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聲音】北韓戰争的深遠意義,有些人永遠想不通

一直想為六十多年前在北韓戰死的中國人寫幾句話。

半個多世紀風雪過去了,反思那場戰争的得失現在更多了,說什麼的都有,什麼樣的面孔都有。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在這裡,一切婉轉和掩蓋都是不必要的。

如何看待那些在寒冷的冰面上沖鋒和烈火的山頭阻擊敵人的中國人,在根本的意義上,是現代中國人做人的底線。

複雜的,在這裡是簡單。

這當然不是說有關的學術讨論沒有正當性。

北韓戰争有沒有負面的後果?

世界上沒有一維的存在。

比如,有人就說北韓戰争是一場“得不償失”的戰争:我們在經濟上的付出難以估算,政治上又與世界大多數國家對立,傷亡人數還遠大于美國,甚至錯失了收複台灣最好的機會。付出這樣大的代價,中國卻沒從北韓得到一分錢、一粒米、一寸土地;

再比如,不管我們今天如何向美國人發誓我們離強大還差得遠,都不可能讓他們放心。

……

經過北韓戰争後我們已經不得不為聲名所累,不得不為美國頑固的擔憂和遏制付出代價。我們已經不可能再當麥克阿瑟眼中的紙老虎、幻想讓韬光養晦的計謀得以瞞天過海。

還可以數出很多這樣的負面後果,它們在自己的角度上看都是真實的。

但是,且讓我們的腳向上擡一尺,再上一層樓。

讓目光将民族、國家和五百年江河日下的曆史收在眼底……

我們看到了什麼?

中國這本書在被世界打開之後,曆史的每一頁都在證明我們是劣等的黃色人種中的劣等民族。

不需要在這裡曆數那數不清的屈辱篇章,最後的結果是,作為國家所經曆的一切衰亡,在世人眼裡意味着關于每一中國人的特質的判斷:在智力、精神、體質、心靈等等的一切方面,中國人本質上是低下的、奴性的、膽怯的、虛弱的、自私的。

當每一個黃臉的中國人面對着西方人時,他都背負着這樣的民族國家的命運給他烙下的這個先天判斷,想把自己個人和民族分割開來的一切努力都是可笑的。

不僅僅是敵人,就是中國人的西方同情者和朋友,也對中國人的精神狀态抱着負面的評價。

是以,麥克阿瑟将中國當時的一切警告視為虛張聲勢的恫吓時,他其實是有理由的。

就像李奇微所描述的:“麥克阿瑟動辄壓制批評他的人,斥責他們根本‘不懂得東方人的思想’”。

麥克阿瑟是懂得他眼睛中長期存在的那種東方人的,他有充分根據藐視懦弱的中國人的言辭,因為即使赤色中國真的愚蠢地出兵,那将隻是為他們創造了回到石器時代的機會。

現在我們知道了:

事實是,麥克阿瑟“自己在判斷敵人意圖時,卻完全誤入歧途”;

事實是,萬衆視之若神的麥克阿瑟以最大的跟頭結束了他的戎馬生涯。

但有,多少人意識到了,晚節不保的麥克阿瑟所代表的轉折性的曆史意義,和對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生命意義?

數百年裡,第一次為我們每一中國人抹去了那種黑色胎記的,是那些藐視一切、膽大妄為、勇往直前的志願軍将士,是他們證明了懂得東方人的麥克阿瑟們不懂得東方人。

【聲音】北韓戰争的深遠意義,有些人永遠想不通

許多西方曆史書專門描述了他們化裝成南韓軍隊大搖大擺地向美軍哨兵槍口行進,并蒙混過關将敵營一舉拿下的戰例。

有哪些怯弱的人能受得住那向槍口行進中的心跳?

有誰曾相信死氣沉沉的黃種人可以演出這樣的神奇活劇?

是以,每一個要自尊的中國人,和民族一體,在六十年前重新出生了。

北韓戰争不僅是人們說的中國的“立國之戰”,它還是我們每一個願意當中國人東方人的個體的重新定義之戰。

這不僅僅指在西方人的眼裡、在西方的價值體系中的地位,中國人曾經也不相信自己有這樣的精神狀态和能力,自己認同那種先天判斷的中國人曾經不是少數。

沒有北韓戰争,中華人民共和國将會被廣泛認為是由愚民所組成的叁流國家,她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資格是沒有證明的。

日本根本上是被美國和蘇聯擊敗的,中共1949年的勝利隻是以國民黨軍隊為坐标,這在美國人那裡是不算數的。

隻有通過世界的、當代最嚴厲的考驗,中國人的武裝力量──那中國男人的精神力量的集中展現──才能讓我們在世界的席位上安然入座。

正如北韓戰争以後,簽訂停戰協定的美國将軍克拉克說:“我獲得了一個不值得羨慕的名聲:我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

【聲音】北韓戰争的深遠意義,有些人永遠想不通

有人說過,任何民族在走向複興的道路上,沒有精神的複興是不可能的,北韓戰争為中華民族的複興和強大提供了這樣的最有力的精神支援。

在“中國精神的百年跨越”一文中,我寫道:

“我想起北韓戰場上的中國血。當今天的庸人們在為每一筆得失糾纏時,一切其實都是再清楚不過的事情。這是中國人第一次使用列強‘同樣的說話方式來赢得他們的尊重’。這回是美國的将軍稱中國人為勇士。”

“中國今天還這樣站立着,是因為黃繼光在前面,是因為中國當年在上甘嶺站立着。我們今天每時每刻都在感受到他們的尊嚴。這就是為什麼印度人開航空母艦美國人可以熟視無睹,中國人卻是模拟戰中的惡夢。因為軍事推理的前提來自近六十年多前的長津湖和漢江雪:如果這樣的士兵掌握了和我們同樣的技術裝備将會怎麼樣?”

李奇微說:“要不是我們擁有強大的火力,經常得到近距離空中支援,并且牢牢地控制着海域,中國人可能早已經把我們壓垮了。”

這就是那些在北韓殊死而戰的中國人,他們改變了中國的位置,他們改變了我們的面孔,他們對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有恩,他們給我們留下了無窮的精神财富,他們所獲得的,超越了一切其他得失的評判。

那些犧牲在寒冷和烈火中的志願軍将士,是中國在世界史上死得最有價值的中國人。

我們誰有資格去“憐憫”這些英雄的生命的喪失?

真正珍視他們生命的價值的,是堅持他們為之獻身的那種精神财富。

借口志願軍死傷重大而言他的人,其實沒有必要掩飾自己醜陋的靈魂。

在這裡,人的内心陰陽晨暮,均洞若觀火。

這是因為那生和死築成的分水嶺,是國家和人的價值的标尺,是人心的明鏡。

當你聽到有人恣意嘲笑志願軍的時候,你隻能感到對這些不具有基本的羞恥感的懦夫們的厭惡和憐憫。

這種人隻有叁種可能:或者是極端的愚昧,或者是極端的奴性,或者兩種兼而有之。

曾經有一位以“忠貞報國”和“民主自由”口号的人,在一篇文章裡嘲弄志願軍不怕死是“愚昧”。

你我隻能為他也是黃種人也能講中文而感到極大遺憾。

除了與之割席而坐,你别無選擇。

在中華民族國家和人的曆史長河中,北韓戰争是鳳凰迎風重生的火焰。

中國人感謝為恢複國家和人的尊嚴而燃燒的志願軍将士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