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傳》以北宋末年作為時代背景,是我國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講述了108位好漢梁山起義的故事,雖然是部文學作品,但部分事情、部分人物在曆史上是真實存在過的。

“生辰綱”在唐、宋時期,指的是編隊運送的成批生日禮物。在《水浒傳》中,生辰綱是梁中書給他嶽父蔡京送的價值十萬貫的金珠寶貝,“智取生辰綱”則是小說中非常經典的一幕。
蔡京是北宋史上的真實人物,并且先後四次任宰相,不過這人不是位賢相,太學生陳東曾上書,将蔡京稱為“六賊之首”。蔡京領着仆射的俸祿,還首創司空寄祿錢,位極人臣之時大興花石綱,花石綱就是專門運送奇花異石以滿足宋徽宗喜好的特殊運輸交通名稱。
“綱”指的是運輸團隊,一綱通常為十艘船。
在《水浒傳》小說中,楊志為楊家将後人,先是因花石綱而丢官,後又丢了梁中書送給蔡京的生辰綱,那10萬貫生辰綱,放現在又值多少錢?
“貫”本來的意思就是穿錢的繩索,海貝則是我國最早的貨币,後來變為銅貝,之是以用繩索串起來,則是因為便于攜帶,發展至北宋時期,由于經濟發展迅速,大家手裡都有不少錢,于是更便于攜帶的紙币“交子”出現了,不過銅錢仍是主要流通貨币。
通常,将銅錢穿在繩子上,一千個則為一貫,即1000文為一貫錢,不過宋朝時流行省陌,“以七十七錢為百”,是以一貫錢為770錢,宋徽宗時期,一兩銀子能夠兌兩貫錢,十萬貫則是5萬兩銀子。
以大米的價錢來換算,宋朝時期,一貫錢能夠買一石大米,一石大米相當于現今的60斤左右,按3元一斤的米價算,一石大米是180元,也就是說一貫錢相當于現今的180元,十萬貫那就是1800萬元。
由于宋朝社會開放,不管是科學創新,還是文化教育,都是一片繁榮,宋真宗趙恒為鼓勵天下讀書人,還說出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這樣的名句,而北宋的商品經濟更是迅速發展,有人對宋朝曆史深入研究後,做出過推算,11世紀的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占到了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是450美元。
因為長期處于太平盛世,府庫充盈,宋徽宗身邊的紅人蔡京就首倡豐、亨、豫、大之說,視官爵财物如糞土,現今回顧曆史,都覺得十萬貫是大手筆,但在蔡京看來,十萬貫實在不算什麼。
當時,無論是皇城宮殿,還是王公貴族的王府,都格外的奢侈富麗。而為了保證國庫裡的錢源源不斷,宋徽宗時期就增加了各種各樣的稅,這就導緻了農民起義的發生,宋江起義和方臘起義則是宋末有名的兩支起義軍。
不過農民起義以及畫家張擇端獻上的《清明上河圖》,都沒有喚醒沉迷享樂的宋徽宗,最終發生了靖康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