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一直有個說法,陳毅打仗不如粟裕。陳毅能當元帥,打仗還不如一個大将?
這個說法自然難以成立。
事實上,陳毅的軍事才能完全是超一流的,他戰略上在軍内外屈指可數,在小戰術上也是難有人及,絕對是頂尖的。

舉例說明吧。
1941年7月,日軍集中第12混成旅團全部,第15、17師團各一部及大批僞軍,近兩萬人,兵分四路直插鹽城,企圖壓迫新四軍撤至阜甯、漣東,一舉圍殲。
7月22日,日軍占領鹽城。
7月24日,魯藝華中分院二隊與日軍遭遇,損失慘重。此時新四軍軍部、華中局以及陳毅、賴傳珠等負責人及音樂家賀綠汀,藝術家許幸之等人,正隐藏在在十餘裡外北塘河一個放鴨捕魚的小村莊裡。三架日機在村子上低飛盤旋,盲目掃射,亂扔炸彈。陳毅等人隻能隐蔽,不能暴露,情況十分危急。
忽然,一位老大爺從村外急促地跑過來說: “報告首長,鬼子的汽艇已到龍王廟,離此不遠,就要開往這邊來了,請首長趕快轉移。”
陳毅鎮定地說: “謝謝老人家,不過現在轉移很危險,白天容易暴露目标。”說着還倒了一杯茶給老鄉。待他喝完,陳毅派一個警衛員把他安全送出了村。
然後,陳毅對賴傳珠說:“參謀長,請你讓司機把小汽艇的火升起來,待命出發。必要時,請你帶着其他人都到船上去,并負責他們的安全保衛。”
然後,他對警衛員說: “傳令警衛班長帶領全班戰鬥員和四挺機槍跟我一起去迎戰日軍。”
警衛班隻有十三四人。
陳毅帶着他們向着日軍汽艇聲的方向奔去。
日軍汽艇正駛過來,陳毅和戰士們迅速隐蔽在大河堤外的草叢之中。日軍汽艇帶着幾隻拖船,用機槍掃射開道,開足馬力直沖過來。陳毅目睹此情下令: “打!我狠狠地打!”
警衛班的戰士們立即輕、重機槍,步槍,駁殼槍一起開火。日軍的汽艇和幾艘拖船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敵人萬萬沒想到新四軍如此厲害,擠在船上,亂成一團,有的被擊斃,有的掉落水中。一個日本軍官在駕馭艙内指手畫腳。陳毅從望遠鏡中瞧得仔細,下令:“狙擊手,把艙内的那個頭子幹掉!”
“好!”狙擊手應聲,瞄準日軍軍官,“啪——”随着一聲槍響,那個日軍指揮官倒下了。
“好!打得好!”陳毅興奮地誇贊。
“軍長,駕駛員打不打?”狙擊手問。
“不打了,”陳毅風趣地說: “我們沒有駕駛員,讓他把船開回去交差。”
日軍駕駛員果真迅速調轉船頭,倉皇逃跑,漸漸越跑越遠了。
陳毅從匍匐的草叢中走出來,那名狙擊手忽然說:“報告首長,我有意見,為什麼不讓打死駕駛員?”
“是啊,怎麼讓那個開船的逃跑呀!”另一個戰士也附和提問。
“哈,原來你們有意見。”陳毅笑着說, “你們不明白嗎,我們剛才跟鬼子耍的是一出‘空城計’啊。”
“空城計?”
陳毅繼續說:“這是一出‘空城計’。如果我們把敵人汽艇上那個駕駛員也打死,它回不去了,那汽艇上的鬼子兵就會統統上岸來和我們拼刺刀。拼刺刀我們不怕,不過那就不是‘空城計’,而是刺刀見紅了。那會怎樣呢?”
戰士們終于明白: “如果硬拼,就怕暴露了軍部的目标。”
“對了,對了,萬一軍部出問題,那還了得,我陳毅可吃罪不起。”陳毅說完,又補一句話:“不過,我們沒打它,它也跑不掉的。”
果然,日軍汽艇也沒跑多遠,就完蛋了。
因為,在西北方向兩三裡外,陳毅布置的新四軍第3師主力,正埋伏在大河兩岸。日軍一進入伏擊圈,他們居高臨下開火,日軍汽艇隻能緩慢前進。由于敵指揮官已經喪命,日、僞軍如喪家之犬,紛紛被擊中落水。結果,日軍的汽艇和拖船像一條長長的死蛇,躺在大河中。
戰鬥很快就結束了。陳毅帶着警衛班戰士們回到村子。軍部的幹部、幾位文化界和村上男女老少一擁而上,齊聲歡呼:“打得好!歡迎軍長凱旋!”
參謀長賴傳珠也帶頭鼓掌。
陳毅解開衣扣,脫下帽子,揮手向人們答謝緻意。
這一仗不算大,但是陳毅卻巧妙地以少勝多,波瀾不驚地擊退日軍,保衛了軍部。這種近乎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法,高明不高明?估計難有幾個人能做得到。
這就是陳毅的軍事才幹——你不服氣也得服!
因為,在曆史上,凡是對陳毅軍事才幹不服氣的敵将們,都被事實證明,成為了他的手下敗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