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獻給上帝的禮物,中世紀最偉大的城市——“新羅馬”探秘

“新羅馬”溯源

公元三世紀以後,安東尼王朝''

五賢帝

''的黃金時代走向終結;''

羅馬和平

''被''三世紀危機''所取代。公元327年,君士坦丁一世即位,他在打敗以馬克西米安為首的各地軍閥之後,決定離開前幾任皇帝就不再駐跸,已經被戰火吞噬數次的羅馬城。他将新都選址在曾被塞維魯皇帝摧毀的希臘古城

拜占庭

的遺迹上。皇帝借着''

基督教的托夢

''将未來一千年的首都,差別于羅馬的''

新羅馬

''定在了這裡。

随着帝國西部分崩離析,地中海帝國的重心從亞平甯半島轉移到了希臘,從滿目瘡痍,農業、軍備與貿易多重崩潰的西歐遷到了經濟富庶、貿易繁榮、文教昌隆的東部地區。缺少地理屏障與戰略支撐點的帝國西部在哥特人、汪達爾人、匈人和倫巴第人的輪番打擊與滲透下走向

解體

蠻族化

三世紀危機以來的戰亂已經極大地打擊了帝國西部的公路網與環地中海貿易系統,莊園經濟的封建化又與日耳曼人的融入合流,将曾經的集權帝國體系腐蝕。蠻族南下的巨大壓力加劇了高盧、伊比利亞諸行省的離心,南北縱貫的亞平甯山脈也不利于軍事防禦。坐落在台伯河平原上的羅馬城易攻難守。不利的戰略态勢加上日益猛烈的北方攻勢,舊帝國的解體在所難免。晚期的西部皇帝隻能栖身于沼澤遍布的拉文那來勉強維持這個越來越需要哥特人扶持的朝廷。

相反,

小亞細亞

叙利亞

埃及

富庶的農業供養着帝國東部,

希臘

發達的海洋經濟與文化傳統滋潤了這裡。更重要的是,新都君士坦丁堡地處

亞細亞與歐羅巴

的交界,将整個地中海的貿易

一并把持

。三面環海、城牆環繞的新都

固落金湯

。帝國的其餘部分供養了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又作為無法撼動的戰略支點,保護了整個東部帝國。君士坦丁堡不僅是亞歐貿易的中樞,也是帝國的統治大腦、軍事大學營和精神象征。也許從未有一座首都能夠有君士坦丁堡這樣不可逾越的象征意義。

所有對帝國的侵略如果不能拿下君士坦丁堡,就永遠無法在戰略上擊敗帝國。

獻給上帝的禮物,中世紀最偉大的城市——“新羅馬”探秘

''新羅馬''複原圖

“新羅馬”程序

皇帝認定的新都建立在拜占庭城的舊址上,位于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南岸,東望小亞細亞,南面馬爾馬拉海,将東西兩翼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牢牢鎖住。這座''新羅馬''不僅同樣擁有羅馬的七丘、台伯河和元老院,還有宏偉程度前無古人的大皇宮、聖索菲亞大教堂與大競技場。從任何層面上來看,''新羅馬''(NowaRoma)的規模都遠遠超過了台伯河畔的舊都。公元330年5月11日,皇帝親自主持了盛大的新首都落成典禮,狂熱的公民為了歌頌建造者的功績,将''新羅馬''冠以皇帝的名字,''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olis)。君士坦丁一世的青銅雕像高聳于新首都的中央,眺望着他親手打造的宏偉城市。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後繼者不斷建造,将她變得更加華麗。在厚重漫長的狄奧多西城牆保護下,這座偉大城市将光輝遠遠灑入馬爾馬拉海。

新羅馬,在未來的一千年裡成為了歐洲最偉大的城市

獻給上帝的禮物,中世紀最偉大的城市——“新羅馬”探秘

君士坦丁一世将新羅馬獻給上帝

作為對''

永恒之城

''羅馬的繼承者,新羅馬城内同樣擁有七座山丘,從北向南穿過城市的小河利克斯河也被比附為台伯河。最主要的是,君士坦丁一世和後繼的狄奧多西一世、希拉克略以及查士丁尼一世在城市的南段修建了宏偉的建築群。狄奧多西一世建築了環繞城市外圍的狄奧多西城牆,這段城牆将城市與外圍陸地隔離,其雙層的城牆與護城河在接下來的一千年裡令一批又一批侵略者無功而返。

“新羅馬”構造

君士坦丁堡的9個主城門中,最著名的莫過于''

金門

'',這是皇帝出行、凱旋以及舉辦大型儀式的通道。金門由白色大理石裝飾的三聯拱門與兩側大廈組成。其上曾經放置着狄奧多西一世的雕像與十字架,不過毀于公元740年的地震。穿過金門,沿着大道前行,便是阿卡狄烏斯廣場。和舊羅馬一樣,一個接連一個的廣場将城市集聚在了一起。阿卡狄烏斯廣場上坐落着阿卡狄烏斯皇帝的記功圓柱,人們可以

攀緣

柱子裡的233級台階直至頂端,俯瞰整個君士坦丁堡、博斯普魯斯海峽和小亞細亞。阿卡狄烏斯廣場之後便是公牛廣場、以及面積最大的狄奧多西廣場。狄奧多西廣場是城市的主要商業區,在帝國存續的時光裡,來自整個地中海世界與遙遠東方的商品在這裡被交易;直到土耳其人的大巴紮取代這裡。離開狄奧多西廣場繼續深入,就是帝國的政治商業中心,君士坦丁廣場。你已經逐漸接近這個偉大帝國的核心地帶。君士坦丁堡元老院前,是廣場中央高大的君士坦丁紀念柱。紀念柱頂端矗立着手持金球,以

阿波羅

形象俯瞰着整座城市的君士坦丁大帝青銅雕像。

獻給上帝的禮物,中世紀最偉大的城市——“新羅馬”探秘

奧古斯都廣場模型

都城的最後一個廣場,則是以黑色大理石鋪就的奧古斯都廣場。如其之名,你已經來到羅馬帝國的心髒部位。這裡是一路進城的主幹道梅耶大道的終點,也是帝國公路系統的端點,矗立着帝國公路零公裡的标志。廣場東側的瑪格納宮是君士坦丁堡大學的所在地,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學機構之一,整個中世紀,古希臘、羅馬的學術、思辨與法學傳統在這裡得到了延續升華。

獻給上帝的禮物,中世紀最偉大的城市——“新羅馬”探秘

今日聖索菲亞大教堂

廣場北邊,便是名垂千古的聖索菲亞大教堂。這座教堂經曆三次修建,公元537年查士丁尼一世将其最終揭幕。他建成了一座有着最大直徑達31.24米、高55.6米的巨大穹頂的拜占庭式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擁有多達107根立柱和遍布内壁的華美鑲貼畫。用普羅柯比的話說:''

它高聳入雲。從城市中矗立而起,俯視周遭;它是城中之物,但有超俗之美

。''直到1453年城市陷落,她一直是君士坦丁堡牧首的坐堂,也是整個東正教世界的精神象征。

獻給上帝的禮物,中世紀最偉大的城市——“新羅馬”探秘

君士坦丁堡的馬戲和競技場

廣場西南側,是模仿羅馬大競技場建立起來的君士坦丁堡競技場。競技場長450米,寬150米,可以容納多達十萬名觀衆。U形賽道的東端設立了專門的皇帝看台,有密道與皇宮相通。皇帝時常前來觀賽,順便聽取市民聲音。久而久之,賽車競技的觀衆分為''藍黨''、''綠黨''等政治化的觀衆群體。帝國的社會問題時常在這裡傳達到皇帝耳中,甚至引發了查士丁尼時代著名的''

尼卡暴動

''。賽道北邊屹立着青銅鎏金驷馬雕像,賽道内側則布滿了各式雕像,不過流傳至今的隻有公元390狄奧多西皇帝取自埃及盧克索神廟的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如今隻存磚芯的君士坦丁方尖碑,以及來自希臘德爾斐神廟的普拉提亞祭壇。祭壇由一條8米高的青銅蛇支撐,上面是三個蛇頭支撐的金碗。今日因僅存其下半部分,而被稱作''

蛇柱

''。

獻給上帝的禮物,中世紀最偉大的城市——“新羅馬”探秘

狄奧克拉大皇宮

競技場東側,奧古斯都廣場南邊,與聖索菲亞大教堂相望的便是帝國的核心,狄奧克拉大皇宮。大皇宮坐落在全城的制高點上,總面積超過一萬九千平米,安置着皇室、衛隊、宮女以及宦官兩萬多人,是中古時代環地中海最輝煌的宮殿。月桂宮、金宴殿、燈塔聖母教堂以及新教堂等裝潢奢華,充滿古典時代氣息的建築組成了大皇宮,古拜占庭城的城牆則成為了她的外牆。大皇宮不僅是皇帝的住所,也是帝國朝政的中樞。從這裡傳出的

政令

無時無刻不影響着地中海世界的局勢。

獻給上帝的禮物,中世紀最偉大的城市——“新羅馬”探秘

鼎盛時的君士坦丁堡大皇宮

鼎盛時期的君士坦丁堡城裡有2座劇場,4座巴西利卡,8個豪華公衆浴池,153個私人浴池,52道沿街柱廊,5座糧倉,8條高架水渠,14座教堂,14座宮殿和4388座貴族宅邸。如同羅馬城一樣,君士坦丁一世和瓦倫斯等皇帝們修建了宏偉的高架水渠、巨大的水庫來供水。君士坦丁一世更是在大競技場和君士坦丁廣場之間修建了一座地下水庫,因其宏偉幽深的廊柱設計與著名的美杜莎柱台,也被稱為地下宮殿。以宙克西帕斯浴場為代表的公共浴池仍然重複着羅馬城戴克裡先浴場的恢宏大氣。正如千年後建築大師米瑪爾·錫南在其舊址上建立了許蕾姆蘇丹公共浴場一樣,羅馬人的洗浴文化被後來的土耳其人傳承,方才有了今日的土耳其浴。

獻給上帝的禮物,中世紀最偉大的城市——“新羅馬”探秘

1453年4月30日穆罕默德二世攻入君士坦丁堡,羅馬帝國最終滅亡

“新羅馬”芳華

倘若君士坦丁堡仍然存在,她的美妙仍會令人驚歎。毫無疑問,君士坦丁堡以''新羅馬''的名号超越了舊羅馬。她在中世紀成為了地中海世紀最偉大的城市,東羅馬文學稱之為''萬城之女王'',西歐人稱之為''君士坦丁的羅馬'',維京人稱之為''偉大之城'',斯拉夫人則稱之為''沙皇格勒''、''上帝之城''。可以說,君士坦丁堡是古典時代城市建設的集大成之作,其精神氣質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