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與魏在華州的争戰

秦魏争戰

作者 闫廣勤

戰國之初,晉國的魏、趙、韓三家,逐漸瓜分了晉國,最後各自成為諸侯國。魏國與秦國接壤,兩國之間在關中東部展開激烈争奪,鄭縣地處秦國東方邊境,秦魏之戰在這裡不斷發生。

秦與魏在華州的争戰

華縣出土的戈

當時的魏國強大,尤其是魏文侯(前445—前396年在位)時,任用李悝為相,吳起為将,實施變法,任用賢良,以法治國,整軍備武,國勢逐漸強盛起來。于是魏國開始向外擴張,而西方的秦國,是它的重要目标。這時的秦國因内部權力之争,頻繁更換君主,亦未完成社會變革,軍事實力弱于魏國,雖然有東進之意,但力不從心。當時的秦魏二國沿今山西、陝西之間的黃河對峙,河西(指黃河以西、洛河以東地區)大部分屬秦;而渭河以南,魏占有今潼關及華陰東部。秦國以鄭縣(今華縣)、武城(在今華縣柳枝鎮)為渭河以南的邊防重鎮。今華陰西部可能也在秦國的控制之下,或為雙方拉鋸地區。

公元前419年至公元前417年,魏與秦在河西的少梁(在今陝西韓城市南)展開激戰,秦軍敗績。公元前413年,魏國又在渭河以南向秦國大舉進攻,直至鄭縣,大敗秦軍。次年,魏軍又攻克了繁龐(在今韓城市東南)。公元前409年至公元前408年,相繼攻克秦國的臨晉(在今大荔東南)、元裡(在今澄城南)、郃陽(在今合陽東南)、洛陰(在今大荔西南)等城,盡占河西之地。秦軍則節節敗退,退至洛河防禦。而渭河以南,秦則依舊固守鄭縣、武城,沒有被魏軍占領。

公元前390年,秦魏戰火又起,雙方在武城發生了激烈戰鬥,秦國擊退了魏軍的進攻。次年,即公元前389年,秦國以鄭縣、武城為前進基地,調集大軍,向魏國的陰晉(在今華陰市東)大舉進攻,試圖打開通向中原的通道。魏國大将吳起率精兵,擊敗十倍于己的秦軍,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陰晉之戰。秦軍進攻陰晉失敗後,退守武城。隔了兩年,即公元前387年,魏軍又向秦國進攻,攻打武城。但這次秦軍将魏軍擊敗于武城之下,并擒獲一個叫“識”的将領。

鄭縣因處于與魏國相鄰的邊境地區,軍事地位十分重要,秦國遂在今華縣東設定關塞----“鄭所之塞”。當時,秦國的公子連住在魏國。秦簡公去世後,秦國為國君繼位問題出現政治危機。公元前385年,公子連欲從魏國趕回秦國奪取政權,想從“鄭所之塞”進入秦國,被守塞的右主然拒絕。公子連遂繞道今甯夏固原,從“焉氏塞”入境,後來即位為秦獻公。這段事實反映了當時鄭縣地區作為邊境要地的嚴峻形勢。

秦獻公即位後,進行政治改革,國勢漸強,對魏國也從守轉攻。而魏國為了抵禦秦國越來越強的攻勢,于公元前359年在秦魏交界處修築了長城,即著名的魏長城。據當代考古學家的實地調查,魏長城從今華陰市玉泉院西約二百米處的朝元洞開始,順長澗河(發源于華山峪)西岸向北,過渭河後,朝西北方向,穿越今大荔縣的沙苑到洛河,順洛河東岸向西北延伸。這條魏長城的走向說明,今華陰市華山、長澗河以西地區屬秦國,以東屬于魏國,而這條長城距今華縣城約28公裡,當時的鄭縣仍屬對魏前線。

秦獻公死後,秦孝公繼位,他繼承其父的事業,力圖使秦國強盛起來。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國勢蒸蒸日上,随即開始了向魏的強大攻勢,從公元前354年起,秦軍向河西地區進攻,公元前351年,秦軍越過洛河,收複了部分河西之地。當時的魏國國君是魏惠王,他不願秦國崛起,發動反攻。但魏的國力下降,并不能完全擊垮秦國,魏惠王隻好于公元前350年,與秦孝公在鄭縣的彤地(在今華縣西南)相會修好,暫時休兵。而秦國繼續加強戰備,于公元前343年,對武城城牆進行了整修加強。此後,秦國仍對魏國施加軍事壓力,并不停止攻勢,與齊國等國聯合打擊魏國。魏國接連慘敗,因而于公元前332年,将陰晉地區獻給秦國,秦國将其改名為“甯秦”。公元前330年,魏又将河西地區全部獻給秦國,從此,關中東部地區全部歸秦國所有,秦國聲威大振,繼續向東擴張。而這個時侯的鄭縣,已成為秦國的腹地,直至秦始皇統一中國,這裡再無戰事發生。

本文主要參考資料:

《史記》之《六國年表》、《秦本紀》、《魏世家》

《水經注》卷四

翦伯贊《中外曆史年表》(中華書局1961年版)

楊寬《戰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作者簡介:闫廣勤同志年逾古稀,曾任1992年版《華縣志》副主編,華縣郭子儀研究會副秘書長,鄭桓公文化藝術研究會副會長。著有《華州史話》等史料專著。為《華州古今》主編《百年鹹林》副主編。

圖文來源:華州文藝~《華州史話》

原文作者:闫廣勤

整理編輯:華州文藝、華州文史荟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