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邦當上皇帝後,曾經的救命恩人來讨官,為何沒得封賞反而被殺?

古話說:“好女不侍二夫,忠臣不事二主”,雖然這句話并不完全正确,但是卻突出了“忠誠”二字的重要性。對感情不忠誠,自然無法獲得真正的感情;對事業不忠誠,也難以獲得成功;而如果對皇帝不忠誠,那就是完完全全年的殺頭之禍了。

劉邦當上皇帝後,曾經的救命恩人來讨官,為何沒得封賞反而被殺?

丁固曾經救過劉邦一命,劉邦建立漢朝之後,也曾經大賞功臣。但當他的救命恩人丁固找到他想要某個一官半職時,劉邦卻狠心将丁固處死了,而劉邦的理由卻是“為臣不忠”,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故事還要回到秦朝末年說起,秦始皇建立秦朝時就大興土木強征豪斂,把人們強行抓去修長城和阿房宮。秦始皇死亡之後,秦二世胡亥更加殘暴,搞得更是民不聊生哀鴻遍野,于是陳勝吳廣揭竿而起,開啟了反秦的故事。

劉邦當上皇帝後,曾經的救命恩人來讨官,為何沒得封賞反而被殺?

陳勝吳廣二人失敗之後,劉邦和項羽接過了兩人的擔子,繼續開始反抗秦朝暴政。公元209年,劉邦響應陳勝吳廣之勢,在沛縣組織起了三千人的軍隊,從此踏上了反秦的道路。同時,在吳中地區,項梁和項羽兵勢更大,已經有了上萬兵馬了。

很快,劉邦的隊伍在不斷地攻伐之下快速壯大, 成為了起義軍中最強大的力量之一,僅次于項梁項羽所在的楚軍。群龍不可無首,于是在幾個月之後,劉邦項羽就合兵在了一起,立熊心為楚懷王,在楚懷王的授命之下,劉邦與項羽開始兩路并進,讨伐秦朝。

劉邦當上皇帝後,曾經的救命恩人來讨官,為何沒得封賞反而被殺?

結果劉邦率先進入了關中,取得了鹹陽城,在前207年時獲得了傳國玉玺,劉邦開始自稱為關中王。但此時的項羽兵力遠遠大過劉邦,是以沒多久項羽就直奔關中而來,設下了鴻門宴,若非項伯相救,劉邦必然身死楚營之中,由此,楚漢之間算是徹底結了仇,開始互相攻伐了起來。

彼時劉邦隻有10萬兵馬,而項羽卻坐擁40萬精兵,劉邦自然不是對手。最慘的一次,就是在公元前205年時的彭城之戰中,整個反楚聯盟被一舉擊潰,劉邦最後隻能帶着數十個兵士逃走。

劉邦當上皇帝後,曾經的救命恩人來讨官,為何沒得封賞反而被殺?

而丁固當時是項羽帳下之将,奉命前去追擊逃離的劉邦,并且在彭城之西追上了劉邦殘軍,如此兩軍大打出手。劉邦眼見着身邊為數不多的将士都一個個死去,受到了死亡威脅的劉邦也顧不得面子了,開始拍丁固的馬匹。

他對丁固大喊:“丁公你是個人物,是個英豪,我劉邦也不算太差,我們何必要互相傷害呢?不如放我一馬,将來必定湧泉相報!”丁固其實心裡頭也有點虛,他帶來追擊劉邦的兵馬也不算多,不能百分百擒獲劉邦,想着不如賣劉邦一個人情,給自己多留一條退路。于是,丁固就這樣把劉邦放走了。

劉邦當上皇帝後,曾經的救命恩人來讨官,為何沒得封賞反而被殺?

結果3年之後,劉邦吸取了之前失敗的各種經驗,反守為攻,開始在楚漢之争占了上風,并在垓下之戰中一舉挫滅項羽軍隊,項羽最後自刎烏江,由此天下就這樣歸了劉邦。

公元202年,劉邦一統中原,開始大加封賞,韓信成了楚王,彭越成了梁王,而丁固想着自己曾經放過劉邦一次,相當于救了他一條命,仗着這個人情,不說朝堂顯貴,想要謀個一官半職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怎麼都是可以的。

劉邦當上皇帝後,曾經的救命恩人來讨官,為何沒得封賞反而被殺?

于是,丁固就這樣拜見了劉邦,并且說明了自己的來意。但是劉邦聽到丁固要官時,卻勃然大怒,說丁固既然當年能夠背叛項羽,以後自然就能背叛他劉邦,是以就将丁固殺頭了。丁固就這樣因為自己的不忠而離開了人世,如果當年彭城之戰中丁固就殺了劉邦,拿着劉邦的人頭去領賞而不是想着投機的話,又如何會得到這樣的結局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