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工作了幾年的朋友今天打電話和我聊天,說前段時間出去面試,面試官問他做過的項目,他講起業務來那是頭頭是道,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可面試官最後問了一個問題:Thread類的stop()方法和interrupt方法有啥差別。這一問不要緊,當場把那個朋友打懵了!結果可想而知。。。
事後,我也是感慨頗多,現在的程式員隻知道做些簡單的CRUD嗎?哎,不多說了,今天就簡單的說說Thread類的stop()方法和interrupt()方法到底有啥差別吧!
stop()方法
stop()方法會真的殺死線程。如果線程持有ReentrantLock鎖,被stop()的線程并不會自動調用ReentrantLock的unlock()去釋放鎖,那其他線程就再也沒機會獲得ReentrantLock鎖, 這樣其他線程就再也不能執行ReentrantLock鎖鎖住的代碼邏輯。是以該方法就不建議使用了, 類似的方法還有suspend()和resume()方法, 這兩個方法同樣也都不建議使用了, 是以這裡也就不多介紹了。
interrupt()方法
interrupt()方法僅僅是通知線程,線程有機會執行一些後續操作,同時也可以無視這個通知。被interrupt的線程,有兩種方式接收通知:一種是異常, 另一種是主動檢測。
通過異常接收通知
當線程A處于WAITING、 TIMED_WAITING狀态時, 如果其他線程調用線程A的interrupt()方法,則會使線程A傳回到RUNNABLE狀态,同時線程A的代碼會觸發InterruptedException異常。線程轉換到WAITING、TIMED_WAITING狀态的觸發條件,都是調用了類似wait()、join()、sleep()這樣的方法, 我們看這些方法的簽名時,發現都會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這個異常。這個異常的觸發條件就是:其他線程調用了該線程的interrupt()方法。
當線程A處于RUNNABLE狀态時,并且阻塞在java.nio.channels.InterruptibleChannel上時, 如果其他線程調用線程A的interrupt()方法,線程A會觸發java.nio.channels.ClosedByInterruptException這個異常;當阻塞在java.nio.channels.Selector上
時,如果其他線程調用線程A的interrupt()方法,線程A的java.nio.channels.Selector會立即傳回。
主動檢測通知
如果線程處于RUNNABLE狀态,并且沒有阻塞在某個I/O操作上,例如中斷計算基因組序列的線程A,此時就得依賴線程A主動檢測中斷狀态了。如果其他線程調用線程A的interrupt()方法, 那麼線程A可以通過isInterrupted()方法, 來檢測自己是不是被中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