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夢5處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名單出爐

弘揚荊楚文化,展示長江文明

“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遴選推介活動

于2021年11月在漢啟動

經過考古學界專家專業評選

“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名單正式出爐

孝感8處入選!其中雲夢5處入選!

新石器時代(2項)

應城門闆灣遺址

應城陶家湖遺址

夏商周時期(2項)

安陸曬書台遺址

雲夢楚王城遺址

秦漢時期(4項)

雲夢睡虎地秦墓

雲夢大墳頭墓地

雲夢龍崗墓地

雲夢鄭家湖墓地

這些遺址都在哪些地方?

它們的背後都有着怎樣的故事呢?

今天小編就帶你看看!

新石器時代(2項):

1

雲夢5處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名單出爐
雲夢5處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名單出爐

門闆灣遺址

門闆灣遺址位于應城市區西南2公裡城北街道辦事處星光村。方位:東經113°32′23″,北緯30°54′48″;海拔高26—37米。[2] 門闆灣遺址的城牆與城濠以及大型房屋建築皆儲存較好,為迄今新石器時代考古發現之罕見,是五千年中華文明史的象征之一,是中國南方水稻農業聚落的典型遺存,也是江漢地區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遺産,突出表現了長中遊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鼎盛時期,文化發展和社會分化等方面的特征,在研究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社會演進、文明的起源以及文化交流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該遺址為國家公布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雲夢5處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名單出爐

門闆灣-星光村全景

02

雲夢5處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名單出爐
雲夢5處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名單出爐

陶家湖古城遺址位于應城市區西約18公裡的四龍河與陶家河交彙處,西距湯池鎮2.5公裡,南距漢宜公路6.5公裡,地處鄂中丘陵地區。

陶家湖古城遺址是江漢地區有代表性的一處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是5000年曆史文明象征之一,它對研究鄂中、東部地區屈家嶺文化及其發展具有較高的曆史價值和學術價值。 2006年5月25日,陶家湖遺址公布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雲夢5處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名單出爐

夏商周時期(2項):

03

雲夢5處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名單出爐
雲夢5處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名單出爐

曬書台遺址位于安陸市巡店鎮肖堰村,東距涢水1公裡,南距巡店鎮4公裡,北距府城6公裡,是一處高出四周平地4米的方圓形土台,面積0.6萬平方米。相傳,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途經此地,因行車不慎,馬倒車翻,所運載的書籍全部倒在塘中,浸得透濕,孔子就忙把書物撈起來,放在此地曬幹,然後驅車而去。當他走後,曬書的地方一晚上長成了一個大台子,後來,人們就稱此地為曬書台。

1958年發現了曬書台遺址,後經地、縣的考古人員及武漢大學、北京大學曆史系考古專業部分師生實地試掘,才知道距地面4.3米深處,是距今3600年商代人們生活過的地方。發現了大量文物,有石器(鐮、斧、鑿)、陶器(紡輪、網墜)、骨器(匕、簇)、銅器(削、镞)及蔔甲等。屬商周文化遺址。

值得一提的是,遺址靠東邊的一塊燒紅土上,發現了蔔甲20多片,它是古代占蔔用的,是龜的腹甲(無鑽、鑿、火灼裂紋)。這種蔔甲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盛行于商代,周代也有發現,湖北出土不多。曬書台遺址的發現對研究商、周疆域及政治、經濟、文化在江漢平原一帶的影響提供了實物資料。今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04

雲夢5處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名單出爐
雲夢5處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名單出爐

楚王城遺址坐落于雲夢城關,為東周至秦漢延續使用的一座古城遺址,面積約2.18平方公裡。據清雍正《湖廣通志》、清光緒《德安府志》《雲夢縣志略》等記載,“楚王城”系春秋吳師入郢,楚昭王奔雲夢時所築。

整體呈東西長、南北寬不規則長方形,北城垣長2120米,西部寬860米,東部寬1120米,周長約7000米。現存城垣寬7~15米,殘高2.7米左右 。城外護城河寬約20米。城内發現古井、大型夯土台基、大徑圍紅砂石柱礎和排列整齊的陶質下水管道等重要遺存和新石器至漢代各時期曆史遺物,城外四周分布着東周至秦漢各個不同時期的古墓葬區。西漢時于城中間築“中城垣”,将該城分隔為東、西兩部分。西區部分被現代城區所壓,東區部分基本儲存完好。

該遺址對于研究雲夢地區有史以來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有着極其重要的價值,1984年被列為雲夢縣重點文物保護機關,1992年被列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秦漢時期(4項):

05

雲夢5處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名單出爐
雲夢5處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名單出爐

睡虎地秦墓位于雲夢縣城關西部,離雲夢火車站僅百餘米,田野發掘工作自1975年12月1日開始,至1976年1月9日止,曆時40天。這次發掘的十二座秦墓,分布在睡虎地西部,東南距大墳頭号漢墓約400米。在這些小型土坑木椁墓中出土了漆器、銅器、陶器等387件;特别是十一号墓,出土了秦代竹簡1100多枚,内容大部分是秦的法律和文書,儲存比較完整,字迹清晰,很少殘缺。這些珍貴的曆史文物,為研究戰國晚期至秦代這一期間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社會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雲夢5處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名單出爐

06

雲夢5處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名單出爐

大墳頭墓群,位于雲夢縣城關鎮肖李村,為西漢墓區,面積約5000平方米。1972年發掘三座土坑木椁墓,出土有銅、漆木、陶、瓷、玉器等。其中以大墳頭一号墓最為突出,墓椁蓋闆距今地面約10餘米,木椁四周填滿白膏泥,一棺一椁,随葬器物有木器、兵器、陶器、玉器、銅器等一百五十多件,另外還有絲織物、甜瓜子、果核和稻谷。其中漆木器約一百多件,有彩繪耳杯、漆圓盒、彩繪漆盂、彩繪漆盤、彩繪圓奁盒、木俑、木馬、六博木局等;竹器有竹筒、竹笥等;銅器有鼎、蒜頭壺、钫、鍪、盂、盤、勺、劍、匜、鏡和器座等;玉器有印、璧等。

07

雲夢5處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名單出爐

龍崗墓群,位于雲夢縣城關鎮建新村龍崗,為戰國、秦、西漢墓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1989年、1990年發掘15座土坑豎穴墓,其中戰國墓1座,出土有陶釜、甕、盂、鍪及骨飾、串珠等;秦墓13座,出土有甕、罐、甑、盂、釜等,部分陶器肩部戳印“安陸市亭”四字,漆器有盂、奁、耳杯、卮、扁壺等,部分器物烙印或針刻“馮”、“平”、“亭”、“介”等字,竹木器有竹笥、竹簡、木牍等,竹簡約150餘枚,内容有田律和禁苑律等;西漢墓1座,出土有陶鼎、盒、壺、甕,漆雙耳長盒、耳杯、卮,鐵鑿等。

08

雲夢5處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名單出爐
雲夢5處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名單出爐

鄭家湖墓地位于雲夢縣城關鎮,分布在楚王城遺址的東南郊,距龍崗墓地約1000米、睡虎地墓地約3000米。為配合當地市政建設,考古工作者在鄭家湖墓地連續開展考古發掘,除出土戰國晚期木觚外,還出土一批罕見葬具木闆畫。

出土中華“第一長文觚”的雲夢鄭家湖墓地,已發掘300餘座戰國至漢初的墓葬。日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雲夢縣博物館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宣布,該墓地出土一批精美葬具木闆畫,題材罕見,價值重要。

據悉,“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遴選推介活動由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文物局)指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漢大學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湖北大學文化遺産學院等聯合主辦。省内考古界各時段、各研究方向專家對初次名單進行了專業評選,從預選300項考古發現中遴選出150項,進入“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

“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工作

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最終決選出的“百大”名單将于近日揭曉

╱╱

這些有關

古代人類、古代社會和古代文化的

實物資料的重要考古發現

既是對長江文明輝煌成就的展示

也是對湖北考古百年征程的見證

來源 :孝感文旅 孝感槐蔭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