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農夫家的牛舌頭被人割了,包拯:回家後殺牛賣肉,犯人會主動現身

大家都知道,曆史上的确有包拯這個人。

隻不過,真正的包大人,不僅臉不黑,還

是個白淨清秀的俊書生

雖然包拯并沒有電視劇中所演的那樣,“日斷陽、夜斷陰”,但是他的确斷過不少案子,絕對稱得上英明決斷、鐵面無私。

農夫家的牛舌頭被人割了,包拯:回家後殺牛賣肉,犯人會主動現身

1

包拯出身于書香世家,28歲就考中了進士。

朝廷原本要安排他去建昌縣(江西永修)做知縣,可包拯不放心年邁的父母,請求朝廷讓他在合肥老家附近任職。

于是,朝廷就改派他為和州監稅,和州就是現在的安徽和縣。

雖然離老家不算很遠,但包拯的父母還是不想和兒子分開。

古代以孝為先,包拯索性辭去官職,一心一意在家伺候爹娘。

幾年之後,包父包母相繼去世,包拯在雙親墓前蓋起草廬,守喪期滿後,他依然猶豫着不肯離開。

父老鄉親紛紛前來勸說,直到1037年,包拯才重新趕赴京城,朝廷封他做了天長知縣。

剛剛上任不久,包拯就遇見了一件奇事。

農夫家的牛舌頭被人割了,包拯:回家後殺牛賣肉,犯人會主動現身

這天,有個農夫急匆匆來到縣衙,一進來就大哭不止,求縣老爺緝拿兇手。原來,

他家耕牛的舌頭不知被誰給割掉了。

牛的舌頭一被割,不能吃不能喝,隻能等死了。

這可不是件小事情。

在古代,耕牛是重要生産力,曆朝曆代都明令禁止屠宰耕牛,宋朝時,法律規定,無故殺牛者要在監獄裡待一年,哪怕你是牛的主人也不行。

究竟是誰下此毒手?

包拯問他:“你來告狀,旁人知道嗎?”農夫回答道“沒有告訴任何人。”

包拯又問:“牛舌頭被割掉這件事,鄰居們知道嗎?”“他們還不知道。”

包拯略加思索,讓農夫靠近些,低聲囑咐他:

“你回去之後,悄悄将牛殺死,然後偷偷賣掉。”

農夫聽從包拯的吩咐,回到家中後,連夜殺了耕牛,然後趁天色還未大亮,把牛肉拉到離家很遠的集市上去賣。

過了兩天,有個人來到衙門,舉報那個農民,說他私殺耕牛,違反了法令,請官府嚴懲。

誰知,一聽此人的來意,包拯直接喝道“你為何割了人家的牛舌,還來此狀告他人?”

舉報者吓得雙腿發軟,跪在地上不停讨饒。

原來,割牛舌者,正是此人。他曾經因為瑣事和農夫争執,兩人是以結下仇怨。此人懷恨在心,偷偷割走了牛舌,又來誣告農夫私殺耕牛,想再害農夫一把。

其實,早在農夫報案時,包拯就知道這定是仇人所為,是以才定下這個計策。

“牛舌案”是真實發生過的,就記載在《宋史》中。

農夫家的牛舌頭被人割了,包拯:回家後殺牛賣肉,犯人會主動現身

做了5年天長知縣後,包拯被調到端州擔任知府。

這一次,包拯又做出了一件讓無數人贊歎的事兒。

2

端州盛産硯台,從唐代時,端硯就是朝廷貢品,極為名貴。

唐太宗的重臣魏征就有一方端硯,他平時舍不得用,隻有寫奏章時,才小心翼翼地捧出來用。

魏征臨死前,還囑咐家人,

一定要用這方端硯為自己陪葬。

由此可見,端硯有多珍貴。

農夫家的牛舌頭被人割了,包拯:回家後殺牛賣肉,犯人會主動現身

到了宋朝,端硯制作得越來越精美,但是制硯的勞工十分辛苦,他們冒着生命危險采掘硯石,晝夜不休,依然滿足不了進貢的要求。

其實,

朝廷每年征收的硯台并不多

,都是那些地方官層層加碼,一下子将貢品數量增加了幾十倍,勞工們這才如此艱難。

包拯知道情況後,立即下令,要求嚴格按照朝廷要求的數目征收,任何人不得向勞工索要端硯,違者嚴懲。

消息一出,端州百姓拍手稱快。

1973年,合肥重整包氏墓群,發現不管是包拯墓還是包氏子孫墓,裡面隻有一方普通硯台,并沒有端硯。

看來,

包拯“不持一硯歸”,的确是真的。

包拯自己就是文人,怎麼可能不喜歡端硯?但是,他卻能克制私欲,這一點難能可貴。

1050年,包拯擔任谏官,也就是在這一年,京城發生了一起

“真假皇子案”

農夫家的牛舌頭被人割了,包拯:回家後殺牛賣肉,犯人會主動現身

3

正值春末夏初,京城的街道上,人們争相往一個地方聚集,隻見一名男子站在人群中間,嘴裡大聲說着自己名叫冷青,是

流落民間的皇子

自古以來,群眾都喜歡聽八卦,更别說這還是難得的皇室花邊新聞,是以不一會兒,這個消息就傳遍了整個京城。

當時,開封府的知府是錢明逸,他派人将冷青抓起來,誰知那冷青一上公堂,看到端坐在堂上的錢明逸,立即喝道:你竟敢不起身!

錢明逸吓了一跳,竟然真的站了起來。

審訊之後才知,

冷青的母親王氏曾經是名宮女,因為内廷失火,被遣放出來,後來嫁給了一個名叫冷緒的大夫,生了個兒子,就是冷青。

冷青成年後,曾漂泊在廬山一帶,經常跟别人說,自己是皇子。

當地一個叫全大道的僧人便帶着冷青進京,想讓他“認祖歸宗”。

冷青還向錢明逸出示了信物:一個

繡抱肚

,據說這是宋仁宗送給冷青母親的物件。

農夫家的牛舌頭被人割了,包拯:回家後殺牛賣肉,犯人會主動現身

審到最後,錢明逸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幹脆糊裡糊塗地判道:冷青精神有問題,好胡言亂語,責令送去汝州編管。

對于錢明逸的判決,不光冷青不滿,就連府衙内的官員們也不同意。

這件案子事關重大,已經在朝堂掀起波瀾。

有的官員認為應該把冷青流放到江南,也有人認為不妥,“如果冷青說的是真的,就不該流放他,如果他說的是假的,就應該殺了他。”

關鍵是,

就連宋仁宗自己也記不清到底有沒有臨幸過一位姓王的宮女

。實在沒辦法,他便把這件案子交給了包拯,要求查個水落石出。

包拯收到指令後,四處探訪,終于查清楚:原來,冷青的母親的确是名宮女,但是出嫁後,先是生了一個女兒,之後才生下冷青。顯然,冷青不可能是皇家骨血。

最終,冷青和僧人全大道都被判了死刑,開封府知府錢明逸也被貶官。

包拯後來執掌開封府,不管是皇家貴戚還是朝中官員,都收斂了許多,生怕被包拯抓住把柄。

農夫家的牛舌頭被人割了,包拯:回家後殺牛賣肉,犯人會主動現身

老百姓們說,

讓包拯笑,比讓黃河水變清還難。

還有人說,給錢也疏通不了關系的人,隻有兩個,一個是閻羅王,另一個是包老頭。

為此,人們有時還會覺得包拯不近人情。

比如,有一次,包拯的舅舅霸占了别人的田産,縣裡、鄉裡怕得罪包拯,不敢處理這事兒,人家索性直接告到了包拯那裡。

包拯一聽,這明顯是自家舅舅仗勢欺人,而且這種事兒肯定不止舅舅一個人在幹,要是不打壓一下,其他親戚一定會更加猖狂。

于是,包拯直接把舅舅傳喚到大堂上審問,問清情況後,讓衙役們狠狠地打了舅舅一頓闆子,要求他立即把人家的田地還回去,還要向人家賠禮道歉。

這件事很快傳遍了大街小巷,有人認為舅舅是長輩,就算犯了錯,退還田産就是了,何必還要打他一頓呢?也有人認為“

外甥有理打得舅

”,應該打!

包拯如此行事,百姓們肯定非常喜歡,不過包家的親戚們卻怨聲載道,幾乎個個與包拯斷了來往。

其實,雖然受到皇帝器重、百姓愛戴,但包拯心中始終有一個遺憾。

農夫家的牛舌頭被人割了,包拯:回家後殺牛賣肉,犯人會主動現身

4

包拯的遺憾和子嗣有關。

早年,包拯曾娶妻李氏,但是李氏嫁進來後沒多久就去世了。于是,包拯又續娶董氏,董氏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取名為包繶。

包繶身為包拯長子,年紀輕輕就被宋仁宗賜封為太常寺太祝,可惜的是,包繶成親後第二年便因病去世,隻留下妻子崔氏和兒子封包輔。

誰知,沒過幾年,封包輔也夭折。

包拯先後失去長子長孫,心如刀絞,久久無法釋懷。

不過,包拯和妻子都是開明之人,老兩口不希望崔氏年紀輕輕就守寡,多次勸她再嫁,但是崔氏決議不從,堅持要留在包家,照料兩位老人。

農夫家的牛舌頭被人割了,包拯:回家後殺牛賣肉,犯人會主動現身

包拯60歲大壽時,家人設宴為其祝壽。

包拯想起早逝的兒子和孫子,心中悲戚。忽然,兒媳婦崔氏抱着一個男嬰走上堂來。

正當大家暗自猜測時,崔氏跪在地上,道

“爹爹,包家後繼有人,這就是您的兒子啊!”

包拯大吃一驚。

原來,包拯之前有過一個妾室,姓孫,孫氏脾氣不好,包拯不喜歡她,幹脆打發她回娘家。

誰知,臨走前孫氏已經有了身孕,崔氏得知這件事後,背着包公夫婦,私下往孫家送錢送物。後來孫氏生下一名男嬰,崔氏便将孩子偷偷養在自己房中,名為長嫂,其實就是養母。

包公夫婦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喜不自禁。

包拯終于了卻心中一大遺憾。

1062年,包拯突然病逝,終年64歲,

宋仁宗下令辍朝一日,親自到包家吊唁。

宋仁宗來到靈堂時,看見包家擺設極其儉樸,靈前的包绶還隻是個5歲的小娃娃,穿着打扮就和普通老百姓一樣,宋仁宗鼻子發酸,當即賜給了包家許多财物,還封包绶為太常寺太祝。

後來,包绶跟着家人護送包公的靈柩回老家合肥。在長嫂崔氏的教誨下,包绶知書達理、一舉一動都酷似包公。

包绶長大後,和父親包拯一樣,辦事認真、愛憎分明,百姓們也非常愛戴他。

農夫家的牛舌頭被人割了,包拯:回家後殺牛賣肉,犯人會主動現身

5

如今,開封還儲存着一塊石碑,上面刻着曾經擔任過開封府尹的官員名字,包拯的名字自然也在上面。

但是,後世百姓們隻要看到他的名字,就忍不住用手觸摸,時間久了,刻

有包拯名字的那個地方竟然成了一個坑。

愛民者,民愛之,敬民者,民恒敬之。

包拯在千年後仍然受到人們尊崇,或許是因為不管在任何時代,“公正、清廉”都是人們對官員最大的期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