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曾是紅四方面軍虎将,解放戰争時變成一隻“綿羊”,内心很憋火

新中國的開國十大将中,論戰績、軍功,王樹聲比起粟裕、陳赓、肖勁光等,顯得并不突出。

他曾經是一員嗷嗷叫得“虎将”,為何從解放戰争時變成一隻“綿羊”了呢?

他曾是紅四方面軍虎将,解放戰争時變成一隻“綿羊”,内心很憋火

紅四方面軍核心将領,

1927年,王樹聲響應革命号召,積極參加革命。在黃麻起義時,他雖然沒當過兵,面對敵人一點不緊張,把敵人放近再打,表現出一定的軍事天賦。

他領兵打仗雖然是“門外漢”,經曆數次戰鬥洗禮,慢慢摸出一點門道,可是知道“排兵布陣”的方法。

當鄂豫皖誕生紅軍後,他編入31師,成為徐向前的部下。

他曾是紅四方面軍虎将,解放戰争時變成一隻“綿羊”,内心很憋火

1930年,王樹聲擔任大隊長,别人啃不下的硬骨頭,他率部揮舞着大刀沖殺,一個沖鋒撲向敵軍,戰場繳獲100多條槍和批子彈。紅一師迎來改變,他晉升為支隊長、團長。

新集一戰,他組建120人的敢死隊,爬上城牆與敵人展開肉搏戰,城門打開後,他與敵軍交戰,兄弟部隊攻入城中。此戰讓王樹聲名聲大噪。

雙橋鎮一戰,紅軍作戰7小時,殲敵5000多人,戰鬥結束後把王樹聲累得夠嗆。

随着,鄂豫皖蘇區仗越打越多,紅軍隊伍不斷擴編三個師,倪志亮是10師師長,王樹聲升為11師師長,陳赓為12師師長。

1932年四方面軍主力跳出外線作戰,他随主力一起開辟川陝根據地,在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中,屢立戰功。四方面軍擴編後,王樹聲升為軍長、方面軍副總指揮,成為四方面軍核心将領。

他曾是紅四方面軍虎将,解放戰争時變成一隻“綿羊”,内心很憋火

在紅軍時期,王樹聲論戰績,論軍功,堪稱一員虎将。

自從抗戰爆發後,這位虎将開始越來越低調,長期擔任副職,晉冀豫軍區副司令員、太行軍區副司令員等職。

抗戰結束後,中原軍區成立,擔任軍區副司令員兼1縱司令員。在中原突圍時,部隊分散突圍,皮定均率領7000餘人吸引敵軍向東突圍,他率領部隊向鄂西北開辟根據地。

因鄂西北自然條件惡劣,部隊困難,上級讓王樹聲部分散,張才千率一部分南渡長江,劉昌毅率領一部到大别山打遊擊。王樹聲因病回到解放區養病,輾轉上海、山東抵達晉冀魯豫軍區駐地。

他曾是紅四方面軍虎将,解放戰争時變成一隻“綿羊”,内心很憋火

1947年8月,他得知劉鄧大軍率領4個縱隊千裡躍進大别山,他坐不住,盡管身體還沒有完全康複,但馬上給黨中央寫報告,要求随大軍回大别山。

他抵達大别山後,開辟根據地,建立鄂豫軍區,擔任司令員,為劉鄧大軍有一個穩定的大後方起到很多作用。

當劉鄧大軍發起襄樊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王樹聲隻是策應主力作戰,趁敵軍兵力空虛大大縣城,給前線輸送糧食、兵員等。

他曾是紅四方面軍虎将,解放戰争時變成一隻“綿羊”,内心很憋火

王樹聲經曆二十多年的戰争,不再是當年那個隻會敢打敢拼的小夥子了。他考慮問題從局部想到整體,革命工作哪裡都需要有人。盡管内心很憋火,想去前線作戰,畢竟身體不允許。

王樹聲在解放戰争時期,顯得比其他大軍低調很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