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薦文|從人智醫學的視角觀察東西方人的心魂狀态

作者/翻譯dancingme

受訪者Clive Minton

擁有40年行醫經驗的人智醫學治療師

我問了CLIVE老師一個問題,如何看待中國人或東方人的心魂狀态?東方人和歐洲人的心魂狀态有什麼不同?老師洋洋灑灑發來一篇小作文似的回答,讓人驚歎于老師的博學和睿智,他把對人的了解放在一個大的曆史背景下,從各種曆史事件中,看到心魂背後的力量對外在行為和形态的影響。真是一個宏大的畫卷。

最近在看史坦納關于業力部分的論述,他提到,曾經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是融合在一起的,在基督教成立之後的一百多年後,伊斯蘭教也曾成為當時世界的主流。一些在伊斯蘭教時期的個體,後來轉世到西方,并将這種脈動帶入到西方文明之中。雖然後來,東方文化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失去了其靈性方面的意涵,但是卻通過這些轉世的人,繼續在西方文化中綻放光芒。CLIVE老師的這視角讓我想到,西方和東方在19世紀相遇并碰撞的背後力量。

回答: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你會因問提出這個問題而變得出名的。任何基于此類問題的問答都必須隻能是一種很寬泛的概述。若想要發現其中的關聯性,必須通過一個較長時間和較大空間距離的觀察,才能表達。在一個群體中存在太多變量,以至于無法驗證任何特定答案的關聯性。沒有一個答案針對每一個人都是正确的。

然而,我發現,如果我們将近500年以來的中國人或東方人與大洋彼岸的歐洲人進行比較的話,有些事情可以說是很有趣的。

總的來說,中國人或東亞人似乎躊躇不前,徘徊在他們身體的化身之上,而歐洲人則以強烈的決心投身其中。這種對比的原因可以通過對早期曆史的長期觀察來了解。

18世紀,當英國将戰争和貿易的戰利品,如瓷器、絲綢、繪畫、茶葉和其他物品回到歐洲時,歐洲對中國文明的這種品質非常感興趣。 這些舶來品展示了一種美和藝術的感覺,相對于西方人的體驗而言,這種感覺表達了神秘的東方。 它來自一種中國人、日本人或爪哇人對無形感覺的表達能力,來自于這些地區人民長期以來對植物和材料的實際掌握。 與此同時,西方也對東方哲學産生了濃厚的興趣,所謂東方智慧,在曆史上也逐漸成熟起來。 這種興趣一直持續到今天。 有趣的是,當時,東亞各國對英國和其他歐洲強國提供的任何貿易都沒有多大興趣。 當然,德國人向山東人民展示了如何釀造啤酒! 英國人開始在中國銷售鴉片,這些鴉片來自于他們在印度的侵占品。。

當歐洲開始被殖民擴張時期的工業和軍事基礎所吞沒時,中國的進口對歐洲人來說是如此新鮮。歐洲的興趣在于新事物,而不是舊事物。人們不再從古代智慧中尋找關于世界和我們在其中所處位置的問題的答案,因為在歐洲曆史的勾心鬥角中,古代智慧大多已經聲名狼藉或無關緊要了。這種對東方文化的研究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後來這與當時對财富和權力的追求分不開,直到現在也分不開,它進一步滲透進入西方世界,并一直延續到今天,特别是包括現在遍及全球的科學和技術的發展。

這些比較活動确實顯示出東方和西方在本質上的不同趨向。

在我看來,中國人對國術的巨大興趣似乎顯示了對更大程度上入世進入身體的渴望,并顯示了這種實際的精通。如果星芒體傾向于盤旋在化身之上,這一鍛煉展現了對運動和靈活的有意識決心,這是可以了解的。頌揚禮儀和習俗的文化形式和制度提供了一種強烈的自我意識,但這種自我意識是在個人之外的。在東方,針刺、拔罐和按摩的使用得到更多完善的發展。中醫的概念表達簡單而實用,但需要很長時間才能了解和掌握。實用性在上述提到的東方區域如此清晰,這是一個可觀察的現實。

相比之下,西方對發展将個人從身體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的方法,有着極大的興趣。這些方法包括各種心理和行為管理、使用合法或非法的藥物、流行激烈的體育運動和比賽等等。

由于星芒體盤旋在身體上方,以太體擴充并充滿身體,這為中國人提供了更圓潤的形态,這與典型的更高、多毛和更消瘦的西方身體形态,形成明顯對比。 是以,以太體在東方人之中似乎更強大,這也許是東方以勤勞刻苦著稱的原因吧。 相比之下,西方人的星芒體似乎更多地呈現在上述提到的行為、無休止的質疑和身體形态中。

值得一提的是,我提到的變化是星芒體和以太體的變化。東方人和西方人都面臨着自我的挑戰,但是其方式是完全相反的。 雙方都面臨着尋找自我的挑戰!

以太按摩适用于中國的情況,在某種程度上不同于澳洲、歐洲或其他地方的做法。随着以太按摩在中國的實踐發展,這是一個需要探索的問題,但隻有在對外國患者的情況也有所了解的情況下,才會發現這種不同之處。

如果你現在問我,我觀察到的澳洲和中國病人之間的差異是什麼,我會說,這些差異主要反映了其他方面,而不是東西方人民之間的差異。例如,中國的一些病例顯示出的問題,比我在澳洲通常看到的更為嚴重,這并不是因為中國人的身體狀況更差。 我确實注意到了圓潤這一點,而在澳洲,這種情況更有可能是腫脹。是以,在中國,人的身體更容易繃緊。而在澳洲,隻有在那些背景來自歐洲的人,才能更容易感受到緊張。

我希望上述能幫助你們了解這個有趣的問題。

點個在看,結緣你生命中的那些好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