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始皇為何甯可背負千古罵名,也要攻下一塊荒地?如今才知他偉大

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賈誼 《過秦論》

周超創立之初,周武王采用了分封諸侯王鎮守邊疆的方式來管理國家。然後整個周朝的權力配置設定就像是分蛋糕,将近八百年之後周朝這塊蛋糕早已經被諸侯王們瓜分殆盡,周王室再也沒有餘力來制衡勢力愈發膨脹的諸侯王們,周天子也成了一個沒有實權的傀儡君王。從此之後我國就進入了春秋戰國的亂戰時代,戰亂持續了549年,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

秦始皇為何甯可背負千古罵名,也要攻下一塊荒地?如今才知他偉大

秦始皇能夠統一六國其實并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不僅有天時地利,還有秦國之前曆代君主和名臣的通力合作。秦國相對于其他六國來說比較偏遠最初也隻是一個不太起眼的小諸侯國,但是在其他諸國為了中原地區的土地争得面紅耳赤的時候,秦國就默默地厲兵牧馬發展自己的國力。

秦始皇為何甯可背負千古罵名,也要攻下一塊荒地?如今才知他偉大

因為秦國在西戎偏遠地區,臨近遊牧民族羌族,但是羌族又不像北面的匈奴、胡人那麼殘暴,正好能給秦國訓練騎兵又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像燕國就要用大量的兵力來鎮守北疆抵禦匈奴)。再加上關中地區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裡,秦國就這樣不聲不響地發展成了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然後就是人和,秦孝公和商鞅是秦國開始走向繁盛的關鍵轉折點,商鞅改革了秦國在戶籍以及軍隊上的一些不足之處,并且實行了嚴明的法律,秦孝公在位的時候非常信任商鞅,并且大力支援商鞅革新,是一對名副其實的明君賢臣。隻可惜秦孝公死後商鞅就被五馬分屍。

秦始皇為何甯可背負千古罵名,也要攻下一塊荒地?如今才知他偉大
秦始皇為何甯可背負千古罵名,也要攻下一塊荒地?如今才知他偉大

除了商鞅之外秦國還有很多的名将,最出名的就是秦昭襄王時的殺神白起和嬴政時期的王翦父子。白起被列為戰國兵法家之首,白起在他30多年的戎馬生涯中一共斬殺敵軍175萬左右,幾乎将魏國、南韓打廢,趙國打殘。而王翦則是覆滅了燕國趙國和楚國,他的兒子王贲也滅了魏國和齊國,将嬴政送上了帝王寶座。當時百姓已經承受了500多年的戰亂,早已經疲憊不堪。正所謂大亂之後必要大治,可惜打下江山的嬴政似乎并不明白這個道理。在他成為秦始皇之後還是一直在征戰天下,也就是賈誼在《過秦論》中寫到的百越之地,對比到今天也就是從長江三角洲地區一直到兩廣地區。

秦始皇為何甯可背負千古罵名,也要攻下一塊荒地?如今才知他偉大

根據史書記載,秦始皇統一中原之後的第二年就開始策劃對百越之地的軍事行動,雖然文臣武将都在阻擾秦始皇的決定,但是秦始皇還是固執己見,同年就集結了50萬的兵力南征(尉屠雎發卒五十萬為五軍)秦朝第一次對百越的軍事行動可謂是慘敗,50萬人隻回來了不到20萬。秦始皇不撞南牆不回頭,五年之後再次集結了30萬士兵,終于将百越收入秦朝的版圖。按當時來看百越實屬可有可無,但是這也是華夏第一次掌控百越地區,可謂是功在千秋,到了現在我們才能知道秦始皇的偉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