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細談友邦人壽如何從傳統資料庫實作最佳上雲傳統IT基礎設施的現狀和挑戰資料庫雲原生化遷移 未來演進和展望

本篇内容将從3個部分為讀者介紹關于友邦人壽從傳統資料庫遷移上雲的實踐,進一步介紹友邦人壽在傳統IT基礎設施的現狀和挑戰、遷移上雲的過程及未來的演進和展望。

  • 傳統IT基礎設施的現狀和挑戰
  • 資料庫雲原生化遷移
  • 未來演進和展望
細談友邦人壽如何從傳統資料庫實作最佳上雲傳統IT基礎設施的現狀和挑戰資料庫雲原生化遷移 未來演進和展望

友邦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是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人壽保險集團,覆寫18個市場。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是友邦保險有限公司全資持股的壽險子公司,統一經營友邦保險在中國内地的壽險業務。2020年7月,友邦人壽正式成為中國内地首家外資獨資人身保險公司。

在 IT設施演化的基礎道路上,從實體機到虛拟化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包括硬體成本和運維成本,一步步地提升了傳遞速度并且基于 VM 架構擁有了一定的彈性和容錯能力。但是,業務的變化日新月異,多個保險公司的 IT都在秒殺面前栽了跟頭。傳統IT基礎設施無法滿足企業應用快速部署、企業彈性拓展力不足、老舊的系統建設導緻資源被大量的浪費。

業務與産品,對技術的預期也越來越高。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系統的穩定性運作,技術要做到省、快、好、穩。

(1) 遷移上雲裡程牌

這麼多同行的案例擺在面前,友邦CTO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保證系統的穩定性,這其中就包括了非常有前瞻性的一步即探索計劃——上雲。

2015年,集團層面制定了CloudFirst戰略,推動業務系統從傳統資料中心遷移上雲。

2016年,友邦旗下電商業務系統率先遷移到阿裡雲金融雲上,公司首個上雲的業務系統。

2018年,核心SAPS4财務系統遷移到阿裡金融雲。相比傳統線下部署方案,成本大幅降低,穩定性大幅提升。

2020年,疫情對線下保險沖擊,友邦在極短的時間内全面實作了雲教育訓練、雲招募、雲管理,保障了内部營運以及外部服務的連續性。

2021年,完成約60%核心業務系統上雲,在2023年,友邦人壽努力實作超90%的系統部署在雲上的目标。

(2) 遷移上雲資料架構解決方案

以下是友邦階段性的資料架構方案,保險行業的發展嚴重依賴資料,但是資料的收集和高效使用一直都是個難題。今天的保險行業,很多關于客戶體驗的問題根源都在這裡,資料架構最終要解決的也就是這個問題。

細談友邦人壽如何從傳統資料庫實作最佳上雲傳統IT基礎設施的現狀和挑戰資料庫雲原生化遷移 未來演進和展望

同時希望借着上雲這個機會,利用網際網路的技術觀念和方法論來碰撞金融行業的技術理念,以及為内部複雜的流程體系打造一個更好的技術架構,也希望上雲有一個平滑穩妥漸進的方案。

遷雲是一個跨度數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資料要如何平穩的過渡?如何在遷雲的各個階段相容?

目前的架構是把核心系統放在雲下IDC的,對資料進行核心的業務運算。而業務系統放在雲上來直接面對營銷員、面對客戶,雲上的業務系統收入資料之後完成業務處理,然後通過一步處理的方式寫回到雲下的核心系統。核心系統處理完,根據業務需要将資料分成實時、準實時和批處理。也就是非實時的資料有兩種方式傳回到雲上,對于非實時資料采用阿裡雲的Kafka、Dataworks、Maxcompute等大資料工具進行處理,然後采用 Hologres以及Quick BI 等方式進行透出。對于實時資料以CDC 的方式,以DTS 作為工具傳輸到雲上的 PolarDB。首先形成一個貼源分發庫,将雲下所有的資料以及雲上實時産生的資料統一彙總在一起。然後再分别分發給大資料或統一查詢服務,封裝成一個 API提供給業務系統進行查詢。

在 OLTP 的業務場景中DTS 和PolarDB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DTS,資料上雲重要鍊條。平滑遷移:實作源庫到目标資料庫的結構、全量、增量資料平滑遷移,資料遷移完成,業務流量可以無縫切換到目标資料庫;品質有保障:支援對應源和目标資料的校驗,對不一緻的資料可實作自動訂正,保障資料的一緻性和業務的可用性;回退有方案:業務切換到目标庫後,可将增量資料反向同步回到源庫做備份,遇到故障後業務流量可以即刻切換源庫,保障業務的連續性;多源支援:支援多達20多種資料源和目标庫引擎,實作同、異構資料庫之間的遷移、整合、異地容災、資料實時內建、資料中台建構等功能。

PolarDB一寫多讀,讀寫分離。自動讀寫分離,不用程式任何改動,充分利用資料庫能力;多達15個隻讀,滿足不同場景資料隻讀隔離需求。PolarDB計算與存儲分離。計算引擎快速擴容,無論水準擴容還是垂直擴容,都能在5分鐘内完成;超大存儲,按量使用,業務不需要考慮更新存儲的問題。PolarDB 并行查詢。并行查詢,複雜查詢充分利用查詢性能,滿足統一查詢服務複雜SQL和報表查詢要求。PolarDB金融級安全特性。OpenAPI實作特權賬号管理、透明資料加密( TDE )、傳輸加密(SSL)、通路白名單、DB操作審計、全量SQL審計、資料庫/表級/行列粒度通路控制(DMS)、敏感資料發現和脫敏(DMS)。

 未來演進和展望

(1) 加速上雲轉型打造資料科技驅動型公司

整個保險行業在加速數字化發展,正在經曆着從關注保單關注産品到關注人、家庭健康的轉變中。在這個過程中積極主動的進行數字化轉型,成為了必選項。其實我們已經看到頭部的保險公司都在積極地轉型,幾乎都在重點投入科技,提升自己的科技實力,期望運用新的數字科技孵化全新的保險産品,對保險的定價理賠以及使用者體驗等方面進行重構。

相比傳統模式耗時3-6個月采購伺服器,雲上隻需以天為機關就能完成系統的資源和環境,效率明顯提升;成功支撐“開門紅”流量洪峰,雲技術幫助保險企業擴大了接觸客戶的可能性和銷售的範圍;打通資料孤島,加速資料中台建設,優化資料模型,進一步最大化資料資産價值。采用雲計算比較靈活的方式,可以使我們所花的每一分錢都物有所值,并且可以高效支撐業務高速增長。

保險行業要上雲不隻是為了節省成本和提升穩定性,也在積極的探索新的可能性,應對全新的機遇和挑戰。上雲隻是為探索新科技提供一個起步的平台。

(2) 技術演進路徑

2015年至2018年,傳統IDC 1.0。硬體采購周期長,無法快速伸縮;複雜的人工運維;制定CloudFirst戰略。

2018年至2023年,遷移雲化2.0。雲作為IT基礎設施;充分利用雲彈性、靈活性的能力;雲技術紅利合理控制成本;基于雲特性的架構演進;擁抱雲原生。未來,深化雲原生3.0。單元化、異地多活、智能流量配置設定、多中心部署、數智化及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