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官婉兒,既是才女,也是政治高手,可惜死後竟無葬身之地

上官婉兒在唐代的傑出女性中大名鼎鼎,不僅因為她是武則天的第一大秘,更是因為她參與了從武則天稱帝到李隆基政變期間一系列大事。

不過,在那個女權崛起,血腥殘酷的時代,除了武則天一人,幾乎所有參與高層政治的女性最後均無好的結局,上官婉兒也一樣,風光鬥争了大半生,最後落得身首異處,死無葬身之地。我們就來看看一代才女經曆了怎樣的一生。

出身名門,突遭橫禍

上官婉兒出生于名門世家,祖父上官儀曾任高宗朝的宰相。不過,上官儀的政治敏感性卻很差,當武則天作為皇後權勢熏天時,高宗問計于上官儀,上官儀居然毫不顧忌地對高宗說道:“皇後專橫,海内失望,應廢黜以順人心。”并自告奮勇為高宗草拟廢後诏書。

上官婉兒,既是才女,也是政治高手,可惜死後竟無葬身之地

上官儀

而此時的宮中遍布武則天的耳目,消息很快傳到武則天耳中,當武則天氣勢洶洶趕到高宗案前,拿起诏書質問高宗時,高宗毫不猶豫地便把上官儀賣了,聲稱是上官儀出的主意。而武則天當然不會留情,直接制造了一個冤獄誣陷上官儀謀反,将其與兒子一起斬首,家産抄沒。

才華顯現,奉诏入宮

此時的上官婉兒尚在襁褓之中,與其母一起被貶入掖庭為奴。而上官婉兒長大後完美繼承了祖父的優點,極具才華,而其母也對其大加培養,雖然生活在掖庭之中,但并不妨礙上官婉兒才華的橫溢,而這一切,竟然傳到了武則天的耳中。

在上官婉兒14歲那年,武則天召見了她。上官婉兒的命運在此刻被改變,在武則天當場出題的考察中,上官婉兒對答如流,舉止得體,令武則天龍顔大悅,當即下令免去其奴婢身份,并将她留在了自己身邊。從此,上官婉兒成了武則天的親信,掌管宮中诰命,也就是替武則天草拟、釋出各類重大公告,相當于武則天的第一大秘。

上官婉兒,既是才女,也是政治高手,可惜死後竟無葬身之地

上官婉兒與武則天

在武則天稱帝後,晚年養了兩個男寵,就是張氏兄弟,而對作為親信的上官婉兒,武則天也毫不避諱,以緻上官婉兒春心大發,與張昌宗勾勾搭搭。不料有一次卻被武則天撞見,被打翻醋壇子的武皇拔取金刀,插入上官婉兒前髻,傷及左額,且怒目道:“汝敢近我禁脔,罪當處死。”虧得張昌宗替她跪求,才得赦免。

婉兒因額有傷痕,便在傷疤處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以遮掩,卻不知如此顯得更加嬌媚。宮女們皆以為美,有人偷偷以胭脂在前額點紅效仿,這便是唐代紅梅妝的來曆。

上官婉兒,既是才女,也是政治高手,可惜死後竟無葬身之地

在武則天統治時期,上官婉兒對其精心侍奉,充分發揮了其曲意迎奉,八面玲珑的政治才能,深得武皇信任,又利用自己在武皇身邊的獨特條件,大力培植自己的勢力,可謂是一時權勢熏天,被稱為“女宰相”。她與武則天之間的主仆關系在曆史上也被傳為佳話。

臨危不懼,再起波瀾

武則天死後,中宗李顯繼位,而婉兒之前便與中宗有過私情,于是順理成章被中宗封為昭容,依然掌管起草诏令。

不過中宗幾十年被武則天壓抑貶斥,早就養成了膽小怕事,軟弱無能的性格,一生被戴了無數綠帽。而上官婉兒及時看出了這一點,于是與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私通,并将其介紹給了中宗的韋皇後。

而韋後與中宗一起受了幾十年的苦,此刻又值中宗軟弱,便做起了女皇夢。上官婉兒與武三思的加入令韋後實力大增,在武三思的策劃下,擁護中宗繼位的五位李唐老臣全部被處死,而武三思與上官婉兒則權傾一時。

上官婉兒,既是才女,也是政治高手,可惜死後竟無葬身之地

後來,太子李重俊感到自己的地位被嚴重威脅,于是發動政變沖入武三思府中将其全家誅殺,又直奔皇宮企圖誅殺韋後與上官婉兒。這也許是上官婉兒一生中最危險的一刻,當面對叛軍之時,婉兒急中生智,跑到中宗面前,對中宗喊道:“觀太子之意,是先殺上官婉兒,然後再依次捕弑皇後和陛下。”

本來太子隻是想誅殺武三思韋後一黨,并沒有要造反的意思,但此刻怎麼也說不清了,在皇帝的指令下,叛軍猶豫不決,最終太子兵敗被殺。上官婉兒逃過一劫。

政治投機,竹籃打水

武三思死後,上官婉兒最大的靠山自然便是韋後,但婉兒看出韋後才薄德淺,跟着她風險極大,于是便準備腳踩兩隻船,靠上當時勢力最大的太平公主。

上官婉兒,既是才女,也是政治高手,可惜死後竟無葬身之地

上官婉兒劇照

果然,韋後設計毒死中宗皇帝,準備立年幼的李重茂為太子,自己獨掌大權伺機稱帝,而在草拟中宗遺诏時,上官婉兒及時與太平公主達成默契,加入“令韋後知政事,相王李旦參決政務”的語句,而相王則是後來的睿宗,玄宗皇帝李隆基的父親。這樣一來,婉兒便向李唐宗室表了忠心,希望在即将到來的權力鬥争中赢得自己的保命護身符。

果然沒過多久,韋後便在安樂公主等一幫死黨的擁護下準備學習武則天稱帝,但她卻忘了,武則天為稱帝辛苦經營了三十年,從朝局到大臣無不在其掌控之中,而最終在晚年還是決定還政于李唐家族。

而韋後隻是借着中宗軟弱及一幫走狗打擊異己,暫時獲得了朝廷大權,而此時,李唐家族一顆冉冉興起的新星,臨淄王李隆基已經在暗暗培植自己的勢力,特别是禁軍進階将領不僅對韋後一黨極為反感,而且還投靠了李隆基。

上官婉兒,既是才女,也是政治高手,可惜死後竟無葬身之地

唐隆政變

是以,當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合發動唐隆政變之時,韋後與安樂公主一黨毫無反擊之力,春秋大夢在一夜之間被擊碎,最終落了個人頭落地,香消玉殒的下場。

而上官婉兒,本以為憑借着與太平公主一道草拟的有利于李唐家族,特别是相王李旦的中宗遺诏,能在此次政變中全身而退,甚至進入李唐宗室的核心圈層。但很可惜,他遇到的可是後來一代明皇的李隆基。

“此婢妖淫,渎亂宮闱,怎可輕恕?今日不誅,後悔無及了。”這是李隆基對上官婉兒的最後決定,一代才女,權傾一時的女官上官婉兒人頭落地。

後來,太平公主感念其功勳為其修了一座陵墓,不過後來太平公主謀反被誅殺,上官婉兒作為其生前同黨也被再次清算,屍骨極有可能被拖出焚毀,隻留下一座空墓。

上官婉兒,既是才女,也是政治高手,可惜死後竟無葬身之地

縱觀上官婉兒的一生,才華與政治頭腦始終伴随其短暫生命的成成浮浮,作為一介奴婢,能在能人輩出的唐代做到一時權勢熏天,特别是能在武則天身邊十幾年全身而退,可見其深厚的政治功底。

不過,上官婉兒作為一個在封建男權時代的危險女性,當李隆基決定終結唐代女人政治幾十年的曆史,重新樹立李唐家族男子武威的背景下,無論婉兒是否有功于李唐家族都已經不再重要了,而鏟除自武則天以來的女性掌權奪位的隐患則成了李隆基必須要做的事情,後來太平公主的命運便意味着唐代女性掌權時代的終結。上官婉兒成為李隆基的刀下之鬼也就顯得是再平常不過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