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創遙感衛星第一股:走進航天宏圖

科創遙感衛星第一股:走進航天宏圖

實際上,投資者普遍關心的是,作為國防軍工行業體系,遙感衛星到底是否具有廣闊的商業前景?目前已經可以成功應用在哪些領域?技術性企業,有哪些風險需要防範?進入資本市場後,未來航天宏圖怎樣将企業進一步做強?

近日,創頭條記者走進航天宏圖,實地探訪航天宏圖企業發展經營之道。

遙感衛星能不能實作前瞻性的商業應用?

企查查資料顯示,航天宏圖是一家從事衛星(遙感衛星、導航衛星)技術研究與應用的公司,專注于将遙感技術與雲計算相結合,為政府、企業以及其他有關部門提供​基礎軟體産品、系統設計開發和資料分析應用服務,成立于2008年1月,法人代表為王宇翔。

“現在行業苦惱的事情是市面上大家可能并不清楚什麼是遙感衛星,遙感衛星産業到底怎麼去商業化。”航天宏圖董秘王軍向創頭條記者感慨。

由于之前衛星行業涉及國防軍工建設,市面上少有對該行業的全方位立體化認知,衛星相關的商業化應用在我國也并不普遍。據衛星工業協會(SIA)統計,全球衛星應用業務和衛星制造業務的比值約為9:1,而我國隻有3:1左右的水準,衛星應用業務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2018年6月SIA表示, 從2013年至2017年,全球衛星産值從2,310億美元增長到約2,690億美元,衛星導航和衛星遙感為主要增長點。

實際上,衛星遙感系統可以有效支援實行大規模産業化的普遍更新。記者獲悉,随着技術和時間的同步推移,航天宏圖的商業化逐漸落地。

2008年至2018年,我國共發射30顆民用遙感衛星,航天宏圖參與了其中23顆衛星地面系統或者應用系統的設計工作,占比為76.67%。

航天宏圖還向記者解釋,其自主研發的PIE系列軟體産品有助于商業應用的開發,這個系統在2017年入選中央國家機關軟體協定供貨清單中是遙感類唯一入選的産品。

PIE是一套将原始衛星遙感資料進行預處理、校正、融合、鑲嵌後根據不同應用場景進行分類、變化監測、目标監測,然後形成二維或三維可視化的軟體産品,通過這個産品可以顯示出衛星遙感監測反應出來的各種資料,對資料和情況進行分析,作用于商業應用。

科創闆首份半年報拔得頭籌

可持續嗎?

從資料來看,航天宏圖的業績在科創闆企業中表現較好。今年上半年實作營業收入1.22億元,同比增長281.96%,增速位列科創闆第一名。

增速方面,近年實作爆發式增長。招股書顯示,2016至2018年,航天宏圖分别實作營收1.95億元、2.96億元和4.23億元,實作歸母淨利潤3,274.83萬元、4,759.61萬元和6,359.43萬元。

毛利率方面,航天宏圖2016年至2018年,主營業務毛利率為63.28%、59.63%、61.7%,分别高于可比同業公司平均值15.13、15.24、17.23個百分點。

收入結構方面,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公司主營業務中的系統設計開發收入為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占主營業務收入約85%,2017年、2018年同比增長率分别為93%、30%。

對于增長原因,航天宏圖表示主要在于:國家政策推動遙感和北鬥等相關型号的工程建設,市場需求擴大;公司PIE平台持續完善,并且在部分遙感地面應用系統建設項目中承擔了先期工程建設,積累了較多的産品和技術,也是以獲得了很多延續性訂單;同時銷售網點的快速拓展為公司帶來了更多客戶。

商業應用方面有新的進展。

航天宏圖向創頭條記者展示了其支援北京某農業種植基地以及與某森林監測火情的合作項目。“據農戶反映,在使用我們系統之前,種植園區經常會受到大面積的自然災害,但是通過衛星遙感系統的使用可提前擷取資訊,在近期的種植中已經可以免受自然災害影響了”。航天宏圖内部人士表示。

目前在B端的商業化,農業、水利、氣象、海洋、國土、環保等都是服務的對象,以保證未來企業的營收和規模化增長。

業内人士認為,衛星遙感是高壁壘行業,鑒于航天宏圖的商業模式開始逐漸推廣應用,未來的增長或是良性的發展方向。

現金流、資金、客戶管道問題

待逐漸解決

然而,盡管增速猛進,2016-2018年,航天宏圖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分别為-0.4億、413.29萬元和-0.15億元,現金流情況不佳。

作為高新技術型企業,航天宏圖逃不過研發投入和人力資本偏高,短期内難以實作​商業快速盈利的慣性問題。

王軍告訴記者,“在企業發展的這些年,為了融資自己幾乎把所有能跑的銀行都跑遍了。”

航天宏圖還表示,公司人才成本又高。比如創始團隊​都是行業頂尖出來的,現在的員工基本都是優秀的技術人員。

招股書顯示,航天宏圖2016年—2018年研發投入情況中公司研發費用分别為0.3億、0.38億和0.5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别為16.52%、12.66%、11.87%。

人力構成方面,截至2018年底,航天宏圖及子公司的正式員工共有1136人,技術人員共913人,占公司員工總數的比例為80.37%。其中技術人員中博士又有61人,碩​士324人以及軍轉科技人才66名。

資金對于航天宏圖來說非常重要。

“在進入科創闆之前,我們前前後後進行了六輪募資。之前我們也在準備創業闆申報的資料,但是綜合來看科創​闆似乎更符合自身的定位。”航天宏圖表示,“進入科創闆,會幫助公司借助資本市場拓寬融資管道,實作快速增長,建立遙感生态圈。”

招股書顯示,基于公司業務發展需求拟募資56,669,97萬元,用于PIE基礎平台更新改造項目、北鬥綜合應用平台建設項目及大氣海洋應用服務平台項目。

航天宏圖表示,之前公司融資管道單一,與公司的客戶基礎、業務發展相比,資金規模較小。目前我國的衛星應用産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随着商業航天市場的迅猛發展,從事該領域的初創公司不斷增多,市場競争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能否在這一階段鞏固公司的市場優勢地位并進一步擴大市場佔有率,對公司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同時,業務的擴張、新産品的研發以及人員的補充都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公司之前主要依賴自有資金和銀行借款,難以滿足公司的發展需求,是以融資管道單一成為制​約公司快速發展的主要瓶頸。

實際上,不僅僅受制于資金發展需求,作為軍工企業,由于跟政府企業合作多,客戶單一也是風險的一部分。

招股書顯示,航天建築和航天建設是航天宏圖的重要客戶,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來自航天建築和航天建設的收入占公司當年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别為36.63%、11.81%和50.97%。

另一方面,航天宏圖報告期内應收賬款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均超過90%,占比較高。航天宏圖稱,公司主要客戶為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國有企業或部隊​,受其财政預算、内部付款審批程式等的影響,是以付款周期較長。

對此,天使投資人傅哲寬表示,“客戶來源單一是公司和行業發展階段決定的,未來随着公司的發展和行業的不斷發育,自然就不成問題了。”

實際上,對于行業未來發展,據創頭條記者了解到,依托政策大力支援和鼓勵發展,衛星應用産業鍊方面在2020年會完善,2035年前會建構覆寫空天地海、高精度安全可靠、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新時空體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