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梁啟超水準高超的詞作,起句猶如石破天驚,全篇更是氣魄宏大

古代文人墨客經常感歎坎坷命運,往往借酒澆愁,以傾訴郁郁不平之氣。無論是竹林七賢,還是建安七子,都有很多濁酒銷愁的故事。

唐代的李白鬥酒詩百篇,多為懷才不遇的牢騷話;杜甫也曾“潦倒新亭濁酒杯”,更是“窮年憂黎元”的肺腑言。下面介紹梁啟超水準高超的詞作,起句猶如石破天驚,全篇更是氣魄宏大。

梁啟超水準高超的詞作,起句猶如石破天驚,全篇更是氣魄宏大

水調歌頭·拍碎雙玉鬥

作者:梁啟超

拍碎雙玉鬥,慷慨一何多。滿腔都是血淚,無處着悲歌。三百年來王氣,滿目山河依舊,人事竟如何?百戶尚牛酒,四塞已幹戈。

千金劍,萬言策,兩蹉跎。醉中呵壁自語,醒後一滂沱。不恨年華去也,隻恐少年心事,強半為消磨。願替衆生病,稽首禮維摩。

梁啟超水準高超的詞作,起句猶如石破天驚,全篇更是氣魄宏大

梁任公的這阕詞可以說是文人雅士之風的延續,它像湍急的流水,掀起層層波浪,拍打着讀者的心扉,讓人心旌蕩漾。

上片主要寫作者為國家命運而慷慨悲歌,“拍碎雙玉鬥,慷慨一何多!”劈頭一句,石破天驚。

梁啟超水準高超的詞作,起句猶如石破天驚,全篇更是氣魄宏大

他用酒杯擊節作歌,本想調節情緒,平息郁悶。詞人空懷淩雲之志,卻無用武之地,以至接連拍碎了兩個酒杯,一位熱血青年的形象,巍然聳立在讀者面前。

“滿腔都是血淚,無處著悲歌”,這兩句說明“拍碎”的緣由。國家危亡、山河破碎,作者的血淚和仇恨都郁積在一起,竟沒有放聲悲歌、以洩情懷之地,隻好寄愁腸于清酒、發悲憤于玉鬥。

梁啟超水準高超的詞作,起句猶如石破天驚,全篇更是氣魄宏大

接下來抒寫悲歌的内容,從清太祖立國開始,到這首詞寫作時,已近三百年,國家日見衰頹、每況愈下,雖然山河依舊,但王氣收斂。

隻有少數的王侯之家,還過着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生活,邊境卻已戰事紛起、烽火連天。“人事竟如何?”這一句反問,增強了反诘力量。“四塞起幹龍”,指當時的危急形勢,整個國家外患重重、強敵壓境,這些都濃縮在5個字當中。

梁啟超水準高超的詞作,起句猶如石破天驚,全篇更是氣魄宏大

下片轉而抒發滿腔抑郁之情,“千金劍,萬言策,兩蹉跎。”梁啟超曾和康有為一起舉辦過講武堂,自任督長。

他們還曾公車上書,向皇帝陳述政見,希望通過習武以強健國民體魄、磨練國民意志,以便為武裝鬥争培養人才。

梁啟超水準高超的詞作,起句猶如石破天驚,全篇更是氣魄宏大

“醉中呵壁自語,醒後一滂沱”,酒醉時對着牆壁發脾氣,自責自怨,難以平靜;醒來以後,淚水像滂沱大雨一般,更難以抑制。

這兩句情感反差巨大,由高峰墜入低谷,怒則咆哮、悲則痛哭,毫無顧及、痛快淋漓。英雄淚,丈夫氣,直薄雲天,十分感人。

梁啟超水準高超的詞作,起句猶如石破天驚,全篇更是氣魄宏大

英雄落難,滿懷惆怅之情溢于言表,梁任公熾熱的愛國之情,深厚的憂民思想難能可貴。即使理想不能實作,也願意以虔誠之心,替多災多難的百姓去受苦受難,并且祈求菩薩賜福給人民,保佑其脫離苦海,安居樂業。

詩人一片至誠,感天地、照日月,散發出千秋不泯、耀眼的光華。

梁啟超水準高超的詞作,起句猶如石破天驚,全篇更是氣魄宏大

這阕詞感情充沛,神情兼備,是近代豪放派的傑出代表。開頭以“慷慨”兩字總領全篇,感慨國事維艱和事業無成,心中傷痛無法排遣。作者有心報國、無地用武,半生蹉跎、何以為歸?

于無可奈何之際,隻好祈禱神靈保佑多難的人民,以安慰一顆即将麻木之心。全文聲情并茂,特别是“醉中呵壁自語,醒後一滂沱”,開合起落,維妙維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