隊,由他任司令員,李中權任副政委。

第九縱隊在詹才芳和李中權的指揮下,先後參加了五嶺山阻擊戰、北甯路破襲戰、朝陽攻堅戰、東北秋季攻勢作戰、冬季攻勢作戰、遼沈、平津、湘贛、衡寶等戰役戰鬥。尤其是在錦州一戰中,這支部隊擔任錦州城南突破任務,迅速打開了突破口,随即向縱深發展,一共殲敵一萬五千人,還俘虜了錦州守軍的最高指揮官範漢傑。

抗日骁将詹才芳:他是長征路上的軍政委,卻因何僅授中将軍銜呢?

建國前,這支部隊被改編為第四野戰軍第四十六軍,由詹才芳擔任軍長,李中權擔任政委。據查證,林彪對于這支部隊的評價很高,可以概括為:這支部隊很新,其前身是地方武裝,但是該縱富有朝氣,能吃苦,戰鬥情緒高,作風勇猛,執行指令堅決……同時,黃永勝也來到了東北,組建了第八縱隊,還多次和詹才芳聯合抗敵。

建國以後,詹才芳擔任過湖南軍區副司令員、中南軍區公安部隊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1952年,我軍進行幹部定級,他被定為一名準兵團級幹部。1955年,他被授予了中将軍銜。同時,他獲得了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他獲得了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2年,他因病去世于北京,享年85歲!

抗日骁将詹才芳:他是長征路上的軍政委,卻因何僅授中将軍銜呢?

最後談談詹才芳中将的軍銜問題:他在1924年入團,1927年入黨,在1933年升任為紅九軍政委。他的資曆,幾乎超過了絕大多數開國中将、上将,甚至超過了一些大将。王樹聲大将是他的老搭檔,許世友上将、李聚奎上将、陳錫聯上将、陶勇中将……都是他的老部下。但是,延安出走這一事件,嚴重影響到了他的仕途。

因為這一事件,加上他一向脾氣暴躁,而且文化不高,是以他在抗戰期間一直擔任副職。直到解放戰争爆發以後,他在東北才有幸獨當一面。林彪愛才,至少給了他一個機遇。建國前,他一直是軍級幹部,建國後被定為準兵團級幹部。以他的資曆、威望、戰功……來說,中将軍銜還是比較公正的,至于上将軍銜,多少有些偏高。

但是,詹才芳将軍能上能下,從來沒有發過什麼牢騷。他的高風亮節,實在令我們這些後輩們敬仰!另外說一點,有些資料顯示,他曾經打罵過一些老部下。但是,他依然算得上是愛兵如子。他在長征路上救了許多人,例如老紅軍尤太忠将軍。另外,建國以後,他在湖南還保護過一個落難的老八路,他是山西交城人,原名為蘇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