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清已亡100多年,統治者早不在,為何還有守墓人?有誰給工資?

大清已亡100多年,統治者早不在,為何還有守墓人?有誰給工資?

即使這個世界陷入了瘋狂,仍然有我們必須守護的事物。——東野圭吾《沉睡的人魚之家》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這一生短暫如白駒過隙,卻又充滿變化。處在這個物質極其豐富的世界裡,我們窮盡一生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很多東西得到後仿佛又沒有了當初的那份悸動。是以,“信仰”、“洗禮”等字眼也頻繁出現在我們的生命裡。

是以,這個世界并不隻是一個單純的物質世界,還有能夠填充我們的精神食糧,滋養我們的堅定不移的信仰。今天要說的就是與信仰有關的故事,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他們又有着怎樣的信仰呢?

大清已亡100多年,統治者早不在,為何還有守墓人?有誰給工資?

1、關于守墓人

都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今天要說的便是比較少見的一行——守墓人。

應該很多人對守墓人的認識隻停留在電視劇中,那些達官貴人抑或是皇室子弟被貶至皇陵守墓,看起來像是一個苦命的差事。

但實際上,守墓人并不是一種我們想象中的低微卑賤的工作,相反是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職業。他們基本上是受命于特權者,聽從安排為特權者服務。清朝作為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同樣也有守墓人制度。後輩為先帝修建皇陵,而這些守墓人便擔負着守護的職責。

那時,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守墓人。能夠為先帝看守陵墓的人都有着特殊的身份和地位,我們都知道清朝有八期,而守墓隻有屬于正黃、鑲黃、正藍三旗的人才有資格。是以清朝的守墓人基本是内務府專派人員、八旗子弟以及朝廷任命的大臣。

他們還擁有皇族及八旗子弟的特殊待遇,收入以朝廷的俸祿為主,是以生活條件也比較好,基本上算是一份清閑且待遇很好的工作。另外,他們不需要繳納賦稅、不需要服役,有獨立的小院居住。由此便可看出,守墓人的身份地位都不一般,而且這也是一份有着特殊意義的職業。

大清已亡100多年,統治者早不在,為何還有守墓人?有誰給工資?

守墓人并不隻是簡單的守墓工作,除了日常的看管以外,他們還需要負責皇陵的内務、修繕和祭祀活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祭祀活動了,因為禮儀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是以他們需要準備貢品和舉行祭祀儀式,表達對先輩的尊崇。

就這樣,守墓人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基本上這份工作一幹就是一輩子了,并且還是子傳父業,世代守護皇陵,用自己的生命去守護那份對祖輩的敬重。

2、制度的衰弱

在溥儀退位前,民國政府頒布相關條例,對皇室的待遇比較優厚,其中也明确了對皇陵的守護條例。故而當時清朝的陵墓是可以享受祭祀的,并且民國政府還安排了專門的衛兵去守護。當時的守墓人就被分成了兩個派别,民國政府派遣的衛兵由政府分發工資,原來的部分守墓人則由内務府分發俸祿。

後來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很多守墓人也紛紛離開,隻有少數人因為對先輩的尊重和敬仰才留了下來,自願守墓。當時隻有在關外的三陵被守護得較好,因為那裡遠離政治中心,又有父死子繼的制度,是以祭祀活動和陵墓保護都是正常進行。

大清已亡100多年,統治者早不在,為何還有守墓人?有誰給工資?

1924-1928年,這四年是清陵損失最為慘重的。

當時時局混亂,很多守墓大臣監守自盜,倒賣陵墓内的奇珍異寶,還有很多使用暴力手段強行進入陵墓的人,其中最為人所知的便是孫殿英,他曾以剿匪的身份盜掘了乾隆皇陵墓和慈禧太後的定東陵,拿走了很多的金銀珠寶。

這些行為不僅是那個時代的悲哀,同時也是現在的悲哀。我們都知道現在很多文物考察和研究的進行都非常困難,他們的這些行為便會嚴重影響文物研究,并且産生了很大的阻礙作用。

3、信仰的诠釋

如今,清朝已經滅亡100多年,守墓人也換了一批又一批。雖然大部分人選擇了離開,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堅守了下來,至今保留着祭祀的習俗。留下來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八旗子弟和清朝官員的後裔,他們謹記守墓人的本職,帶着先輩的希冀一直守護着陵墓。

其實他們基本上是沒有工資的,當地的文物部門時而會發放一定的生活補貼,主要的收入還是來源于自己,比如發展旅遊業,做農家樂。

大清已亡100多年,統治者早不在,為何還有守墓人?有誰給工資?

于他們而言,這份工作并不是一份簡單的守護工作,是否有工資也不是重要的事情,因為這是一份特殊的職業,在這份職業裡飽含的是對先輩的敬仰,他們帶着獨有的榮耀感去進行祭祀活動,懷揣着對生命的信仰去将生活進行下去。

就像我們常說,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很多時候外界會刮起大風,而人類又是感情動物,是以身軀通常會動搖,但是蘆葦的根便是我們最後的立足點,隻要有這個根,無論受到怎樣的影響,都不會被拔起或抛棄。

是以,無論什麼時候,人都需要有自己的信仰。信仰,它與名利無關,不包含任何物質的東西,從精神上給予我們力量。隻有當我們滿懷信仰時,才能有更充足的動力前行。

大清已亡100多年,統治者早不在,為何還有守墓人?有誰給工資?

是以說,有信仰的人都是幸福的,因為内心的那份笃定是其他物質無法給予的,也正是因為這份信仰,在前進的路上才能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願我們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裡,能夠找到内心那份可以一直堅持下去的信仰,讓這份信仰為自己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去實作自己想要實作的東西,獲得自己想要的幸福和自在,成為自己的主角,讓生命這段旅程充滿奇幻色彩和堅定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