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景空間創始人唐海鷹告訴創頭條記者,在投融資服務上空間也踩過一些坑。空間做投融資服務需要注意什麼?判斷被孵企業的特點,為何是孵化載體的必備能力?創業服務到底該不該外包?
Q:對于過去的發展有何經驗值得分享?
借助于母公司全景網的積累,我們擁有豐富的産業資本資源、投資機構資源和媒體資源、教育訓練資源和導師資源。也正因為如此,在初期,我們忽略了初創小微企業的服務需求與中小企業和上市企業的需求是不同的。
當時,有不少企業入駐,硬體好,投融資對接路演活動多,照理來說應該有非常高的投融資對接成功率,但事實上,按照我們現有的創業項目資源基礎來說,最終企業融資成功的占比并不理想。
我們與入孵企業聊,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通過投資人才知道,很多企業在尋求投資的時候,不能夠準确提煉和表達自己項目的核心競争力,說不清楚未來的盈利模式,說不清楚行業現狀和發展規律,甚至緊張得不知所雲,讓投資人找不到重點。
我們意識到,技術背景出身的創始人,說起技術他們滔滔不絕,談到商業模式和變現,他們詞不達意,同時,在技術型創業的人越來越多、新業态頻出的雙創時代,創業者如何向投資人表達,如何向市場表達成為一件急迫的事。
在2018年下半年,我們不再依賴硬體設施和既有資源,開始着手創業者的賦能教育訓練,并引進了服務機構,提高和豐富企業服務内容。創辦了全景鳳凰營,共舉辦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賦能教育訓練23期,舉辦企業資訊釋出、說明會與投融資對接路演等74場,覆寫600多家企業。
同時搭建了全景産融智能投融服務平台,旨在讓創業更專注、讓投資更高效,為項目和投資人提供精準、智能的線上推送,減少投融資時間成本。
Q: 創業服務外包是否是行業趨勢?具體服務如何做出自營或外包的取舍?
創業空間作為創業服務者,自身也需要服務商。行業細分是趨勢,每個細胞應該先做好專業的事,能提供全方位多元度的綜合服務的創業服務者是極少數。
因為創業者的需求其實涉及的方面很多,麻雀雖小,也是個完整的個體,工商注冊、财務代管、法律咨詢、管理咨詢、融資需求、教育訓練、品牌宣傳、人員招聘、政策申報、市場拓展等等,一個也少不了。
這些服務對大空間來講,也是沒有辦法獨自完成,專屬專業的服務團隊成本非常高,是以需要結成戰略合作聯盟,協同服務,各聯盟做好自己擅長的事,各取所需,共生共赢。
外包的兩個原則:一是不要放棄那些與客戶和市場更近的機會;二是除了對企業長期、持續的競争有貢獻的關鍵業務之外,非核心的業務可以外包。
可以外包的比如設計、物料制作、活動執行等。但是客戶服務和技術支援,不建議外包。為在孵項目篩選和比對外包公司,促進雙方溝通,完善外包服務,也是全景空間的建設方向。
Q:科技成果轉化難的關鍵問題在哪?
我覺得科技成果轉化難的問題在于研發與市場的認知差異和缺乏産業資本的積極參與。
首先,科技成果轉化不是“單純”的轉化,必須面向市場。目前高校、科研機構正在進行中的科研其實并不算少,但是不少都是與市場需求脫節和錯位的,沒有真正形成以需求為導向、以市場為依托的研發模式,許多科技成果僅僅成為課題或項目完成的辨別而被束之高閣。
還有不少優秀的科技成果沒有機會與市場形成良性的常态化有效溝通和推廣,沒有機會通過轉讓、許可、技術作價入股、創辦企業等形式得到應用并轉化為現實生産力。
其次,科研成果的轉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将成果産業化、商品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甚至需要數年。很多金融資本因資金募集期的限制,沒有足夠時間和耐心投資早期的研發成果,中試的項目很少人願意投。而這些研發成果又很難有管道與可以耐心陪伴一起成長的産業資本牽手,讓一些優秀的科研成果難以開花結果。
還有科研人員帶着技術直接創業,多數又因為團隊結構不合理、營運管理經驗的缺失等等因素導緻失敗。全景空間也正在嘗試與高校院所合作,連接配接産業資本與科技成果,多路徑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讓兩者産生化學反應,希望共生共赢。
判斷被孵企業特點是孵化載體的必備能力
Q:過去一年在強調特色化、專業化,如何了解?咱們的特色是什麼?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衆創空間、孵化器多達2萬個。在如此多的空間營運上,專業化和特色化是衆創空間發展的總體趨勢。
空間不應該隻是出租場地的代名詞,初創企業對場地的要求不高,微軟和亞馬遜都是從自家的車庫開始,項目的最大需求是資金、技術和市場。大多數項目“挂掉”的真相其實還是缺乏合格的“指導員”。
孵化空間必須有能力研究判斷項目和企業的特點,提供、配置和整合相應的資源,通過内部和外部資源的整合和調配,服務于具有優秀團隊的創業項目。空間的對接能力、資源比對速度以及高品質的專業服務力和對企業生命周期的覆寫程度,将是空間應有的生存能力。
在特色方面,全景空間集路演、教育訓練、金融資訊、投融服務四位一體。全景空間所隸屬的全景網是人民日報社控股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是以我們也是一脈相承,可以說是國内首個基于網上路演及線下推介展示互動的投融服務平台,也是國内第一個四位一體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公共服務平台。
橫向來講,我們為項目提供包括多元度多媒體平台推介與展示,對接金融資本和産業資本,提供資本價值管理服務等全方位賦能;縱向來說,我們服務從企業創立、并購到上市都有覆寫,可貫穿企業全生命周期。
Q:這些特色是如何展現的?有哪些對應的具體資料?
在能為企業提供的資源上來說,全景空間連接配接3000多名中國最權威的行業分析師,擁有3000多家中國最優秀的上市企業資源,還擁有由100多名上市公司董事長、咨詢機構、中介機構資深人士組成的創業導師團,100多家媒體矩陣,中信證券、财通證券等40家資本市場知名中介機構等資源。
全景空間目前已與深創投、浙商創投、盈動資本、華睿投資、達晨創投、元璟資本、毅達資本等100多家著名基金建立戰略合作。全景空間已成為杭州高新區(濱江)企業教育訓練基地和上海證券交易所杭州服務基地,擁有 50多家企業咨詢教育訓練機構提供的貼身創業教育訓練、咨詢服務,以及全景鳳凰營、全景商學院等教育訓練課程。
截止目前,我們已為各地高科技企業和雙創項目成功舉辦過200多期線上線下路演活動,現場參與投資機構人數5000多人次,單次路演網上參與的投資機構高達5萬人次,共為50多家企業和項目方提供深度路演綜合服務,募資總額合計超1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全景空間為了讓在孵企業在投融資上不受限于地域,特在2018年網際網路大會上上線了全景産融智能投融服務平台。目前,平台已擁有2000+精選項目、100+認證投資機構、10000+認證投資人、100+創業導師,可以真正實作投融資對接的快速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