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眸丨王的家事,也一地雞毛

回眸丨王的家事,也一地雞毛

靖江王總共有十四代,堯山腳下的王陵卻隻有十一個,因為首封為王的第一代王朱守謙被貶為庶民,後死在南京,末世第十三代、十四代靖江王因清兵入關後的戰亂未能入葬王陵。這十一座王陵中,第八代王朱邦苧的恭慧王陵尤其讓人印象深刻,雖然與已經重新修建好的莊簡王陵、康僖王陵相比,沒有那麼富麗堂皇,隻剩下些遺址和各種石像生,但朱邦苧與愛妃滕氏的悲情故事,卻讓無數人扼腕長歎。記者站在恭慧王陵墓冢前寬闊的神道上,看着眼前這充滿曆史滄桑感的各種遺址,也是感慨頗多。

靖江恭慧王陵是朱邦苧與王妃滕氏的合葬墓,從形制、用料和建築技巧來看,已經比早期的王陵嚴謹不少。這裡共設定神道石像生12對,比第一個入葬王陵的朱贊儀多了一半。這些石像生排列整齊,由遠及近依次是守門獅、望柱、狻猊、羊、虎、麒麟、武士控馬、象、秉笏翁仲、神道碑、男侍、女侍。荒野中,因為這些石像生的存在,王室威儀盡顯。

回眸丨王的家事,也一地雞毛
回眸丨王的家事,也一地雞毛

恭慧王陵的石像生和神道碑。

據桂林靖江王陵博物館從業人員周彤莘介紹,靖江王陵早期的石作(以悼僖王陵、懷順王陵和莊簡王陵為代表)沿襲唐宋風格,體型較大,整體短肥粗壯、古拙質樸,但線條不夠流暢,石刻各部位比例也不夠準确。到了營建恭慧王陵的時候,工匠的石刻技術在承襲前人的同時又揉進了新的技藝。于是,這座王陵的規制較為嚴謹,石像生的造型渾樸寫實,雕刻技法簡練娴熟許多。每一尊石像生,都值得駐足半天,細細觀摩。

現在的恭慧王陵是朱邦苧與王妃滕氏的合葬墓。滕氏過世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時年25歲。朱邦苧則活到了隆慶六年(1572年)。是以,滕氏最初是被葬在堯山祖陵東側,直到朱邦苧薨逝後,兩人才合葬為一處。

回眸丨王的家事,也一地雞毛

站在神道上遠觀恭慧王陵。

回眸丨王的家事,也一地雞毛

恭慧王陵殘存的外門。

記者翻查資料得知,滕氏是桂林全州人,父親滕榆,是北城兵馬指揮。與王室相比,這樣的家世相對來說就普通了。不過,滕榆奶奶的親弟弟蔣冕卻大有來頭。蔣冕15歲中廣西鄉試解元,25歲中進士,54歲入内閣,55歲加封太子太傅領武英殿大學士,曾與當時的首輔楊廷和迎立朱厚熜為新帝繼位。由于迎立新帝有功且建樹頗多,蔣冕可說是明朝國祚近三百年中,官職中最高的桂林人。

蔣冕與朱邦苧還是頗有淵源的,因為朱邦苧父親朱經扶的陵墓神道碑文《大明靖江王安肅王神道碑》,就是蔣冕撰寫的。由于朱邦苧态度謙恭,給蔣冕留下的印象不錯,對于這門親事,自是欣然贊同。

有這樣的背景,再加上滕氏本人“誠順彌笃”,伺候兩位母妃也是十二萬分的孝順,朱邦苧也感到十分欣慰。冊封為王以後的兩三年間,朱邦苧時常與地方要員、文人雅士、宗室親屬吟詩作對,日子過得十分安逸。兩年後,朱邦苧奉母妃之命,納“善體人意”的侍女鄭氏為妾。上有慈母,内有賢妻,房有美妾,朱邦苧的日子更是過得逍遙。

然而,事不過三。在納第三個妾劉氏後,朱邦苧的好日子就到頭了。這次納妾,朱邦苧本是不太情願的,曾以大婚未久為由推脫。但嫡母徐氏讓兒子納妾廣嗣心切,朱邦苧也隻能聽從。

悲劇就此開始。

滕氏下葬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500多年後,考古人員從恭慧王陵的地宮裡發現了兩塊石刻,文後落款說明,石刻上數千字的文字都是朱邦苧為悼念滕氏所撰。

這兩塊石刻,如今陳列在靖江王陵博物館内。《皇明靖江悼妃石刻》回顧了滕氏的生平和賢惠:滕氏是正室,貴為王妃,卻“誠順彌笃”,侍王“臨廚躬視”。這塊碑同時也回顧了劉氏的嚣張跋扈:作為側室,劉氏卻争寵吃醋,為了争奪地位不擇手段。

回眸丨王的家事,也一地雞毛

皇明靖江悼妃石刻,現收藏在靖江王陵博物館内。

碑文中提到,滕氏和劉氏多次發生沖突,但王妃滕氏生性淳良,一再忍讓。嘉靖十六年十二月十九日,被王爺稱作“悍妾”的劉氏再度争寵惹事,王妃好心協調解決,但“悍妾恃勢恣橫”,“吹求龌龊不絕”,“妃遭妒,含氣無言。至二十日夜子時終世。”

這篇悼文是靖江王府14位王所作文章中最長的,也是最慘烈悲痛的。朱邦苧自言,該文是在“肝腸摧裂,神思荒亂”的情況下“抆淚信筆”,“聊以志予之痛,而不暇計其言之文與不文也”。全文中罵劉氏悍妾的地方多達十數處,曆數其嫉妒、兇悍、艱險、恣橫等種種惡行,恨意透石而出。朱邦苧甚至在祭文裡哀号:“以請天譴殛此悍逆”。

在另一塊《明故悼妃滕氏石刻》上,也刻有祭文三道,分别為滕氏剛去世時和兩年後的十一月、十二月所撰,都寄托着朱邦苧的哀傷之情。通篇讀下來,也能感到是聲情并茂的好文章。隻是,這兩塊石刻是随滕氏下葬也随之埋入墓穴,劉氏大抵是不知情的。

回眸丨王的家事,也一地雞毛

明故悼妃滕氏石刻。現收藏在靖江王陵博物館内。

據桂林本地學者考證,這些悼文确是朱邦苧親撰,但請左長史高楷、右長史吳朝喜潤色,由儀校羅經權摩寫,乘奉副楊堂、典寶副任用營造,最後重金禮請桂林府石刻大師金有奇镌刻。

幾百年過去了,悲苦的滕氏與朱邦苧在地下永續連理,恣橫的劉氏隻能遠遠地葬在。不過,劉氏雖然後來被靖江王冷落,卻也沒遭到朱邦苧祭文中所祈求的“天譴”,并且,她生下的庶長子朱任昌還順利地當上了第九代靖江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