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括真的隻會紙上談兵?麥丘之戰他以智取勝,其父阏與之戰大敗秦國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一、趙括麥丘之戰以智取勝

1.強攻不得

公元前280年,趙惠文王指令趙奢率領十萬軍隊攻打齊國的麥丘。提前得知消息的麥丘軍民早已做好死扛的準備。駐守麥丘的是以防守聞名的墨家子弟,即使是趙奢也久攻不下,趙惠文王等不及了,立馬下令趙奢在一個月内拿下麥丘。

趙括真的隻會紙上談兵?麥丘之戰他以智取勝,其父阏與之戰大敗秦國

趙惠文王

本來,拿下麥丘就很困難,現在又加上限定期限,趙奢的頭都大了一圈。趙奢的兒子趙括勸谏其父放棄強攻的打算。如果有更好的辦法,誰會選擇強攻?強攻隻是下下策,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才會選擇強攻。趙括還說,城牆上的守衛面瘦肌黃,估計城内的糧食不多了。隻要再等一段時間,麥丘城必定會不攻自破。但是,趙奢并沒有采納趙括的建議。

2、攻心計

反觀城内的齊軍,齊軍将領派幾個士兵出城騷擾趙軍,企圖讓趙軍疲憊。幸運的是,趙奢捉到負責騷擾的士兵。可是,無論趙奢如何審問俘虜,他們就是不願意透露城内的情況。趙括卻認為這件事可以反映麥丘城内的情況非常穩定。硬的不行來軟的,于是趙括巧用攻心術得知城内的情況。他是這樣做的,每天都給俘虜食物,還以禮相待。幾天下來,有位被感動的俘虜偷偷告訴趙括麥丘城内的糧食快要吃完了,百姓們之是以不敢投降,一是因為懼怕趙軍,二是等待援軍到來。聽完,趙括還送這位士兵幾袋糧食。

趙括真的隻會紙上談兵?麥丘之戰他以智取勝,其父阏與之戰大敗秦國

俘虜回到麥丘城後,到處贊美趙軍的仁慈,百姓們半信半疑。為了防止軍心不穩,齊軍将領把回城的俘虜捉起來,企圖将“謠言”扼殺在搖籃裡。見城内已經發生分歧,趙括決定再加把勁。趙括指令士兵用投石車把糧食投給麥丘城内的百姓。

自己的糧食給敵人吃?難道趙括瘋了?其實,這一切都隻是趙括拿下麥丘城的手段而已。得到糧食的百姓紛紛感激涕零,一時間,整個麥丘城都在盛傳趙軍投食的行為。在搞下去,麥丘城遲早會守不住。于是齊軍将領派人将趙軍投入城内的糧食悉數奉還,齊軍是在告訴趙奢不要耍什麼詭計。

趙括真的隻會紙上談兵?麥丘之戰他以智取勝,其父阏與之戰大敗秦國

但是,趙奢拒絕和使者見面,和往常一樣繼續給麥丘投食。為了徹底斷絕百姓投降的念頭,齊軍決定下戰書,決定和趙軍一決雌雄。尴尬的是,趙軍根本沒有理會齊軍下的戰書。留着齊軍在城門前吹冷風曬太陽。齊軍回城後,趙軍依舊往城内投食。沒過多久,城裡傳來消息。有位士兵刺殺将領,百姓們紛紛請求投降。看來,趙括也并非隻會“紙上談兵”。

二、趙奢阏(yān)與之戰大敗秦軍

1、狹路相逢勇者勝

公元前270年,秦将魏冉率兵圍困南韓的阏與,南韓向趙國求助。雖然整個趙國隻有趙惠文王、趙奢等人決定出手相助,但是這幾個人就足以代表了趙國做決定。在支援之前,趙惠文王詢問趙奢、廉頗等人的意見。廉頗直截了當地說:“道遠險狹,難救。”但是,趙奢給出不同的回答:“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鬥于穴中,将勇者勝。”這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由來。趙惠文王最終采納趙奢的建議。

趙括真的隻會紙上談兵?麥丘之戰他以智取勝,其父阏與之戰大敗秦國

2、兩面夾擊

得知趙國要援助南韓,秦軍準備在阏與布下天羅地網,加緊向武安進軍,來個兩面夾擊。為了迷惑秦軍,趙奢故意在軍營附近修築壁壘。讓秦軍誤以為自己害怕秦軍,不敢出兵。奇妙的是,趙奢不允許營中士兵讨論軍事,違令者斬。有點耿直的士兵冒死直谏,表示自己對于這條軍令的不滿。趙奢可沒心慈手軟,毫不猶豫地将這位士兵拖出去斬了。

趙括真的隻會紙上談兵?麥丘之戰他以智取勝,其父阏與之戰大敗秦國

這下不僅自己人震驚了,連秦軍也摸不着頭腦。疑惑不已的秦軍将領派間諜到趙軍軍營中打探虛實。趙軍對間諜就像對平民百姓一樣,供他吃穿。秦國間諜前腳剛走,趙奢馬上率領軍隊向西挺進。兩天後就到達距離阏與五十裡的地方。得知消息後,駐紮在武安的秦軍立馬派兵支援。

趙奢雖然欺騙了武安秦軍,但是他們很快就會追上了。到時候,他依舊要面對兩面受敵的困境。此時,有個叫許曆的士兵冒死勸谏趙軍應占據北山,可是這次趙奢不僅沒有處罰許曆,還讓他帶領一部分趙軍攻占北山。趙奢則率一部分趙軍和包圍阏與的秦軍戰鬥。待武安秦軍到來時,不僅要面對趙奢的軍隊,還要面對北山的軍隊。兩面夾擊,秦軍很快就敗下陣來。史書對這次戰争的評價特别高,因為這場戰争讓秦國多年不敢對趙國下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