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

阿裡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

阿裡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

13家雲計算廠商進入RPA行業,人人可用的自動化時代正在開啟

全文約6600字,建議先收藏再閱讀

文/王吉偉

在RPA行業,雲計算廠商RPA的聲量并不算大,但它們卻是一股後勁十足且不容忽視的力量。甚至,很有可能在未來左右RPA市場。

7月28日,阿裡雲正式釋出了RPA4.0。相較去年7月在夥伴峰會簡單釋出阿裡雲RPA3.0的場景,這次新品釋出的聲音要大很多。當然,也因為關注RPA的人更多了。

兩年釋出兩個版本,阿裡雲RPA的疊代速度也算很快了。

4個月後,12月3日,華為GTS也釋出了AntRobot RPA 2.0。從之前的零星報道,到現在的正式釋出,華為的RPA列車也駛出了站台。

阿裡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

事實上,除了兩個正式釋出的雲RPA産品,其他雲計算廠商也沒閑着。9月,谷歌雲推出了低代碼自動化開發平台App Sheet Automation。11月,IBM釋出了全新的Cloud Pak for Automation(20.0.2)。而微軟的Power Platform,也于6月份正式在中國商用。

你以為推出RPA的雲計算廠商就有那麼幾家嗎?那就大錯特錯了。目前,除了阿裡雲和華為雲,國内推出RPA的雲計算廠商,還有京東雲、百度雲、紫光雲、蘇甯雲、浪潮雲等等。王吉偉頻道初步統計,至少已經有13家雲計算廠商進入RPA行業。把這些廠商往這一放,簡直就是雲計算市場分析的節奏。

能看到的是,在RPA廠商們催馬奮進的同時,雲計算廠商RPA的疊代速度也在加快。這些雲計算RPA,在正式推出之前就已經在為企業自身的各種業務流程自動化場景服務,有的則已經在大量為雲平台客戶提供服務。

這些雲計算廠商推出的RPA産品是怎樣的?有哪些特點?發展戰略又是怎樣的?

本文,王吉偉頻道為大家解讀。

第一部分:國内通用雲RPA

阿裡雲RPA

2019年7月26日,阿裡雲正式釋出了阿裡雲RPA3.0,定位專業、智能、被內建。今年釋出的阿裡雲RPA4.0,則圍繞“更專業、更智能、深化內建”方向,同時對可視化開發、錄制和AI等多個方面進行了重大更新,以進一步滿足客戶業務需求,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高效、安全、智能的服務。

阿裡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

阿裡雲RPA4.0采用主流C/S架構模式,前端用戶端采用.net平台,基于Windows系統具有自主研發的SDK及各項功能,後端服務端采用Linux(CentOS)作業系統,提供各類背景服務群組件。同時本次更新将服務型機器人、有人值守機器人、無人值守機器人的用戶端歸一,使架構更加精簡。

阿裡雲RPA 4.0相對于之前版本的更新,品牌、視覺、可視化開發等無需多講,這方面有RPA産品的趨同性。其在錄制方面比較有特色,官方将其總結為無限錄制:全面覆寫。意即,使用者想使用的自動化的地方,都能實作錄制。

RPA 4.0的錄制分為标準錄制、圖像錄制以及OCR錄制三個闆塊,在後兩個闆塊中通過AI算法及OCR引擎實作更多圖像與文本在内的非标控件的自動化,已覆寫更多應用場景。

阿裡雲RPA前身叫作碼棧,2011年誕生于淘寶,是國内最早一批的RPA類産品。開始為阿裡巴巴集團的内部工具,主要為解決内部員工工作量過大、重複性過高的問題,尤其是雙11期間提效表現突出。

2017年就已服務30萬電商商家,日流程運作數達千萬級。2018年阿裡雲RPA進軍财稅、金融、數字政府等領域,在多個行業擁有超過100項的成型案例。

目前,阿裡雲RPA已被超過50萬各行各業的使用者采用,可跟蹤到的執行總次數已突破120億次,阿裡雲RPA為使用者提升了3-10倍的效率。

華為雲AntRobot RPA

事實上,去年華為就低調釋出了RPA産品。是以,在12月3日的華為GTS首屆技術服務夥伴大會,所釋出了新品版本為AntRobot RPA 2.0。

AntRobot RPA 2.0較之上個版本,在界面、架構、特性和智能加持上都有了質的提升。

阿裡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
  • 界面設計以自動、簡潔、人性化為核心,大幅提升RPA的開發和釋出效率。
  • 采用企業級超自動化架構,覆寫“發現-設計-運作-管理-人機協作-持續營運”的全場景和全生命周期.
  • 在特性上,聚焦易建立和易管理兩大理念,緻力于讓自動化變得更加簡單:推出了包括小程式生成、全面錄制功能、自定義控件、使用者成功管理、需求管理和安全管理六大新特性。
  • 在智能加持上,同時提供通用化能力及智能定制能力,包括文檔了解、專業OCR、人臉以及活體檢測和訓練能力,高效應對複雜多元化的業務場景,滿足企業的定制化需求。

在架構方面,AntRobot RPA 2.0采用了超自動化架構。将AI能力所帶來的流程發現、資料挖掘與自動化深度融合,以讓自動化能夠應用于更多的業務流程。使得RPA能夠在企業内部持續生長,不斷為使用者創造商業價值。

AntRobot RPA由華為全球技術服務部(GTS)孵化,起初用于解決一線技術專家的傳遞流程和IT工具中斷點及堵點問題,讓專家聚焦如何更好地為電信營運商服務。

現在,除了電信服務領域外,AntRobot RPA産品已被大量應用于華為的制造、供應鍊、财經、零售、IT、HR等多個部門,有效支撐了華為的數字化轉型。同時,AntRobot RPA也已對外應用于高端設計、金融、零售、制造、政府等領域。

AntRobot RPA緻力于建構企業級的RPA平台,願景是通過數字員工塑造新的工作方式,建構智能組織。

京東RPA

電商業務流程中的大量重複的、規則性的操作,天然适合RPA的生長發育。就像阿裡雲RPA根植于阿裡的電商業務,京東RPA也是這麼誕生的。

京東RPA在對外曝光之前,也已經曆了京東 6 年的内部驗證。承載京東商城 618、11.11 等大促業務場景,接管京東及海量商家中的重複性高、耗時多、易出錯的人工操作。

阿裡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

從架構而言,京東RPA更加深入作業系統底層,不再以UI 界面模仿的方式運作。這樣設計,可以更高效的實作系統底層互動,直接與軟體内部控件句柄進行互動。通過 UI 內建方式,連接配接不同的業務系統,高效率自動化執行業務流程,配以可視化和代碼編寫的 IDE 環境及進階 SDK 功能,以此提升使用者體驗。

同時,以京東智聯雲雲市場/NeuHub 平台為生态載體,京東智聯雲還聯合了 2500 家生态服務廠商随時待命,提供各方面技術能力補充。

京東RPA在京東集團内部,為包括京東零售、物流、數科等業務版塊提供場景化的 RPA 服務及能力,幫助這些業務版塊降本增效,提升企業資訊化、自動化處理水準,保持系統穩定可靠運作。

京東RPA不僅在京東内部各個版塊有大量應用,還在營銷推廣、商品訂單、物流倉儲、客服售後、财務營運等行業應用場景中得到驗證,幫助很多企業實作了增效降本。

百度雲IPA

百度雲沒有正式釋出RPA産品,但其已低調上線數字員工IPA。

百度IPA智能流程機器人,通過感覺AI、認知AI技術與業務流程的融合,使得"機器人"具備模拟人工完成圖像識别、資訊抽取、報表解析、文檔稽核、報告生成等多項工作的能力。可實作對業務繁複人工流程的優化,為企業提供7*24h穩定高效、精準智能的虛拟勞動力。

阿裡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

百度數字員工IPA也是主打AI+RPA,目前已被應用于金融智能化、智慧政務、未來銀行等解決方案中。AI技術自然是百度的,目前尚不知RPA産品是自研的還是與第三方廠商合作。想來RPA并不算高深技術,百度自研産品的可能性能很大。

而且,百度也在全球範圍内投資了Ripcord等幾個RPA項目,同時英諾森ProcessGo等第三方RPA産品,也已經上線了百度雲市場。

事實上百度是否自研RPA沒關系,既然推出了數字員工IPA,已然表明其對RPA市場的态度。

紫光雲IPA

紫光雲于2018年3月進入公有雲市場。目前,其産品體系包括基礎服務和平台服務共有12個大類,多達267種雲服務産品。随着業務的逐漸完善,紫光雲也推出了RPA産品。

紫光雲RPA不是純RPA産品,在平台架構上它被放置于人工智能平台業務中。以智能流程自動化(IPA)整體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相應服務。

阿裡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

紫光雲IPA是紫光依托多年ToB行業業務了解與積累,基于自身公有雲/産業雲的全國資源支撐體系,推出的智能與自動化平台。利用人工智能與RPA技術對外提供RPAaaS服務,減少人為重複、繁瑣、大批量的工作任務。

目前紫光雲AI+RPA機器人已經在企業集團的财務系統、人力資源系統、政務資訊統計系統等多個行業進行了落地實踐。

王吉偉頻道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過,單從RPA的發展趨勢而言,IPA會是其最終形态。基于人工智能的流程機器人,将基本流程重新設計與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和機器學習相結合。紫光雲直接推出IPA解決方案,顯然對業務流程領域的野心不小。

蘇甯雲RPA機器人

RPA進入大衆視野後,蘇甯雲RPA一直是比較活躍的雲廠商RPA之一。同樣也是電商業務對于對于效率提升的迫切需求,催生了蘇甯雲RPA的誕生。現在,也走向了對外開放。

阿裡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

蘇甯RPA機器人是一套集開發、部署、釋出、排程、監控、管理于一體全生态RPA管理平台。自然是RPA應該具備的優點,它都有。蘇甯RPA機器人已成功落地多個實踐,在蘇甯内部運作期間,累計完成55萬多次任務執行,涉及行政、财務、法務、人事、連鎖平台等多領域的解決方案,約節省了42000人力每月,促進了生産經營的降本增效。

在蘇甯雲的業務架構中,RPA被放置到了管理雲業務。蘇甯雲RPA定位降本增效連接配接器,賦能商戶業務數字化營運和管理,實作标準業務流程的自動化、智能化,達到效率和效益雙提升。

今年以來,蘇甯相繼釋出了“蘇甯豆芽”協同辦公服務計劃、RPA數字員工開放計劃,并将在12月31日免費面向全社會開放RPA生産工具。

由此,能夠見到蘇甯大力發展RPA業務的決心。

浪潮雲EAbot

浪潮雲,面向政府機構和企業組織,能夠提供覆寫IaaS、PaaS、DaaS、政府應用、企業應用在内的全方位服務。浪潮雲現在已形成囊括雲中心、雲平台和雲服務在内的系統基礎架構,通過全國7大核心雲資料中心以及69個地市雲資料中心,為全國25個省220+地市政府以及100萬+企業提供雲計算服務,承載了10000+政府部門、超過6萬個應用。

阿裡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

浪潮雲GS推出的智能機器人EAbot(易寶特),是基于浪潮多年服務企業資訊化的經驗,面向财務管理、供應鍊、人力資源管理三大領域推出的智能機器人。在浪潮GS産品的基礎上,運用智能預測、語音互動、人臉識别、OCR、RPA、批處理等技術,深度融合業務處理與人工智能。

從技術構成上,也可以看作是一個類AI+RPA産品。從業務架構上看,浪潮直接将RPA放到了ERP業務單元,這個邏輯與雲化ERP廠商推出的RPA産品類似。當然,整體上還是在浪潮GS這個大型集團企業管理平台架構之下。

第二部分:國内行業雲RPA

平安雲RPA安小峰

平安雲,由平安集團旗下平安科技自主研發,現在是金融行業内最大的雲平台。作為平安服務的綜合輸出平台,平安雲為客戶提供IaaS、PaaS、SaaS等全棧式雲服務。目前,平安集團超過80%的業務系統已上到平安雲,涵蓋了95%以上集團業務子公司,服務5億左右的網際網路使用者。

阿裡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

金融行業是應用RPA最早的行業之一,金融科技機構最早嘗試RPA并不新奇。平安多年來一直深研營運自動化及經營的數字化。為了滿足中國本土客戶的業務需求,平安科技整合既有自動化流程場景和功能,研發并推出了基于平安雲的RPA産品安小峰。在平安雲産品體系上,平安雲将RPA放到了企業應用的辦公闆塊中,與協同辦公平台并列。

安小蜂結合平安科技在金融行業沉澱的預測、認知、決策等AI技術,實作從RPA到IPA程序的完整一體化,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一站式流程智能自動化解決方案。目前,安小峰已在平安集團主要行業公司及領域成功落地實踐,應用場景覆寫了金融、房産、汽車、醫療、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

興業數金金田螺”RPA

在RPA領域,另一個經常現諸媒體的專注金融行業的産品,是興業數金的金田螺RPA。

興業數金是興業銀行集團旗下的公司, 是一家專業的金融行業雲服務與數字金融創新服務平台,可為企業提供從IaaS、PaaS到SaaS的全方位解決方案。

阿裡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

2017年10月,興業數金正式推出“金田螺”RPA。去年5月,興業數金釋出了“金田螺”RPA流程機器人,一口氣推出信貸機器人、客服機器人、報表機器人、運管管理機器人、财務機器人等多個産品系列。

至2019年5月,“金田螺”系列産品已涵蓋信貸審批、客服服務、報表制作、信用卡業務、營運管理以及财務管理等衆多業務領域。興業數金在包括興業銀行在内的超過20家金融行業客戶中上線了200餘個流程機器人,為客戶的降本增效、營收增長帶來了顯著成效。

目前而言,安小峰RPA與金田螺RPA是比較活躍的行業雲廠商RPA産品。

推出自有RPA,是企業自建雲平台後的必然結果。本質上是企業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量,不想從技術上過多地依賴第三方。

既然金融行業雲平台能夠推出自有RPA,那醫療、制造、建築、能源等行業的雲平台,都有可能誕生自有的RPA。當然,考慮RPA未來市場空間以及投資回報率等因素,更多的企業可能會選擇更專注于技術的RPA廠商進行合作。

第三部分:國外雲計算廠商的RPA

基于微軟雲計算的Power Platform

嚴格來說,微軟推出的Power Platform低代碼應用平台,已經完全超越了RPA範疇,并且微軟沒有刻意釋出RPA産品。

Power Platform提供完全可視化、低代碼的全民開發體驗,并且與微軟智能雲“三駕馬車”Microsoft Azure、Microsoft 365、Dynamics 365實作內建、定制和拓展,幫助企業快速建立應用,加速實作業務流程自動化。

阿裡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

Power Platform的願景是,在未來讓程式開發如搭積木一樣,人人都能開發。

Power Platform平台由Power BI、Power AppS、Power Automate、Power Virtual Agent四個産品構成。而Power Automate,就是用來實作業務流程和應用處理自動化的。

同時微軟投資與收購的RPA産品FortressIQ和Softomotive,也都已被整合進入Power Platform。是以,Power Platform可以看作是雲計算廠商的RPA平台。這與華為GTS的GDE平台,将AntRobot RPA作為應用資産來使用,是一個邏輯。

目前,在全球财富500強企業裡面,有97%的企業都在用Power Platform。Power Platform每月活躍使用者數量,也已達300萬人。

谷歌雲的App Sheet Automation

在低代碼開發與智能流程的布局上,谷歌雲一直以資本運籌帷幄。去年曾有傳聞,谷歌想以2500億美元收購CRM巨頭Salesforce。但市值超過2000億美元的Salesforce,怎能輕易被谷歌收購。

倒是谷歌在今年1月份收購了無代碼開發平台App Sheet。在此之前,谷歌還投資了UiPath、Ripcord、Quiq等多家RPA創企。是以就在9月,Google Cloud推出了低代碼自動化開發平台App Sheet Automation。

阿裡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

該平台,一方面可将ERP、CRM、SAP、Salesforce等應用的業務流程實作自動化,幫助使用者實作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具備無代碼自動化流程設計和多種AI能力,如計算機視覺、光學字元識别、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等。

App Sheet Automation願景,也是讓每個人都可以使用 AppSheet 進行無代碼應用開發。顯然這個平台,也是用以對标微軟Power Platform的。

這一産品的釋出,也被業界視作谷歌進入RPA行業。

IBM雲計算的智能自動化平台

事實上,近幾年來IBM一直在推廣其智能流程平台,并且在解決方案的自動化環節擁有自己的自動化解決手段。同時它也不排除RPA,很早就與AA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

或許是出于第三方RPA無法更好的融合進入自身解決方案,又或者是想更進一步推廣RPA業務,最終還是在今年7月收購了巴西RPA廠商WDG Automation。

阿裡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

11月11日,IBM釋出了全新的Cloud Pak for Automation(20.0.2)。該産品對其自動化産品進行了海量內建,這包括:多種嵌入式AI、智能決策、工作流、内容編排、文檔識别、無代碼、機器學習、低代碼開發工具、智能分析、容器部署和混合雲平台等。

IBM釋出産品時沒有說,WDG Automation的600多種(各行業的自動化案例)預先建構的RPA執行個體也已內建到産品中,為客戶提供更精細、高效、準确的自動化服務。

由此,IBM也正式進入RPA行業。

其實,SAP也推出了低代碼開發的同類産品。本文主要探讨雲計算廠商RPA,SAP我們放到另一篇關于企管軟體RPA的文章中談。

後記:雲計算廠商進入RPA行業,自動化“人人可用”時代開啟

目前國内主流雲計算廠商中,騰訊雲和金山雲還沒有公布進入RPA市場,但這并不妨礙它們RPA計劃的實施。

在騰訊雲市場,已經有供應商提供RPA服務。同時,王吉偉頻道在之前的文章中也介紹過,騰訊投資了全球估值最高RPA廠商UiPath的E輪融資。

阿裡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

此外,騰訊雲也有低代碼開發平台,按照開發平台“低代碼+自動化”的發展趨勢,可能RPA早晚到會被內建到平台架構之中。到時,自研RPA、收購RPA還是第三方廠商供應RPA,全憑騰訊面向未來戰略的決斷。

至于金山雲,也已上線智能RPA解決方案。金山雲智能RPA,目前主要面向金融行業,也是主打結合智能OCR、NLP等AI技術。事實上,現在各大雲廠商面向金融行業的解決方案,幾乎都會內建RPA的。

阿裡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

而金山雲RPA尚未對外公布,或許是因為落地實踐還不夠多。不管怎樣,金山雲進入RPA市場已是事實。

全球雲計算巨頭亞馬遜AWS,尚未推出自有RPA産品,但它能夠支援UiPath等多個RPA平台的接入與內建。同時,AWS也在6月推出無代碼移動和Web應用建構器Amazon Honeycode。出于廣大企業對開發自動化以及程式自動化的需求,可能Amazon Honeycode也會在以後融合自動化平台或者與RPA平台關聯。

此外,亞馬遜還是RPA應用的積極推崇者。2019年7月曾宣布,投入7億美元幫助集團内部10萬名員工(美國員工總數1/3)進行RPA、大資料、人工智能相關技能教育訓練。有大公司的推動RPA應用,自動化做到“人人可用”将會成為一種必然。

本文所盤點的推出RPA業務的雲計算廠商,有通用雲計算廠商,也有行業雲計算廠商,更有國外雲計算巨頭。

從前幾年的觀望,到現在正式釋出RPA以及相關産品,一方面意味着市場需求的增長,企業對RPA越來越多的接受。另一方面,也證明了RPA确實已成業務流程自動化部分的主流解決方案,不然也不會被雲計算大廠們內建于開發平台。

而RPA從單一解決企業自動化難題,到成為大型開發平台與自動化平台必不可少的元件,也意味着在今後的開發中,自動化任務執行可以存在于每個程式應用。

王吉偉頻道認為,未來的程式開發平台必然會是與自動化平台融合的,或者将RPA作為連接配接元件,将是低代碼開發平台的主流模式。由此,RPA将成為程式建立的流程标配,而不隻是單獨用于完善業務流程的自動化。這,也意味着“人人可用”自動化時代已經開啟。

當以RPA為代表自動化存在于每個程式之中,“人人可用”的自動化時代也就真正到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