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大貪官,嘉慶皇帝把他扳倒之後,在他家查出的财産,光白銀就有8億兩,如果再加上其它古玩字畫、珍寶,他A錢的銀兩怎麼着也得10億往上。2001年,美國人稱和珅是當時的世界首富,就連同時期的梅耶·羅斯柴爾德也比不上他。不過,和珅貪是貪了點,但他卻是一個有才學、懂權謀、會溜須拍馬之人。

和珅,字緻齋,原名善保,乾隆十五年(1750年)出生在福建,是滿洲正紅旗人。三歲那年,母親因難産去世,父親常保也在他9歲時因病離世了,沒了長輩庇護的和珅,經常遭到同族兄弟的排擠,于是和珅就在心底暗暗發誓,将來一定要出人頭地,混出個人樣來。後來,和珅考上了鹹安宮,他不但飽讀詩書,精通四書五經,還會滿、漢、蒙、藏四種語言,成為了一個大才子。
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之後,和珅就開始琢磨如何接近乾隆了,他憑借大學士英廉孫女婿的身份,承襲了“三等輕車都尉”這個官職,不過這隻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官,和珅并沒有放在眼裡。不久之後,他又先後當上了三等侍衛、儀仗隊員,一步步接近了乾隆。一次偶然的機會,和珅展露出了他博學多才的一面,是以得到了乾隆的賞識,于是,他在26歲那年就當上了戶部侍郎。
在那之後,和珅漸漸取得了乾隆的信任,每當乾隆遇到問題時,他往往能第一時間出頭解決。另外,和珅還是乾隆的“移動小金庫”,為了找一個合理的理由給乾隆搞錢,他開創了“議罪銀制度”,凡是犯罪的官吏,隻要把“罰銀”交到内務府,就可以差別對待。内務府是乾隆的“私人錢包”,從自己的錢包裡拿錢,相信任何人都挑不出來毛病。
不但如此,和珅除了會給乾隆“賺錢”外,還會給他“省錢”。一次,河北一帶發生了旱災,當地農民不但顆粒無收,還欠了不少外債,為了活下去,他們已經把能吃的都吃了。為了避免暴亂發生,乾隆隻得下令開倉放糧,救濟百姓。然而,乾隆的一番好意卻被有心人利用了,為了貪點小便宜,很多不愁吃穿的人都混在其中,假扮災民領取救濟糧。
與此同時,為了逃避檢查,他們還會煽動災民哄搶糧食,給朝廷造成了極大困擾。顯而易見,這麼下去的話,朝廷的糧庫也要沒一半,如果沒辦法辨識真災民,隻能停止放糧了。和珅是個聰明人,他知道乾隆不可能停止放糧,但為了省錢,他隻有想點别的辦法。于是,他就吩咐下級官員,讓他們在赈災的粥中摻一些沙子進去。
可是沒過兩天,舉報和珅A錢赈災糧的折子就一個接一個地遞到了乾隆面前,乾隆了解事情始末之後,對群臣說道:“他做的沒錯。”原來,和珅這麼做隻是為了篩選災民,一般來說,隻有真災民才不會在意粥中的沙子,可是那些假災民就不一樣了,他們不會為了一口摻沙的白粥混在這裡。最後,假災民都自行散去了,赈災糧問題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