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原生(Cloud Native)這個概念,是由Pivotal的Matt Stine于2013年首次提出,雲原生對于不同的人群組織來講,有着不同的了解。
來看看CNCF對于雲原生的定義,雲原生技術有利于各組織在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等新型動态環境中,建構和運作可彈性擴充的應用。雲原生的代表技術包括容器、服務網格、微服務、不可變基礎設施和聲明式API。
這些技術能夠建構容錯性好、易于管理和便于觀察的松耦合系統。結合可靠的自動化手段,雲原生技術使工程師能夠輕松地對系統作出頻繁和可預測的重大變更。
業界目前主流的說法是雲原生=微服務+DevOps+持續傳遞+容器化。

想想看,如果将雲原生中這些涉及的技術都撸一遍,裡面涉及開發語言、開源元件、接口适配等等,無論是學習成本還是時間成本都會是巨大的工程。
如果有一個平台,能将雲原生涉及的功能整合在一起,,對于雲原生時代的開發者而言,将會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情。
Erda(爾達)就是這樣的一個平台:
Erda是什麼?
Erda 是新一代數字化雲原生 PaaS 平台,其核心包含三大子產品:研發效能平台、微服務治理平台、混合雲管理平台。
- 研發效能平台具備項目管理、API 管理、CI/CD、自動化測試、應用管理,從需求分析到上線傳遞,實作真正的一站式全流程管理。
- 微服務治理平台提供端到端的全鍊路追蹤,具備應用管理、監控、日志分析、APM 和微服務觀測等核心功能。
- 混合雲管理平台基于 Kubernetes(K8s)架構的容器雲服務,提供 K8s 的可視化管理、常見公有雲的資源管理和編排,以及立體式的智能監控告警,能夠将應用部署到不同的雲平台,實作混合雲架構。
官網:
https://www.erda.cloud/GitHub:
https://github.com/erda-project/do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