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36歲官至中将,孫女憑一首歌紅遍兩岸三地,說出名字你一定知道

黃埔軍校是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時候成立的學校,在這個學校的學生同時學習軍事和政治,不允許學生偏科,更是理論與實踐雙管齊下,不能讓學生光說不練假把式,紙上談兵。在黃埔軍校學習的學生在抗日的這段時間更是表現出了優秀的成績。其中赫赫有名的林彪、徐向前、陳赓等将領都是在這所學校學習出身的。是以說它是名不虛傳的軍校。孫中山創辦這所學校就是為了培養優秀的軍事人才為國家效力。在這些人的成績證明孫中山的目的達到了。

在黃埔軍校中人才濟濟,胡宗南、杜聿明、陳赓、左權、徐向前這些軍事人才都是從黃埔當中走出來的。要挑選這些人中間的人才能選出第一是很難辦到的。但是除去天賦能力來認識他們的話,第一個引人注目的應該是黃埔軍校入學年紀最小的劉詠堯将軍。

他36歲官至中将,孫女憑一首歌紅遍兩岸三地,說出名字你一定知道

一、早年求學經曆

劉詠堯是1909年生人,出生在湖南省一個普通村莊。父母從小對他的要求就非常嚴格,最開始是跟随父親啟蒙。在他6歲的時候,劉父覺得自己在家教學的話,不說沒有學習的氛圍,也讓劉詠堯沒有小夥伴,對社交和成長都會有影響,當即把劉詠堯送到當地有名的私塾學習。

在私塾劉詠堯僅僅學習了兩年的時間,在這裡他的天資明顯超過同齡人,這裡的老師建議劉父把劉詠堯送到更大的學堂,有利于他的學習。于是在之後劉詠堯進入新興學堂開始學習。在之後的時間裡劉詠堯沒有因為自己聰慧而懶惰,每天勤奮學習,舉一反三,進步迅速。

他36歲官至中将,孫女憑一首歌紅遍兩岸三地,說出名字你一定知道

在社會動蕩後劉詠堯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自己學問可以為這個動亂的國家做些什麼,于是他棄文從武決定去黃埔軍校學習軍事。當時他年僅15歲,在知道他的決定時父親是非常支援的,但是他的年紀太小,怕沒有進去在打擊劉詠堯的自信心。出人意料的是他當年以優異的成績考進黃埔軍校,成為當時最小的學生。

二、抗戰期間經曆

在黃埔軍校學習的時間裡,劉詠堯每次的成績都是名列前茅的。在和他接觸的同學和老師都說他是他們這個世上見識到的與生俱來的聰明的人。劉詠堯憑借着出色的成績在黃埔軍校順利畢業,然後參加了國民革命軍。當時正面臨日軍的侵華戰争,這位年幼的孩子在戰争裡和殘暴的日本侵略者殊死搏鬥,多次受傷。但是他沒有離開戰場,在每次受傷包紮好後繼續戰鬥。他的戰鬥精神影響着他的同伴作戰勇猛,不畏生死。

他36歲官至中将,孫女憑一首歌紅遍兩岸三地,說出名字你一定知道

因為在戰場中英勇的表現劉詠堯獲得了不計其數的榮譽。他沒有驕傲自滿,在戰場上不打仗的時候他還會向有經驗的老兵請教自己不擅長的地方。這個虛心請教,不斷提升自己的劉詠堯被當時的長官認識了解。為了培養自己手下的好苗子,劉詠堯被選派去往莫斯科中山大學進修學習。

在莫斯科中山大學進修結束後,劉詠堯回到國民革命軍的隊伍,被當時的戴笠選中進入軍統工作。在這裡劉詠堯不是在戰場的最前線奮鬥,而是作為老師一樣在後方進行政治宣傳和軍事教育學生。雖然奮鬥的地點和方式不一樣,但是都是在國家的進步安穩做貢獻。在1945年劉詠堯被國民政府任命為陸軍中将,這一年他年僅36歲。

他36歲官至中将,孫女憑一首歌紅遍兩岸三地,說出名字你一定知道

在中國抗戰勝利全國解放後,國内局勢發生經曆巨變,劉詠堯放下了工作去往台灣,在台灣生活的時間裡遠離政界,生活的重心都放在教育工作上,不僅是在在大學裡做教授,還留下了良多和政治、軍事理論有關的文章。

三、家庭人物關系

劉詠堯留學的時候認識了的第一位妻子韋碧輝。在二人的生活中生有兩個孩子:劉緯文和劉緯武。後來因為兩人聚少離多分開了,兩個孩子都是和韋碧輝生活。劉詠堯去往台灣之前去見了自己的兩個兒子希望他們和自己一起離開大陸。因為種種原因,最後劉詠堯獨自乘坐最後一班飛機離開大陸。因為當時的政治因素讓一家人分隔于兩岸。

他36歲官至中将,孫女憑一首歌紅遍兩岸三地,說出名字你一定知道

在1961那一年,小兒子劉緯武終于有機會見到自己的母親,在之後劉緯武飛去了台灣,見到22年未能見面的父親。在之後劉緯武和父親劉詠堯生活在一起。劉若英作為劉詠堯的孫女因為父母離婚從小和爺爺劉詠堯一起生活。劉詠堯自己是經曆過各種苦難,明白慣子如殺子不能溺愛孩子,是以在對待劉若英的教育上是非常嚴厲的。

在他得知劉若英想要在娛樂圈中發展自己的事業後,他就曾囑咐劉若英不能使用自己的名字在外面擷取資源。劉若英出道後聽從爺爺的囑咐并沒有依靠當時的身份背景,而是自己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在遇到不公平的事和被欺負的時候,劉若英通過自己的堅強撐起自己的一片天。她用自己溫柔迷人的嗓音征服了聽衆,尤其是一首《後來》更是讓她的名字家喻戶曉。

他36歲官至中将,孫女憑一首歌紅遍兩岸三地,說出名字你一定知道

四、晚年生活

但劉詠堯在去了台灣後再也沒能回到大陸,在他晚年的時候時時刻刻希望可以看見兩岸和平統一,他的那顆愛國心并不因為身處異鄉而改變。在孫女劉若英來看望自己的時候,必須給自己唱一首《黃埔軍校校歌》,這讓他覺得自己還是在大陸,在自己的家鄉。在劉若英去大陸演唱的事情确定後,劉詠堯他周而複始的叮囑孫女在演唱時要宣傳兩岸期盼的和平統一。1998年劉詠堯離世,享年89歲,到死他都希望自己能看到兩岸統一,祖國繁榮富強。

五、總結

劉詠堯在學習時堅韌耐勞,在戰鬥時百折不撓、永不言敗。在他年輕的時候用滿腔的熱血、大無畏的精神報效祖國。劉詠堯從15歲年一年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在15歲到89歲的一生裡他接受過榮譽和掌聲,也曾經跌落神壇低調做人,但是他的心态始終是豁達,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希望為國家的繁榮富強添磚加瓦。

他36歲官至中将,孫女憑一首歌紅遍兩岸三地,說出名字你一定知道

在中國最艱難的那些年裡,雖然中國在外會受到西方列強的欺壓,但在内會有帝國主義的内戰消耗。但是當時有不計其數的有志之人投文從武,積極加入戰場奮鬥抗争,是以當時也出現的許許多多的少年将軍。少年強澤國強,現在也要從孩子抓起,他們是我們的未來。

對于劉詠堯的一生你有什麼樣的感慨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