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已至,近來南京最低氣溫降至0℃,很多人生活和工作環境裡都已離不開暖氣的陪伴。然而,近日不少市民向記者反映,長時間待在暖氣房間後出現了口鼻幹燥、甚至胸悶、頭暈的情況,同時心情也受到影響,有些煩躁不安。南京市第二醫院呼吸科主任白巧紅告訴記者,這很可能是出現了“暖氣病”的征兆。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呂彥霖
圖源 視覺中國
“太幹了!特别是到了下午,喝好多水還是沒用,整個人都感覺燥得慌。”市民馬女士告訴記者,入冬以來自己總是能感覺到口幹舌燥,有意識地喝了更多的水,卻沒有好轉,甚至晚上睡着覺都不自覺地會被渴醒。事實上,記者了解發現,冬季有像馬女士這樣感受的市民不在少數。不管是在辦公室又或是家裡,無論是暖風空調、地暖或是暖氣片,似乎一直待在暖氣房裡總是有些不舒服。難道這會是一種“暖氣病”嗎?
“所謂‘暖氣病’從醫學來說,就是冬季白天的溫度都在零度左右,開了暖氣之後氣溫相差會比較大,也很少打開門窗通風,會導緻整個空氣流通不好。那麼長時間的高溫造成空氣幹燥了以後就會使得我們人體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南京市第二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白巧紅解答了記者的疑問,她表示,空氣幹燥則會出現一些症狀,比如說流鼻血,以及熱的時候會出現煩躁不安,還有的時候頭暈眼花、全身沒力等等,就會被稱為是“暖氣病”。
白巧紅介紹,由于室内空氣品質不是很好且室内的溫度又高,這同時為室内的病原菌的滋生和傳播提供了環境,“是以會誘發一些呼吸系統的疾病,比如說支氣管炎、哮喘等等。”當然,“暖氣病”并不隻病在呼吸系統,有些人出現的胸悶甚至誘發更嚴重的疾病很可能也是因為使用暖氣不當導緻。“年紀大的人在出汗多了以後,血液粘滞度增高、血容量不足、導緻血壓下降、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症狀。還有小朋友的話可能存在鼻腔黏膜沒有發育好,空氣特别的幹燥就會導緻鼻子出血。”
那麼身體上感到有“暖氣病”的信号,有辦法預防或緩解嗎?“首先要控制房間的溫度在18-24度,濕度建議控制在50%-60%。”白巧紅告訴記者,在保證合适的溫度和濕度的同時,勤開窗通風,保持室内空氣清潔也很重要。“還可以種植些綠色植物,比如綠蘿、吊蘭,這些植物自身可以帶來很多水分,其次也可以淨化空氣。”如今面對空氣幹燥,不少人也會選擇用上加濕器,為工作、居住環境添一份濕潤,不過白巧紅特别提醒,使用加濕器時需添加純淨水或蒸餾水,且注意每天定時換水,避免長時間使用滋生細菌。
避免“暖氣病”來找茬,從自身保養起來也是相當重要一環。“建議大家每天要多喝水,至少2000毫升。多吃一些溫性水果蔬菜,比如蘋果、梨、番茄、蘿蔔,少吃辛辣。此外冬天洗澡水溫度不能特别高,也可以減少瘙癢症的發生”,白巧紅提醒道。
校對 蘇雲