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工匠在乾隆面前公然造假,假成果在故宮放了200年,無人發現不對

一工匠在乾隆面前公然造假,假成果在故宮放了200年,無人發現不對

《神話》中的易小川和玉漱公主曾經一本正經地忽悠秦始皇,把手機說成鏡子,氣得旁邊的穿越者趙高有苦說不出。這樣的情節也就電視劇裡能上演,現實古代生活中想忽悠皇帝,難度還是很大的。當然,這并不代表沒人能做到。

一工匠在乾隆面前公然造假,假成果在故宮放了200年,無人發現不對

曾經有個工匠在乾隆皇帝面前公然造假,假成果在故宮展出了200多年,一直沒人發現不對,直到現代。如今這假成果就位于紫禁城甯壽宮區皇極門外,去故宮珍寶館參觀的遊客,基本都能看見。

一工匠在乾隆面前公然造假,假成果在故宮放了200年,無人發現不對

“甯壽”這兩個字一聽就寓意好,但在明朝時期,這裡隻是一些太妃養老的地方,有零散幾座宮殿。到了清朝,情況不一樣了。先是康熙皇帝花費了好大一番功夫,為嫡母孝惠章皇後修建了甯壽宮;乾隆皇帝與富察皇後生的嫡子永琏,曾經在這裡住,也在這裡早夭。

再到了乾隆時期,因為乾隆皇帝在位長達60年,退位後也依然要掌管朝政,是以他給自己安排的退休場所——甯壽宮也修建得十分精心,他照搬紫禁城乾清宮、養心殿與太和殿等的規制,把甯壽宮變成了小型紫禁城,這樣一來,甯壽宮的每個角落,自然都不能出差錯的。

一工匠在乾隆面前公然造假,假成果在故宮放了200年,無人發現不對

可這差錯偏偏就出了。出在哪兒呢?出在乾隆三十七年(1770年)工匠奉命燒造的“琉璃九龍壁”上。九龍壁,顧名思義,上面有9條龍的影壁,在古代皇帝都是真龍天子,普通人家的影壁上可能是花花草草,但乾隆居住地可不能如此“小家子氣”。

九龍壁上的每一條龍看起來都栩栩如生,尤其是中間的那條黃龍,威風凜凜,很有王霸之氣,代表着九五之尊。然而,九龍壁上有一條白龍腹部顔色不對,隻要湊近看,你就能發現這塊“琉璃磚”的顔色明顯比龍身其他地方深,就像褪色了。

一工匠在乾隆面前公然造假,假成果在故宮放了200年,無人發現不對

事情的真相當然不是褪色,而是白龍腹部這塊壓根不是琉璃磚燒制,純屬木頭湊上去的。據說這個造假的工匠名字叫馬德春,當年他與其他匠人一起趕工,無奈乾隆皇帝給的工期時間短,盡管他們夜以繼日工作,小心翼翼,還是出現了意外。

一工匠在乾隆面前公然造假,假成果在故宮放了200年,無人發現不對

一名工匠把白龍腹部的白琉璃打碎了。燒制琉璃是個精細活,需要掌控好火候等,花費很長時間才能燒出合适顔色的琉璃,但眼下如果再補充一塊,時間就來不及了。到時候乾隆皇帝“天子一怒,伏屍百萬”,工匠們都活不成。

一工匠在乾隆面前公然造假,假成果在故宮放了200年,無人發現不對

馬德春急中生智,用刷上白漆的楠木取代了那塊零件,其他工匠紛紛稱贊他聰明,約定保守這一秘密。結果,前來驗收的人真沒看出哪兒不對,乾隆皇帝更沒注意到這一細節。直到現代人發現琉璃磚“掉色”了,這一造假成果背後的真相才浮出水面。

如果碰上天氣晴好,你去故宮參觀七彩琉璃龍,可能會覺得光線投在龍身上時每條龍都“活”了起來,我國古代工匠的巧心與高明技藝盡顯。大概乾隆皇帝自己也想不到,天子眼皮底下也有人敢玩這種花樣吧。但這并沒讓九龍壁的價值減少,縱使白璧微瑕,它依然是舉世無雙的傳奇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